《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49423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及其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跟踪试题】【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子安、王子安集 6.略 7.C 8.D(动宾结构) 9.D(虚实结合) 10 .B(无恨主之意)11. C(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12.D(只指穆公) 13.A 14.C 15.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16.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略 滕王阁序基础训练1

2、. 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一 填空题 2.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

3、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

4、,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9、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

5、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 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 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 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 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1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

6、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创新试题】五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5-16题。滕 王 阁 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登 岳 阳 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15

7、. 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 王诗: 崔诗: 杜诗:16.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 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_ 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_ 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切近现实?_ 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_ 5、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C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6、下面有关文体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体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发感慨或讨

8、论某个问题,此外还要说到作序的缘由。滕王阁序就是这样一篇序。 B 词的最初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耳”。所以,“曲子”或“辞”都是它的简称。后来成为韵文中的一体。 C 赋的写作,除歌功颂德外,大多带有讽喻的目的。讽喻,就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道理,使人醒悟后自动弃旧图新,改恶从善。 D 笔记是一种文体名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其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 答案: B (“词”与“辞”,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俊采星驰 俊采:指人才都督阎公之雅望 雅望:好名声

9、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范:美好的风范时维九月 维:在C披绣闼,俯雕甍 披:披着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扑:满。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D舰舸弥津,青雀黄龙之轴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控蛮荆而引瓯越A恭疏短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B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譬渚草木,区以别矣C彩彻区明识盈虚之有数D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4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1)襟三江而带五湖 A以为襟 B胸襟 C衣襟(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A连接 B接着

10、C结交(3)恭疏短引 A疏通 B撰写 C疏远(4)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A铺陈 B给予 C一种文体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古今异俗,新故异备D既克,公问其故6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二、常识填空7本文作者为唐著名诗人_,与杨炯、_、_并称为“初唐四杰”。标题原作“_”。参考答案1 C 2C 3D4(1)A (2)C (3)B (4)A5A、C 6A7王勃 卢照邻 骆宾王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胜友如云、高朋满座9烟光凝而暮山紫10爽赖发而

11、清风生11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12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13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14也,龙,鹏,突然,出;也,豹,鸿,寥兮,退。15C16表现作者的兼济之志,揭发社会矛盾,替百姓说话;作者最为推崇。抒发他独善其身的心志,反映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情;作者也肯定了它们的意义。各种杂体诗,是他随时感遇的咏叹。17C 18A 19C【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子安、王子安集 6.略 7.C 8.D(动宾结构) 9.D(虚实结合) 10 .B(无恨主之意) 11. C(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12.D(只指穆公) 13.A 14

12、.C 15.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6.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略 声声慢同步测试高考资源网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雕阑玉砌(q) 骤雨(j) 暮霭 (i) 樯橹(qing)B. 乍暖还寒 (hi) 槛菊(jin) 凝噎 (y)都门(d)C. 良辰美景(chn)舞榭 (xi) 彩笺 (jin)不谙(n) D. 寒蝉凄切(q) 将息 (jing)豆蔻 (ku) 苍陌(m)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B. 便总有千种风情(情意) C.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边的秋菊)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好的房子)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歌、行、引、吟为古代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