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3748984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水情业务培训课件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概述水文情报预报的概念 水文情报预报是指对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要素实时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未来情况的预报,涉及防洪、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水文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一切围绕水文情报预报所展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活动,都称之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 水情工作的基本内涵 1、 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2、 为突发公共水事件提供预测分析;3、 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4、 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5、 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信息;6、 为水利工程建

2、设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7、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面服务。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工作)的主要内容 可分为水文情报、水文预报、水情服务和水情管理4个部分。 水文情报工作主要包括:水情编码、水情报汛、水情传输、水情监视、水情信息报送、质量考核等内容。 水文预报工作主要包括:预报方案编制和修订、预报方案评定和检验、作业预报和预报会商等。 水情服务工作包括:水情信息的提供和发布,危险或灾害性水情的报警、预报信息的发布,水文情势的分析,旱涝趋势的展望等。 水情工作流程 水情工作是一项常年性工作,以汛期为主线、按时间(年度)划分,可分为:汛前准备、汛期工作、汛后总结三阶段。 水情汛期工

3、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即汛期的主要工作): 检测信息报送信息入库存储分析处理制作图表及文字材料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会商发布信息。水情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实时水情交换协议(SL388-2007)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手册全国水情信息技术报送质量规定全国主要江河干流洪峰编号规定全国洪水作业预报管理办法全国水情工作管理办法水情站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按水情任务书和水情委托书要求完成报汛任务,应做到“测得准、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及时”,保证报汛质量和时效。 2、及时向

4、当地政府部门通报水(雨)情。 3、负责所辖委托水情站的检查、管理、业务培训。 4、按上级下达的任务,开展水文情报预报工作。 水情人员主要职责 1、掌握执行本岗位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依照岗位职责完成水文检测、水文情报预报、水情值班、设备维护、分析资料等任务。 2、熟悉本地区的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水文特征、水情站网设置和水文测报等情况,了解水工程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人类活动等情况。 3、了解本地区历时上洪、涝、旱灾害情况和水文气象演变规律。 4、熟悉水文预报理论和方法,掌握水文预报方案,了解通讯、计算机等新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工作中的应用。一、水文情报 (一)水情站网 1、水情站分类水情站:凡按水文情报

5、预报规范中4.1规定报送水情信息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质站、气象站和专用站的统称。 水情站按照报送水情信息对象可分为中央报汛站、省级报汛站和地方报汛站等。水情站按测报时间、标准和要求,可分为常年水情站、汛期水情站、辅助水情站三类。2、雨量站降水量编报精度降水量编报记至0.1mm。每日降水量以8时分界,从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为本日的日降水量。时段降水采用定时分段次测报。3、降雨量等级划分 根据单位时间内站点雨量的大小而定出的等级,用来反映降雨的强度。降雨量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个等级。降雨量分级标准见下表: 降雨量等级划分表站点降雨量等级12h雨量值(mm

6、)24h雨量值(mm)小雨0.14.90.19.9中雨5.014.910.124.9大雨15.029.925.049.9暴雨30.069.950.099.9大暴雨70.0140.0100.0250.0特大暴雨140.0250.0 水文部门以前划分: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199.9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4、暴雨概述 暴雨通常以暴雨历时、暴雨强度、空间分布来描述。暴雨历时、笼罩面积和降水总量三者如何组合,

7、对洪水影响很大。一类为暴雨历时短、中心强度大,笼罩范围几百乃至几千平方公里,所造成的灾害是局部性的;另一类大面积暴雨,这类暴雨过程长,暴雨覆盖面广,可以导致一个地区或几条大河同时爆发洪水。 5、墒情站 墒情站:检测田间或牧场等土壤墒情的水文测站。土壤墒情是指田间土壤含水率及其对应的作物水分状态。即某一土壤样品中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墒情站分为国家墒情监测站与地方墒情监测站。墒情站按测报目的分为基本站、实验站和巡测站三类。1)基本站。土壤采用地点固定,以保持墒情资料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正常情况下按三点法测报墒情,监测深度为垂向10cm、20cm、40cm。2)实验站。具有基本站的

8、功能外,收集降雨、蒸发、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相关水文气象信息;分析测定所辖区域内各墒情站点土壤的理化特性和土壤水分常数等;分析土壤含水率增长和消退等。3)巡测站。对墒情站的补充。为有效掌握区域干旱程度和干旱范围,采用移动墒情监测设备或快速监测方法进行土壤墒情测报。(二)水情信息测报 1、水情报汛(1)报汛通讯方式:程控电话信道(采用PSTN信道传输数据)、超短波通信、短信通信(中国移动的GSM短信)、GPRS通信(一种基于GSM的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通信卫星等。 (2)自动测报 a)系统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由遥测站、集合转发站、水情分中心和水情中心组成。遥测站负责数据采集、存储和发送

9、;水情分中心主要负责所辖遥测站的水情信息接收、处理、存储,建立水情信息数据库,完成编报,把水情信息转发至流域(省级)水情中心。b)工作体制水情自动报汛通常的工作体制有自报式、应答式和混合式。自报式:遥测站按规定时间或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变化时,自动向中心发送实时的水雨情数据。应答式:遥测站响应分中心查询,再将采集到的数据向中心站发送。混合式:兼并自报式和应答式的优点。2、报汛段次 按国家标准,一般将报汛段次规定为六级,其中一级为1段1次,每天只在8时报送一次;二级为2段2次,每隔12小时报送一次,每天报送2次;三级为4段4次,每隔6小时报送一次,每天报送4次;四级为8段8次,每隔3小时报送一次

10、,每天报送8次;五级为12段12次,每隔2小时报送一次,每天报送12次;六级为24段24次,每隔1小时报送一次,每天报送24次;3、水情信息报送具体规定 (1)水情报汛应有专人负责,建立审核制度,形成文档。(2)水情信息应在观测后10分钟内发出;测报时间采用北京时间,并以24小时计,精度计至分钟,午夜12时一律记为次日00时。(3)当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和溃口、分洪、溃坝等特殊水情以及水污染事故时,应及时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不能用报文报送的应以电话送的应以电话、传真或其他方式报告。 4、报送的水情信息有水文基础信息和实时水情信息两类 水文基础信息包括:报汛站考证资料;报汛站大断面资料、水文流

11、量关系等成果;报汛站水文要素特征值;报汛站所在断面的防汛特征值(河段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和水库汛限水位等) 实时水情信息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河道水情、水库水情、泵站水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以及水质方面的实时信息。 实时水情信息报送质量考核内容包括报文数量、报送时效性、错报数量(含格式错报和数据错报)及更正数量等。并依据到报率、错报率、更正报率划分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考核。(三)水情传输处理 1、水情编码 水利部与2005年颁布了新的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以下介绍部分水情信息编码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1)编码格式水情信息编码应包括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

12、测时间码、水文要素标识符、数据(值)、结束符“NN”六个部分,各部分由空格分隔。编码格式标识符由格式码和编码分类码组成,格式码(A、B、C格式)在前,编码分类码(10类)在后。需要修正或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采用A格式编报,并执行如下规定:1)需要修正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R”,组成修正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其它部门的编码形势不变。2)编报修正信息时,应列出原编码中与错报信息同类的全部信息。3)需要删除已报送的信息时,在原编码格式标识符前加符号“D”,组成删除编码的编码格式标识符,再编列原编码中的全部内容,编码形式不变。4)原编码中的水情站码和观测时间错误时,应编发删除码,

13、并同时编发正确的编码。5)编码中漏编某组信息时,修正编报执行第2)款。A格式应由编码格式标识符、水情站码、观测时间码、水文要素标识符、数据(值)、结束符“NN”组成,各部分由空格分隔。(2)编码原则 a)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部分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水情信息编码类别编码分类码可编报的水情信息及编列顺序降雨P降水;蒸发河道H降水;蒸发;河道水情;沙情;冰情水库(湖泊)K降水;蒸发;水库水情;冰情b)观测时间码观测时间码由月、日、时、分组成编码格式:MMDDHHNN说明: MM:表示月份,2位数字,取值0112 DD:表示日期,2位数字,取值0131 HH:表示小时,2位数字

14、,取值0023 NN:表示分钟,2位数字,取值0059c)要素标识符要素标识符由主代码、副代码、时段码与属性码四部门组成。编码格式:主代码幅代码时段码属性码 注:中的内容可省略说明:主代码:水文要素类型码,1位;副代码: 对主代码作补充说明,1位;时段码:水文要素所涉及的时段长,13位;属性码:水文要素的属性标识符,1位。水文要素分类(部分)及其类型码要素分类类型码蒸发量E降水量P流量Q时间、历时T水位Z时段码描述水位要素观测(或计算)值的时段长度,可按下列规定执行:报送水情信息时,年、月、旬、日的时段码分别由Y、M、X、D表示。属性码用于表示水文要素的特征属性。水文要素的最大、极大、最高用代码“M”表示,最小、极小、最低用代码“N”表示。(3)编码格式a)降水量编码编码格式 水情 观测 降水 蒸发 标识符 编码 时间码 信息类 信息类 NNb)河道水情码编码格式 水情 观测 降水 蒸发 河道 沙情 冰情 标识符 编码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