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748983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体质施护总结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体质施护,王 素 平,1,辨体质施护,一、 体质基本概念 二、辨体质施护的概念与意义 三、辨体质类型论治、施护,2,一、 体质基本概念,体质: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体特性。,3,一、 体质基本概念,王琦教授的体质四大原理: 生命过程论:个体体质的发展经历了稚阴稚阳(幼年)、气血渐充(青年)、阴阳充盛(壮年)、五脏衰弱(老年)阶段。 形神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 环境制约论:环境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2、禀赋遗传论:先天禀赋的不同决定了体质差异的存在。,4,一、 体质基本概念,体质“新四论”: 体质可分论:体质可以客观分类。 心身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和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 体病相关论:体质类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趋势。 体质可调论:通过干预可以调节偏颇体质。,5,二、 辨体质施护的概念与意义,6,(一)辨体质施护的概念,辨体质施护既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或疾病的整体要素和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及护理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护理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7,(一)辨体质施护的概念,辨体质状态,包括辨体质的强弱胖瘦、年龄长幼、南北

3、居处、奉养优劣等,其中又包含人的肤色、形态、举止、饮食习惯、性格、心理以及对季节气候地域变化适应性等;辨体质分类,主要是对阴虚之体、阳虚之体、气虚之体、痰湿之体等不同体质的区别,或补其阴,或温其阳,或益其气,或利其湿等,以恢复其阴阳平衡,实即治本之意。,8,(二)辨体质施护的意义,1、诊断学上的意义 (1)辨体质把握人的整体状态,为诊断学的首要大法。 (2)不同体质皆有各自的特征,并可通过寒热燥湿偏胜的表现构成诊断学上的特点。,9,(二)辨体质施护的意义,2、病因学上的意义 (1)重视禀赋体质可拓宽中医病因学的内涵,深化对疾病的认识。 (2)对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胎传等将拓展新的认识。,1

4、0,(二)辨体质施护的意义,3、病机学上的意义 (1)体质类型决定对病邪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2)体质因素参与并影响不同证候与病机的形成。,11,(二)辨体质施护的意义,4、治疗、护理学上的意义 (1)治护病求本,体质为本,病证为标。 (2)体现个体化的治护思想。 (3)突出体质与疾病相关的治护思想。 (4)揭示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物质基础。 (5)通过体质类型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早干预以杜其变。,12,二、辨体质类型论治、施护,13,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群类趋同性,因而根据体质特征可以将人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5、。辨体质类型论治、施护,就是以不同体质类型为对象,研究用药物和其他护理措施改善体质之偏颇,达到未病先防和护病求本的目的。,14,(一)辨平和质病证论治、施护,【体质特征】 体形匀称健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发色黑有光泽,性格开朗,胃纳佳,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形成因素】 先天禀赋良好,或后天调养得当。 【发病倾向】 对四时寒暑及地理环境适应能力强,患病较少。 【调体法则】 注意摄生保养,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 【调体方药】 平和质者,无气血阴阳偏颇,无明确调体方药。平素以保养为主,可适当使用扶正之品,不宜过于强调进补,少用药物为宜

6、。若患疾病时,以辨病、辨证论治为主,重在及时治病,防止因疾病导致体质偏颇。,15,(一)辨平和质病证论治、施护,【护理原则及方法】 1.应保持良好习惯,如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并根据人体生长规律,进行养生。 (1)小儿期: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食谱当多样化,富有营养,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2)更年期:为体质的转变时期,可根据阴阳偏颇酌服补益肾阴肾阳之剂,如八味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之类。 (3)老年期:五脏逐渐虚衰,应适当调补,促其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宜以平补为主,酌用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白术、黄芪等。 2.精神调摄:遇到相应的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化,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即可。包括节

7、制法、疏泄法、转移法、移情易性法、运动移情法等。,16,(二)辨痰湿质病证论治、施护,【体质特征】 形体肥胖,面色淡黄而暗,多脂,口黏痰多,胸闷身重,肢体不爽,苔多滑腻,脉滑或弦脉。 【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形成因素】 痰湿质者多脾虚失司,水谷精微运化障碍,以致湿浊留滞。成因于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以及病后水湿停聚。 【调体法则】 健脾利湿,化痰泄浊。 【调体方药】 代表方为化痰祛湿方(王琦经验方)、参苓白术散、泽泻白术散等。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莲子肉、陈皮、苏子、白介子等。,17,(二)辨痰湿质病证论治、施护,【

8、护理原则及方法】 (一)轻度痰湿质 体质特点是形体偏胖,容易困重乏力,因此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要少吃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宜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18,【护理原则及方法】,(二)典型痰湿质 1饮食调养 痰湿体质者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宜食温补脾胃,化痰化湿,健脾利湿,化瘀祛痰的食物;不宜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寒凉水果,并且忌过饱食。,

9、19,【护理原则及方法】,(1)宜食:粳米、小米、薏苡仁、玉米、芡实、红小豆、蚕豆,白萝卜、豇豆、紫菜、香菇、海蜇、鹌鹑、洋葱、枇杷、扁豆、包菜、韭菜、蚕豆、木瓜、白萝卜、荸荠、洋葱、白果、包菜、山药、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佛手、栗子、辣椒、大蒜、葱、生姜等。杏仁霜、莲藕粉、茯苓饼对该体质者是不错的食补选择。 (2)忌食:李子、石榴、柿子、大枣、柚子、枇杷、甲鱼。还应少食或忌食田螺、螺蛳、鸭肉、蚌肉、牡蛎肉、梨子、山楂、甜菜、枸杞子,忌食海鲜、甜饮料、砂糖、饴糖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3)药膳:白扁豆250g,猪腿肉

10、15g,香葱适量,煲汤。薏苡仁200g,糖水适量。先将薏苡仁洗净,浸泡两小时,后煮半小时,再用焖烧锅焖五小时即可。鲈鱼一条,香菇50g,砂仁6g,陈皮6g,生姜少许,焖熟可食。,20,【护理原则及方法】,(二)典型痰湿质 2生活起居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3体育锻炼 可适当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太极剑等。 4情志调摄 沉静内向的性格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好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问题,建议多与周围人接触,多聊天,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自已广泛的兴趣爱好。 5健康提示 容易患消渴、中风、眩晕、胸痹、咳喘、痛风、痰饮等病证,要注意防治。,21,(三)辨湿热质

11、病证论治、施护,【体质特征】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常口干,口苦,口臭,便干,尿赤,性情多急噪易怒,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弦数。 【心理特征】 性情多急躁易怒。 【形成因素】 湿热质者多湿热蕴结不解,形成于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 【调体法则】 分消湿浊,清泄伏火。 【调体方药】 代表方为泻黄散、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丹等。常用药物有藿香、山栀、石膏、甘草、防风、龙胆草、当归、茵陈、大黄、羌活、苦参、地骨皮、贝母、茯苓、泽泻等。,22,【护理原则及方法】,(一)轻度湿热体质 体质特点是容易上火生湿,性格偏急燥,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要保持平和心态,不宜多食辛辣油炸之品,宜戒烟限酒。,23

12、,【护理原则及方法】,(二)典型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不宜辛辣油炸,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可消耗体内多余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长跑、爬山、打球都很适合湿热体质。但是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在高温环境下运动,现在流行的高温瑜珈就不适合这类体质。 1.饮食 尽量做到不食烟酒,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尽量少吃一些大热大补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物也要少吃。宜食用清利化湿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

13、等。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能有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湿热郁积。,24,【护理原则及方法】,(二)典型湿热体质 .药膳 食疗菜谱: 消暑鱼面煲: 先将香薷、薄荷、佩兰加入煮出药汁。鱼茸加入蛋清、生姜水打上劲,装入标花袋中,烧锅水,待水开后将鱼茸慢慢挤入沸水中,做成鱼面。锅中水加入清汤、姜片、鲜菌菇、鱼面、火腿丝、料酒、盐、味精等,烧开后入药汁、小菜心即可。 香薷茶: 香薷9克,厚朴7克,白扁豆20克,研成粗末,放在热水瓶中,冲入沸水大半瓶,盖焖约15分钟。,25,【护理原则及方法】,3.起居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不宜在夏秋季节涉水淋雨。 4.运动 可以握拳常敲打手阳明大肠经,左手手臂自然

14、下垂,右手握拳敲打左臂外侧内缘,换手亦然,敲打到酸痛感的位置就是一些穴位所在,可以多敲几下。还可以常常按压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就是曲池穴。 5健康提示 易患疮疖、黄疸、热淋、血衄、带下等病证。,26,(四)辨淤血质病证论治、施护,【体质特征】 以瘦人居多,面色常暗,发易脱落,红丝攀晴,肌肤或甲错或瘀斑,心烦心悸,健忘,舌质多暗,或有瘀点,脉细或涩。 【心理特征】 性情急躁,心情易烦,健忘。 【形成因素】 淤血质者多血脉淤滞不畅。多因先天遗传,后天损伤,起居失度,久病血瘀等所致。 【调体法则】 活血祛瘀,疏利通络。 【调体方药】 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大黄蛰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

15、红花、生地、赤勺、当归、川芎、丹皮、茜草、蒲草、丹参、山楂等。,27,【护理原则及方法】,1运动和生活调理:避免寒冷刺激,夏季尤应避免对流风直吹;平时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健步走、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等,但要避免冬泳或者冷水澡。 2心理调摄:平时注意心理调整,培养乐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28,【护理原则及方法】,3饮食宜忌:饮食的原则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忌生冷寒凉类食物及过食酸涩,以免涩滞血脉。不宜骤进大补,以免壅滞气血。也可选用如下一些食疗方:

16、 (1)养颜甲鱼盅 原料:甲鱼、当归、玫瑰花、姜片、火腿。 制法:甲鱼宰杀,洗净斩块;加料酒、姜片、火腿片等煨20分钟左右,移入炖盅内,加当归、玫瑰花蒸至酥烂,加盐、味精等调味即可。,29,【护理原则及方法】,(2)润肤养颜茶 原料:牛蒡子、枸杞、大枣、冰糖。 制法:牛蒡加入枣、枸杞、冰糖一起煮沸后,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3)山楂内金粥 原料:山楂片15g,鸡内金1个,粳米50g。 制法:将山楂片以文火炒至棕黄色,然后与粳米同煮至烂。鸡内金焙干,研成细末,倒入煮沸的粥中,再煮片刻即可。 (4)鲜藕炒木耳 原料:鲜藕片250g,黑木耳10g。 制法:将黑木耳泡开洗干净,加姜丝、酒,热油爆炒。,30,【护理原则及方法】,(5)桃红鳝鱼汤 原料:桃仁12g,红花6g,鳝鱼丝250g。 制法:桃仁、红花加水煎汁去渣。鳝鱼丝油略爆炒后加鲜汤及药对同煮,加生姜、酒、葱、味精少许煮成汤,喝汤吃鳝鱼丝。 4、健康提示:易患眩晕、胸痹、中风、癥瘕病变,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