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内力影响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48548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内力影响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桥梁―内力影响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桥梁―内力影响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桥梁―内力影响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桥梁―内力影响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内力影响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内力影响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结构内力影响线,一、影响线的基本概念 (1)移动荷载 移动荷载是指荷载的作用位置在结构上是可以移动的,如:桥梁的车辆、人群荷载,吊车梁的吊钩等,它仍然属于静力问题。 (2)最不利荷载位置 工程设计中经常需要确定结构中某指定位置的某项量值S(如反力,弯矩、剪力和竖向位移等)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量值,即研究移动荷载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3)影响线 影响线是指在单位集中移动荷载P=1作用下,某截面内力变化规律的图形。影响线上某一纵坐标表示单位荷载移动到该位置时,该截面的某量值的大小。 影响线是研究移动荷载的最不利位置和计算内力、位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有效工具。,移动荷载通常是由多个间距不变的

2、竖向集中荷载或竖向均布荷载所组成,我们可以首先研究一个竖向的单位集中荷载P=1在结构上移动时,某一量值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线性叠加原理进一步研究各种实际移动荷载作用下,某一截面、某量值变化规律的图形。 图1a为一简支梁,当竖向单位集中荷载P=1在梁上移动时,支座反力RA的变化规律及其图形。绘制影响线的基本方法有两种,静力法和机动法。,图 1,用静力法绘制影响线时,可先把荷载P=1放在任意位置,根据所选坐标系,以横坐标x表示其作用点的位置,然后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所求量值S与荷载P=1作用的位置x之间的关系。表示这种关系的方程称为影响线方程。根据方程即可做出影响线。,静力法绘制影响线,单跨简支梁的

3、影响线,反力影响线 求图2a所示简支梁反力RA的影响线,可取A为坐标原点,以x表示荷载P=1距坐标原点A的距离,取全梁作为隔离体,由平衡条件MB=0,设反力向上为正,则: MB=RA lP(lx)=0 由此可得:,同理,可绘出反力RB 的影响线方程为: 同样可绘出RB 的影响线(图2c)。,当x = 0时,RA = 1 当x = l 时,RA = 0 图2b即为RA的影响线图形,根据影响线定义,RA 影响线中的任一纵坐标即代表荷载P=1作用于该处时反力RA 的大小。同时RA 的影响线只能代表RA 的变化规律反力,而不能代表其它任何量值的变化规律,其量值是唯一的。 这就是RA的影响线方程。它是

4、x 的一次函数,故RA 的影响线是一条直线。只需定出两点即可确定这条直线。,图2,由此可知,MC的影响线在截面C以左部分为一直线。 当x = 0时,MC = 0 当x = a 时,,求图3a所示简支梁上某指定截面C的弯矩影响线,取A为坐标原点,以x表示荷载P=1距坐标原点A的距离,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左AC段(即x a)移动时,取截面C以右部分为隔离体,则:,2、弯矩影响线,于是可以绘出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左移动时MC的影响线(图3b)。,b ) 中跨截面弯矩 Mc 影响线 图3,当x = l 时, MC = 0 于是可以绘出当荷载P=1在截面以右移动时MC的影响线(图3b)。由图3b可知

5、MC 的影响线由上述两段,通常称截面C 以左的直线为左直线,截面C以右的直线为右直线。,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右CB段(即x a)移动时,上面求得的影响线方程显然已不再适用。可取截面C以左部分为隔离体,则:,由此可见,MC 的影响线在截面C 以右部分也为一直线。当x = a 时,,直线所组成,为一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位于截面C 的下面,纵坐标 ab/l 。,从上述影响线方程可以看出,左直线可由反力RB 的影响线乘以b得到,而右直线可由反力RA的影响线乘以a得到。因此可以利用RA 和RB 的影响线来绘制MC 的影响线: 在水平基线上相应左、右支座处分别取纵坐标a和b,分别将其顶点与左、右两支座处

6、的零点用直线相连,则两直线的交点与左、右零点相连的部分就是MC 的影响线(见图3b)。这种利用已知量值的影响线来作其它量值影响线的方法是非常方便的。 由于竖向单位集中荷载P=1为不带任何单位的无名数。则反力RB的影响线的纵矩也是无名数,弯矩影响线纵坐标的单位为长度单位。,因此,可直接利用RA的影响线并截 取CB段部分,即得QC 影响线的右直线(图3c)。 由上可知,QC的影响线由两段相互平行的直线组成(图3 c)。,3、剪力影响线,设要绘制截面C的剪力影响线(图3c)。同上分析,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左AC段(即x a)移动时,取截面C以右部分为隔离体,并规定以绕隔离体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剪力为正

7、,则: QC = -RB,因此,将RB的影响线反号并截取AC段部分,即得QC影响线的左直线(图3c)。 同样,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右CB段(即x a)移动时,取截面C以左部分为隔离体,并规定以绕隔离体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剪力为正,则: QC = RA,图3,c ) 中跨截面剪力 Qc 影响线,三、伸臂梁的影响线,(1)反力影响线,如图4a所示的伸臂梁,仍取左支座A为坐标原点,横坐标x以向右为正。显然,无论荷载P=1在AB部分或是在两支座以外的伸臂部分上移动时,由平衡条件均可得到支座反力为:,这与简支梁的反力影响线方程完全相同。因此,只需将简支梁的反力影响线向两个伸臂部分延长,即可得到伸臂梁的反力

8、影响线,如图4b、c所示。,图4 反力影响线,(2)跨中部分截面内力影响线,图4 伸臂梁中跨影响线,为求MC 和QC 的影响线,可将它们表示为反力RA 和RB 的函数。当荷载P=1在截面C 以左AC 段(即x a)移动 时,取截面C以右部分为隔离体,则:,当荷载P=1在截面C以右CB段(即xa)移动时,取截面C以左部分为隔离体,则:,因为RA 和RB 的影响线方程在伸臂梁和简支梁上是完全一样的,故由上述关系可知,MC 和QC 的影响线方程在这两种梁上也完全相同。因此,只需将简支梁上相应的弯矩和剪力影响线向两个伸臂部分延长,即可得到伸臂梁的MC 和QC 力影响线,如图4d、e所示。,c ),图5

9、 伸臂部分影响线,(3)伸臂部分截面的内力影响线,设要绘制截面K的弯矩和剪力影响线(图5a)。为方便起见,改取K点为坐标原点,并规定横坐标x以向左为正。当荷载P=1在截面K以右(KE段)移动时,取截面K以左部分为隔离体,则显然MK和QK均等于零,故该二影响线在KE部分均与基线重合。当P=1在截面K以左(DK段)时,仍取截面K以左部分为隔离体,可得:,据此可以作出DK部分的MK和QK影响线。综上所述,伸臂梁部分截面K的MK和QK影响线分别如图5b、c所示。,对于支座处截面的剪力影响线,须对支座左、右两边的截面分别讨论。因为这两个截面是分别属于伸臂和跨中部分。例如:支座A左截面的剪力QA左的影响线

10、,可由QK的影响线使截面K趋于支座A的左截面而得到(图5d);,对于支座A右截面的剪力QA右的影响线,则可由QC的影响线(图4d),使截面C趋于支座A的右截面而得到(图5e)。,对于静定结构,其反力和内力影响线方程,都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故静定结构的反力和内力影响线均是由直线段所组成。但静定结构的位移、以及超静定结构的各种量值的影响线一般为曲线形式。,图5 伸臂部分影响线,四、机动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理论力学中的虚位移原理,一个体系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在任何微小的虚位移中,力系所作的虚功总和为零;,根据影响线的定义:P=1,则:,为了求解出反力

11、RA,首先去掉与它相应的联系(即支座A处的竖向约束),而以正向的反力RA代替其作用(图6b)。此时,原结构变为具有一个自由度的机构,使其产生微小的虚位移(图6b),以A和P分别表示RA和P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方向的虚位移。由于该机构在力RA、RB和P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因此它们所作的虚功的总和应等于零,有:,图6,式中A为力RA作用点沿其力方向的位移,在给定虚位移的情况下,它是一个常数。P为荷载P=1所沿着x移动的各点的竖向虚位移图。 令A =1,则上式成为:,这表明此时P的变化情况就反映了P=1移动时RA的变化规律,即虚位移图P便代表了RA的影响线。(图6c),而符号相反。由于P是以与力P方

12、向一致者为正,故P向下为正。因而可知:当P向下时,RA为负;当P向上时,RA为正。这就恰好与在影响线中纵坐标以向上为正相一致。 由上述可知:要作某一反力或某一内力的影响线时,只需将与该量值相应的联系去掉,并使所得机构沿该量值的正方向发生单位位移,则由此得到的虚位移图即代表该量值的影响线。这种绘制影响线的方法,称为机动法。 机动法提供了绘制影响线的另一种途径,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不经过具体计算就能够迅速绘出影响线的轮廓。这对于设计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且有利于对静力法所作的影响线进行较核。 为进一步说明机动法的应用,下面再举两个例子。如图7a所示简支梁,用机动法作截面C的弯矩影响线和剪力影响线。,(

13、1)截面C弯矩影响线,首先将与MC相应的联系去掉,即将截面C 处改为铰接,并加一对力偶Mc代替原有联系的作用(该处便不能传递弯矩,但仍能传递剪力和轴力)。然后使AC与BC两部分沿Mc的正方向发生虚位移(图7b),虚功方程为:,故,若使+=1,即AC与BC两部分的相对转角等于1,则所得到的虚位移图即表示MC的影响线(图7c)。,令:影响线顶点至基线的距离为ya,则:,图 7,因此有:,所以:,首先将与QC相应的联系去掉,即将截面C处改为用两根水平链杆相联(该处便不能传递剪力,但仍能传递弯矩和轴力),并以一对正向剪力QC代替原有联系的作用(图7d)使机构沿QC的正方向发生虚位移,由虚功原理得:,(

14、2)截面C的剪力影响线,故,图 7,若使CC1+CC2=1,即AC与CB两部分沿截面C方向的相对位移等于1,则所得到的虚位移图即表示QC的影响线(图7e)。必须注意,由于AC与CB两部分是两根平行链杆相联,它们之间只能作相对平行移动,故在其虚功位移图中AC1与C2B应为平行直线,也就 是QC影响线的左右两直线相互平行。,则,因此有,所以:,图 7,五、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对于多跨静定梁,只需分清它的基本结构和附属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传力关系,再利用单跨静定梁的已知影响线,即可顺利完成。,(1)按静力法,图8a 所示多跨静定梁,图8b 为结构拆分的层叠图,作弯矩M k的影响线。,图8 按静力法

15、求多跨静定梁影响线,当P=1在CE 段移动时,附属部分EF是不受力的,可将其撤去。基本部分AC 则相当于CE 梁的支座,故此时M k 的影响线与CE 段单独作为一伸臂梁相同。当P=1在基本部分AC段移动时,作为AC 的附属部分的CE是不受力的,故M k影响线在AC段的竖坐标为零。最后考虑P=1在附属部分EF段移动时的情况,此时CE 梁相当于在铰E处受到力VE 的作用(图8c)。因此 ,VE =( l - x ) / l 即为 x 的一次函数,故此时CE 梁相当于在铰E处受到力VE的作用(图8c)。,图8 按静力法求多跨静定梁影响线,图8 按静力法求多跨静定梁影响线,由此可知M k影响线必为一直

16、线,只需要定出两点即可将其绘出。当P=1作用于铰E处时M k值已由CE段的影响线得出;而P=1作用于支座F处时有M k=0。于是可绘出M k的整个影响线如图( 8d )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多跨静定梁任一反力或内力影响线的一般作法为: 1)当P=1在量值本身所在的梁段上移动时,量值的影响线与相应的单跨静定梁相同。 2)当P=1在对于量值所在部分来说是基本部分的梁段上移动时,量值影响线的竖坐标 为“零” 3)当P=1在对于量值所在部分来说是附属部分的梁段上移动时,量值影响线为直线。 根据在铰处的竖坐标为已知和在支座处竖坐标为零,即可得出。 按上述方法,不难作出Q B左和RF 的影响线如图8e、f 所示。,(2)按机动法 按机动法求解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更为方便。首先去掉与所求反力或内力X的相应联系,使所得到的体系沿X 的正方向发生单位位移,此时根据每一刚片的位移图应为一段直线以及在每一竖向支座处竖向位移为零的条件。便可迅速绘出各部分的位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