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46481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月考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髀间(b)愕然()分外(fn) 根深蒂固(d)B. 惘然(wng)广袤(mo)沁(qn)园春吹毛求疵(c)C. 栈桥(zhn)桑梓(z)剽悍(bio)恪尽职守(k)D. 腆着(tin)麾下(hu)星宿(xi) 怒不可遏()2. 下列词语有错误的一组()A. 闪烁阔绰不知所措佝偻承蜩自惭形秽B. 隔膜馈赠地大物博相得益彰间不容发C. 撅断姿睢尖嘴猴腮矫揉造作形消骨立D. 鄙夷凝望三顾茅庐心无旁骛鸠占鹊巢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 妄

2、自 菲 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B.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不 重 蹈 覆 辙C.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 前 仆 后 继,献出了生命,取得了胜利D. 通过一番 断 章 取 义,我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全面而深刻了,主旨的归纳概括也更加准确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灾区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了缓解B. 这种鼓吹金钱万能的论调,简直是不堪之论C.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拔尖,而且全校也名列前茅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好吧”他在心里想

3、,“谁爱怎么读就读,我不管了”B. 我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伊“豆腐西施”C. 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D.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介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羊脂球,作者莫伯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于勒和菲利普夫妇故乡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不一定是作者自己B. 孙悟空,由一块仙石变化而成,他手持金箍棒,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他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他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保护唐僧去西天取

4、经,深受读者喜爱C. 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D.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以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7. 根据提示填空。岳阳楼记中作者展示了古仁人的博大情怀 _ , _ 。行路难(其一)中抒发了作者一定能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 _ , _ 。用李商隐在无题中表达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_ , _ 。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 _ , _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

5、6.0分)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2)题。 材料一:作为高科技产作品的电脑、手机,在十多年前还是一般人不敢企及的高档商品。如今却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寻常百姓家,特别是手机,在中小学生中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据调查,某城镇中学学生手机拥有量已达80%手机已不再是用来单一的呼叫接听,还有收发短信、游戏、聊天、上网等功能,有人甚至在平时考试时用来传送答索。一个自制力差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可达一个多小时。有的课上课下,随时随地手不离机;有的白天不敢玩,深夜起来偷偷玩。很多学生因为玩手机,成绩越来越差。 材料二: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约弟弟妹妹带着孩子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爷爷

6、屡次想和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不高兴了,说了一句“你们和手机过吧”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立刻变得尴尬无比。 (1)读了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观点或看法。 (2)如果看到你的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你该如何劝说。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填空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是名著_的卷首语,作者是_,请再说出两个你熟悉的情节(名称)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0. 阅读下

7、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_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

8、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余 拏一小船 _ 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 _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_ A更有痴似相公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B湖中人鸟声俱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朝而往,暮而归。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下列句子(4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下面对课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_ A“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

10、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如何理解?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神州第一味刘英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亦豆腐之谓乎? 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这,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淮南子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淮南王

11、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淮南子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膏丹,后来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豆腐因而有了庙堂、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故,国人上上下下,神州东西南北,莫不深爱之。 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红烧肉不能日日吃,其它的,但食无妨。豆腐之味有容乃大,因其“几乎无味”,所以左右逢源:加点肉末,则具儒家韵;味油豆腐烧肉,别有法家风貌;白水煮豆腐,深得佛家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豆腐干、豆腐丝、

12、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或者豆浆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正如西方人在“啃得急”、汉堡包以及可乐中寻到胃的伴侣一样。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 -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我想,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更因“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 豆腐的温柔朴善,源自她的“娘” -黄豆的良善仁厚。黄土地,黄豆子。五谷之一的“菽”(大豆),中国是最早的栽培者。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读之,思古之幽,五内俱热。豆子、豆腐为国粹。玉米、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

13、外邦。菽,总让我们亲切。“煮豆燃豆萁”的心酸,“种豆南山下”的向往,“菽水承欢”的亲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农家乐这些,很中国。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它营养丰富,以至于军粮也少不了它。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因为自备了根瘤菌,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许多粮食用来做酒,大豆却“不参加这类派对”,甘心平凡,大智若愚。如此良善之“娘”,其“后代”能不好吗?豆腐“之前”的水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水豆腐“之前”的豆浆,外活泼内仁和,如史湘云。豆腐呢,好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豆干像晴雯,性韧味厚。油豆腐,可比附一下王熙凤 啊,豆腐

14、,识君之味,百味可解 !请根据文章对豆腐的介绍,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豆腐之源 _ _ 豆腐之赞“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不一味地啃得急了-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TOFU”(豆腐)”中“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菽,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予多取少,没有麦之芒,不像高粱那样张扬”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文末说:“识君之味,百味可解。”结合全文,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13. 听到幸福去年冬天,我到北方的某个山村采访,本以为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却因某种原因在村里老乡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心浮气躁又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小村里溜达,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村口那个小火车站。 火车站很小,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每天仍有几趟车鸣着汽笛在我身边缓缓停下,然后再鸣笛加速离开,那汽笛声,远听雄浑沉厚,近听尖锐刺耳。 我发现,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入神地听着,并随着火车的远近而摆动着他的脑袋,火车走远了,他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在回味着什么美好的事情,我叫了他几次,他都未回头。 一次,火车晚点到天色将黑才来,孩子就一直在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