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45559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一 第5章检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酶的本质、作用、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1,7,8,162.ATP的组成、结构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23.细胞呼吸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3,4,11,15(中),18(中)4.光合作用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5,6,9,10,17(中),19(中)5.综合考查12,13,14(中),20(中)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D)A.在4 条件下易变性B.只含有C、HC.也能

2、催化淀粉合成D.含有羧基解析:能在常温下分解淀粉的是淀粉酶。4 的温度不会使酶变性,A项错误。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B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能催化分解反应的酶不能催化合成反应,C项错误。蛋白质的结构中含有羧基,D项正确。2.(2011年合肥高一检测)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A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D.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解析:ATP中的“A”表示腺苷,

3、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光合作用中ATP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中ATP的能量来自化学能;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发光及物质合成过程,故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TP、ADP的元素组成与RNA相同,即C、H、O、N、P。ATP释放能量往往与吸能反应相关联。3.(2011年广东广雅阶段测试)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C)线粒体核糖体细胞质基质ADPA.和B.和C.和D.和解析:分析题干,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4层,这4层分布有不同的细胞器。c层加入葡萄糖

4、,没有CO2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可以推出c层含有线粒体,它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ATP则一定需要ADP作原料。4.(2012年江苏睢宁菁华学校检测)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方向是(D)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还原从空气中吸收进来的氧,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A

5、TP。从C6H12O6被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5.(2011年福州检测)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解析: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实验装置,所以应把层析液倒入培养皿中,灯芯起到传递层析液的作用,把色素滴到a点让其在定性滤纸上扩散,四个圆圈中扩散最慢的即为圆圈最小的,它应该是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6.(2011年厦门检

6、测)将一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元素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可以断定植物体(B)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C.细胞呼吸有所减慢D.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的速度有所减慢解析:由题干分析,密闭玻璃罩内CO2的含量有所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B项正确。由于CO2含量下降,所以此时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将变慢,A项错误。细胞呼吸并没有减慢,所以产生ATP不会减少,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的速度也没有减慢,C、D项错。7.(2011年河北冀州期中)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7、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C)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B.3.5%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分子物质的量浓度过高,影响了活性的正常发挥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的效率高D.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解析:20%的肝脏研磨液含酶的数量是3.5% FeCl3溶液分子数的25万分之一,质量浓度高是因为内含肝细胞组织。催化剂浓度不会影响催化效率。若将4支试管均放入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中的酶将会变性,失去催化

8、能力。8.(2011年郑州测试)下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A.酶B比酶A活跃B.酶A存在于唾液中C.酶B的最适pH是1.8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解析: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两种酶的活性不同,酶B的最适pH在6左右,酶A的最适pH在4左右,C项错误。无前提条件无法比较哪种酶更活跃,A项错误。唾液的pH接近中性,而酶A在pH=6时已失活,B项错误。由图知,pH为5时,两酶的反应速率曲线相交,说明此时两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D项正确。9.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

9、基质中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解析: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可知,图中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并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是三碳化合物,在由光反应阶段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还原为(CH2O);是ATP,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基粒)上生成。10.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的选项是(D)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B.

10、若a点在a1,b点在b1时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解析:a点为CO2的补偿点,即在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若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CO2,则在CO2含量低于a点时光合速率已等于呼吸速率,即a点向左移动,若使光合产量高于m点,显然需要比b点时含量高的CO2。1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D)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 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5 mol6 mol0 mol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

11、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若产生的CO2的量等于产生酒精的量,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当CO2量大于酒精的量时,则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通过计算可知b浓度时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c中3 mol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1.5 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d中无酒精产生,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1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D)A.无氧和零下低温有利于水果的

12、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解析:无氧条件下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水果细胞有毒害作用,零下低温易引起细胞结冰,二者均不利于水果保鲜。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机械能甚至是电能等。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适当降低细胞呼吸,从而可提高作物的产量。13.如图为某绿色

13、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细胞物质的转变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和过程中H的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由到的完整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才能完成C.该绿色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完成图示全过程D.图中、过程都能产生ATP解析:分析图可知,图中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必须发生在线粒体内,植物的根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ATP,而不合成ATP。14.由肝糖原转变为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D)ADP+Pi+能量ATPC6

14、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ATPADP+Pi+能量肝糖原C6H12O6A.B.C.D.解析: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肝糖原中的能量转变为肌肉收缩所需能量时,首先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再转移到ATP中,然后由ATP分解释放能量供肌肉收缩利用。15.(2011年长春期末)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储藏的氧浓度D.甲图

15、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解析: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项正确;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应对应乙图中AC段之间,B项错误;储藏植物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图甲中的c点)的氧浓度,故C项正确;氧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5分)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1)实验步骤: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操作顺序操作项目试管1号2号A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