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45104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坎伦 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斯坎伦的“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二、逻辑起点:理由(Reason),三、独特的道德动机,四、行为正当性的判断,一、背景介绍,五、评价与总结,斯坎伦的“新社会契约论伦理学”,一、背景介绍,一、背景介绍,古典契约论的衰微与罗尔斯契约论的缺陷,内,非现实性、道德循环论,预设社会状态; 人是目的理念的削弱; 个人道德与制度道德之间的一块空地,传统社会契约论的现代转化,功利主义道德理论的泛滥,外:,一、背景介绍,一、背景介绍,一、背景介绍,理由 是不可分析、不可定义的的最为根本的原始概念。,想喝水的理由: 1.每天八杯水的养生追求 2.口渴了,可以缓解一下 3.觉得喝水使人快乐 ,二、逻辑起点:理由(

2、Reason),理由的三个特点:,1.主要运用对象是“敏于判断的态度”(Judgment-Sensitive Attitudes),2. “理由”(reason)和“理性”(rationality)有着重要的区别,理性 理性的 (Rationality) (Rational) 理由 合理的 (Reason) (Reasonable),二、逻辑起点:理由(Reason),道德行为的逻辑过程: 敏于判断的态度反思判断行为动机行动,3.“理由”是具体的,任何“理由”都是具体的。我们总是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时间、就一定的事件提出“理由”,而且这些“理由”还受到人们共同的目标的限制,与此目标无关的理由则

3、被排除在外。 判断合理和不合理,就需要知道一些具体信息,就需要知道相关的一些具体信息和“理由”的具体范围。,假如某人在另外一个人的葬礼上讲笑话是不合理的。我们并不是说讲笑话本身不合理,而是说这种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对,因为此时在场的人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思而来,讲笑话不仅与此共同目的不合,而且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二、逻辑起点:理由(Reason),二、逻辑起点:理由(Reason),创新之处从理性到理由,“合理的”着重要求的是“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只要和他人相关,这些目标常常就只能是次好的,而不是最好的我们的手段也就只能是比较有效的,而不是最有效的。,假设消耗越多的

4、能源就能发展得更好,那么如果我们以理性为基础的话,就会选择消耗最多的能源来发展到最好,然而能源是有限的,假如每个人都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势必都无法如愿,只有考虑到别人,大家都认同能源共享,共同发展,我们所有人才可能得到满足。所以往往我们的目标不是消耗最多的能源发展到最好这样的最好的目标,而是选择消耗一部分能源这样比较有效的手段,来达到发展的比原先好这样次好的目标。,三、独特的道德动机,1.道德范围,广义(私人道德) 什么是美好生活、一个人应当如何生活 eg:性取向、性行为的方式、浪费、奢侈、勤奋等极个人性的品质 不符合一般认为的道德的公共性、交互性、广泛性、普遍性特点,狭义(公共道德) 人与人

5、相互间的责任 eg:不杀害、不伤害、不撒谎、信守诺言 边界受到严格限定,在重要性上是根本的,底线性的,一个道德理论的应用领域,一个行为是错误的,如果它在一定的条件下的施行不被对行为进行一般性规导的规则系统所允许,而这个系统作为知情的、非强迫的、普遍的契约的基础,是人们无合乎情理地反对或拒绝的。,2.道德定义,三、独特的道德动机,3.道德动机 一个行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本身,何以能够给人们提供避免采取该行动的充分理由 ? 如果能够,这种理由是什么?道德的对错何以给行动者提供必须采取某种行动的理由的问题,也叫做道德的必须性问题 。,道德动机 (自身利益 + 共同遵守的原则),重要性,优先性,道德为

6、其他价值留空间,其他价值要为道德让步,形式的解释 独立于具体价值形式的方法 eg:康德的绝对命令,实质的方法,也称实质的解释 依赖于某种具体的理由或价值, 或者说 ,建立在某种或某些具体理由的基础上 eg:功利主义 “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1重要性,三、独特的道德动机,科学、艺术、美等价值,VS,道德的价值,生活不那么精彩,生命中缺少某些东西(听音乐),影响基本生活状况,影响与其他人的交往(诚信、非道德主义者),3.2道德为其他价值留空间,三、独特的道德动机,eg1:火灾现场,作为普通人的你,在只能救一个人的情况下下,你是救陌生人还是自己的亲人?,不能偏帮亲人,没有给予亲情恰当地位,可

7、以合理拒绝,可以偏帮亲人,eg1:有一个原则,要求我们遵守承诺(可能只是一个无甚重要的承诺),即使这样做会让一头动物痛苦地死去,可以救亲人,可以合理拒绝,应给予一些非个人价值恰当地位,可以不遵守承诺,广义范围内价值VS.狭义范围内价值,非个人(Im personal)的价值VS.个人的价值,赋予动物痛苦的重要性,不能高于不守承诺所带来的不便,3.3其他价值要为道德让步,三、独特的道德动机,你的朋友患了心脏病,除非换心脏,否则只余三个月命。但是由于需要换心脏的病人很多,最快也要等到半年后才轮到你的朋友。这时,如果你杀死一个病重的人,医院便可以取了他的心脏为其他病人做心术,而你的朋友就可以在三个月

8、内做换心脏的手术和能生存下去。,杀人,拒绝为帮朋友而伤害陌生人权利时,并没有牺牲友谊,保护了友谊,但伤害了陌生人的权利,没有真正理解友谊的价值,对朋友的道德地位过分依赖偶然的情感联系,承认朋友道德地位的同时,也要承认陌生人的道德地位(moral standing),可以合理拒绝,不能杀人,友谊与道德要求兼容,是友谊这个价值本身内在的一部分(家庭关系、社团成员间关系等与此类似),在特定环境下,若某一行为的发生不能为任何普遍的行为规范原则所允许,则该行为就是不正当的,而这一原则,作为知情的、非强迫的、普遍的契约的基础,人们无法合理地拒绝。 斯坎伦,四、行为正当性的判断,道德行为的逻辑过程: 敏于判

9、断的态度反思判断行为动机行动,四、行为正当性的判断,【杀人取乐】,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共识、目标),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动机),禁止杀人取乐 (原则),自利,共同遵守,+,不能被合理拒绝,禁止杀人取乐的原则,杀人取乐,1、原则判断无法合理的拒绝,如果存在某种合乎情理的拒绝该原则的理由,那么该原则就应受到怀疑,即使有人愿意接受。,【不知情同意下的人体药物试验】 有这样一个原则,赞同对患有某种疾病的人,进行不知情同意下的药物试验,这种试验将给受试者带来某种巨大的痛苦。并且我们假设,这种药物试验也可以不通过在病人身上进行试验而得到某种疗效数据,但通过人体的试验,更有说服力。,假定一个原则 要求一部

10、分人做出巨大牺牲,自愿牺牲 拒绝牺牲,合理,有自我牺牲精神,拒绝当试验品,合理,道德上的论证和批评应该建立在拒斥的合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接受的合理性的基础上。,替代原则 不需要人做出牺牲,2、行为判断给不正当的行为下定义,“哲学功利主义”:凡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福祉的行动就是道德的行动 【杀一救五】 假如有一位著名的外科移植手术专家,有五位病人,如果不能及时给他们做移植手术,他们都会死去。又假如有一位健康的人前来检查身体,恰好他和五位病人的血型都一样,器官移植后也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克服哲学功利主义 不合理的部分,伤害无辜的人 (不正当的行为),不去伤害无辜的人 (正当的行为),定义,肢解健康

11、的人,拯救五位病人。,哲学功利主义,违背了人的生命价值平等的根本原则,给不正当的行为下定义,给正当的行为下定义,1、斯坎伦第一次把契约论用于微观的人际层面, 他把契约论发展成为了一种以道德正当和不正当为研究领域、以理由为基础、以契约论为道德推理方式的道德哲学理论。(实质性、真实性) 2、以理由为最基本的观点,提出独特的道德动机理论(对他人的关注;共识) 3、强调对一个行为是不正当的考虑,体现出斯坎伦更为深刻的伦理关怀 (个体权益;道德平等),(一)独特性,(二)主要问题 1、斯坎伦的道德判断及其道德动机理论并不能准确地描述我们的道德经验。 (价值多元;道德哲学及其理论论证的限度问题) 2、将“

12、理由”视为基本概念,没有做进一步的解释。这样,怎样确定什么样的理由是“他人无法合理拒斥”的就变得有些任意或神秘。,现代学院哲学基本上只能够对各种意见分歧作出精确而明达的定义,而不能在提供解决之道上有任何推进。麦金太尔,五、评价与总结,实质性的道德原则,即我们彼此亏欠的东西主要有: a 保障隐私权 b 保护人们不受他人行为的伤害或者因他人行为死于非命 c 不受不合理约束追求幸福的权利 d 保护人们不受谎言和食言的侵害 e 由援救原则和援助原则派生出来的帮助,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援救原则要求通过自己较小的牺牲阻止常可怕的事情发生 援助原则是说如果能够给别人以巨大

13、帮助而不为自己添什么麻烦就应该伸出援手。,我们彼此亏欠什么? 道德上的对错问题,参考文献,1托马斯斯坎伦: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陈代东、杨伟清、杨远等译,杨远统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托马斯斯坎伦:宽容之难(杨伟清、陈代东等译,万俊人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邓伟生.斯坎伦论道德动机与道德的优先性J.现代哲学,2012,(6):72-80. 4陈代东.略论托马斯斯坎伦的契约主义J.伦理学研究,2005,(3):94-97. 5陈真.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述评J.世界哲学,2005,(4):4-10. 6陈真.“道德”和“平等”哈佛大学斯坎伦教授在华访问演讲录J.

14、哲学动态,2005, (9):42-46. 7龚群.斯坎伦的契约伦理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45-52. 8陈代东.托马斯斯坎伦的道德契约主义研究D.清华大学,2005. 9何小勇.制度正义语境下的道德自觉诉求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道德理论解析J.兰州学刊,2014,(3):13-19. 10詹莹莹.斯坎伦论价值与理由J.道德与文明,2014,(3):79-82. 11陈代东.论斯坎伦道德契约主义的范围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14-19. 12羊红霞.论斯坎伦的道德契约论思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2):105-109,114.,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