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2771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pdf(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 编号 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立项申请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课题主持人王世兰 主持人单位梁 园 区 李 庄 乡 中 心 小 学 申 请 日 期 2016 年 10 月 联 系 电 话 河南省教育厅 2016 年 10 月印制 填 表 说 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封面右上方 “编 号”栏不填。用A4 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封面请勿用塑料封 皮。 二、每项课题主持人限1 名,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5 人(不 含主持人)。 三、申请评审书及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写 一式2 份。申请评审书和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须分开 单独装订。 四、河南

2、省教育学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周老师 联系电话: 3 电子信箱 地址:郑州市纬五路12 号供销大厦(纬五路与政七街 交叉口) 808 室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主 持 人 姓名王世兰性别女 民 族 汉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中小学高级教师行政职务班主任从事专业数学 最后学历本科教龄20电子信箱 梁园区李庄乡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手机) 通讯地址梁园区李庄乡红旗队邮政编码476000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 职称承担任务 袁新霞梁园区李庄中心小学教师数学 张全197802梁园区潘口南街小学校长语文 任金建梁园区陈菜园小学校长数学 韩艳丽

3、梁园区李庄中心小学教师语文 王春英198103梁园区李庄中心小学教师语文 预计完成 时间 二、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 1课题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等。(可加页)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 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 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全国科学 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

4、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二十一世纪 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 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 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 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5、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 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 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

6、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 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 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 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 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 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

7、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 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四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 研究目标: 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 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广大教师转变教 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带动各学科深化教学改革,使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授式教学真正 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创造性教学。能促使学生优

8、化学习行为,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 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 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 研究内容: 明确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 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 3. 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 难点: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 创新点: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开放式、多 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体系,有机地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9、使学生的创新思 维品质得到训练,科学素质得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2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 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 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 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带动各学科深化教学改革,使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授式教学真正转 变为以学为主的创造性教学。能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行为,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 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 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 研究内容:

10、 明确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 研究方法: 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采用量化与非量化手段了解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 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理性分析,从理论上提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认识,进而 把握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提升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有关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实施策略。 以行动研究法作为探讨创新教育规律,验证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依据我们制定的课题规划,结合参与学校实际和课题 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过程形成和技术的创

11、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活动,在实践 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动地建立与应用的各方面的条件, 形成典型,以点带面,使之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目的,总结出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成 果。 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 3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阶段目标和预期成果 本次设计的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为保证课题实施内容的落实,达到预期的研究成 果,共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完成。 第一阶段( 12 月)确定实施对象,通过问卷、提问和访谈等形式,让实施对象 全面了解、明确开展本课题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阶段( 4 月)实施活动的阶段,强化组织与实施,实现

12、学生创新能力与实 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创新,总结实施活动的策略。 第三阶段( .9 月)创新指导方法,保证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开 展。 第四阶段( 12 月)总结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整理写出实施本次 活动的研究报告,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3. 技术路线: 严格执行教研部门对课题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咨询,寻求帮 助,接受对课题实施成果的审查和验收。 以组长为监督人的课题工作领导小组监督课题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以保证课题实施 质量的评估。 努力开展课题的实施工作,虚心请教,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施的各项具体任务。 及时整理资料、存档,不断总结经验和实施课题的理论。 三、课题研

13、究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参与者的学术背景(职务、专业、年龄等); 主要参与者的研究经验(近3 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课题研究、论文、校本课程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所在单位具备的研究资料、研究者时间保障等)。 (限 1500字内) 主持人王世兰, 四十二岁, 中学高级教师, 有多年的教学研究经验, 组员五人, 其中一级老师三 人二级老师二人,组员平均年龄三十六岁,主持人王世兰老师,曾在 2010年九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 师,在2013年度曾获市级学科优质课一等奖。 2013年被评为省级优质课二等奖,在 2016年研究的 课题或市级一等奖。 期间参与了多个省市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担任

14、学校一线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多 年,有很强的教学经验,具备承担省级课题研究的能力,并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有一支研究经验丰 富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干部和教师队伍。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和课题组其它成员都是教育教学第一线 的市、区、校三级骨干,其中有的人员多次担任省、市、区级教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了显着成果。他 们都有很强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的能力,并作好了对本课题研究的充分准备工作。 1、我校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在省、市级课题研究中,许多骨干教师参加了研究,发表了不少文章, 同时也取得了课题研究的经验。我校在“九五”期间就普及了教育科研理论。总之,我校课题研究的基 础较好,研究人员有扎实的理论水平

15、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而且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这是完成本课题 研究的根本保证。 2、我校具备学校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校拥有二十多台教师电脑,供老师随时网上查询资料。 我校文献资料丰富,现代化研究设备和科研手段齐全,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备的资料条件。 3、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一年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时间较充足,研究计划周详、明确、科学,符 合教育科研的时间和计划要求。 4、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学习、设计、实践、反思”,为研究本课题,建立课题研究 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资料管理制度和评奖制度已经建立。这是本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的制度保证。 学校教科室将严格按照各项制度要求定期组织验收。 5、

16、学校在课题研究的两年中,为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时间、政策及其它条件的保证。 而且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每学年学校行政提供所需的各项经费和所需的各种设备。 本次课题在一年之内分四个阶段完成。 。 四、主持人单位意见 本单位保证课题主持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加者的政 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 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 五、省辖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月日 六、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字: 年月日 七、河南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公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