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巩固练习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42701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巩固练习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巩固练习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巩固练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巩固练习 .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巩固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 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 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 如 雠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求益:求得长

2、进。凌忽:凌,欺侮;忽,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 枭(chxi 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1. 下列加红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孙叔敖举 于海(举:被举用,被选拔) B. 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劳动) C. 曾 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慢:怠慢) 2. 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 中 A. 恶之 如鸱枭 B. 辍耕之 垄上 C. 孔子云:“何陋之 有?” D. 醉翁之 意不在酒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

3、观点。 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者。 4. 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 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 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 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2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 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

4、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 蚊于素 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 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 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 一盆,皆肩平心阔, 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壁。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 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 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 沈复浮生六记?

5、闲情记趣 ) 注释: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见、名贵的兰花。勃然:充满生机。滚汤:开水。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语意义不相同 的一项是 ( ) A. 能张 目对日 / 诚宜开张 圣听 B. 私 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 又留蚊于素帐中 /赠余荷瓣素心春兰一盆 D. 兰坡临终 时/ 未果,寻病终 6. 用斜线 (/) 为文中描红的句子断句,只限 两处。 花 以 兰 为 最 取 其 幽 香 韵 致 也 而 瓣 品 之 稍 堪 入 谱 者 不 可 多 得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下面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8.

6、 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 美的事物。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

7、?”将欲更弃之。元对 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 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 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来源:Z,xx,k.Com A. 虽有千里之能张元怪之 ,随犬出门 3 B. 安求其 能千里也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 道也 C. 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若见而 不收养,无仁心也 D.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8、若见 而不收养 10. 下列句子中,加红字的用法与“犬随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B. 策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 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D. 吾妻之美我者,私 我也 11. 用“/ ”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 (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2)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13. 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文采用_的写法,以千里 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

9、则主要表达了_的主旨。 四、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 【乙】 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峡中西望 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 ,独高垂,如匹练界 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 之下 流 也。从其后西二里,蹑 峻凌崖。其崖高穹 溪上,与对崖骈 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 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 来源 :Zxxk.Com 【注释

10、】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 隆起。骈:并列。 14.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红的词语。 ( 1)隐天蔽 日:(2)或王命急宣:( 3)有峰东环而下: 15. 下面句子中加红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渡一 溪而或长烟一 空( 岳阳楼记 ) B. 即清碧之 下流也水陆草木之 花( 爱莲说) C. 与对崖骈突 如门隳突 乎南北( 捕蛇者说 ) D. 上 耸下削上 书谏寡人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 4 16.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17.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来

11、源 : 学科网 峡 中 西 望 重 峰 掩 映 最 高 一 峰 当 其 后 18. 请分别写出【甲】 【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来源 :学科网 (选自孙权劝学 )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

12、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

13、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 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 1)蒙乃 始就学 ( 2)不敢稍逾约 20. 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结友而 别 足肤皲裂而不知 B. 自以为大有所益益 慕圣贤之道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 从师也 D. 蒙辞 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 色 21. 把下面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2. 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 接从

14、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3. 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5 参考答案: 一、 1.B 解析:劳:使 , 劳累。 2.D 解析: D句和例句“之”都是助词,“的”的意思;A代词,他; B动词,到; C宾语前置的 标志,无实义。 3.C 解析:“兴盛”改为“灭亡”。 4.B 解析:“如此” :像这样,据此可排除C、D两项。“以” :因为,两个“学”都译为学问。故 选 B。 二、 5.B 解析: A张开、扩张;B私下里 / 偏爱; C白色、本色;D生命终结,死。 6. 花以兰为最 / 取其幽香韵致也/ 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解析:

15、联系前后文,在整体把握 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如“也”等,必要时可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7. (1)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 2)事后才知道( 因为 ) 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解析:翻译 这两个文言句子,要注意落实第一句中“如”“唳” “怡然”等词语的意思;第二句中注意“始悉” “分” “灌杀”的意思。 8. 满怀童真童趣,善于观察生活,有浓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爱花成癖,对美好事物珍爱有加。对 于美的事物,拥有时,应珍惜爱护;不能拥有,则因心怀美好之念,共同呵护,万不可辣手毁之。解 析:解答此题应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来

16、回答,从甲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心怀童真童趣,对任何事物观 察细致,充满想象力。乙文通过写兰花的遭遇,让我们明白,对待美好的事物,无论是否拥有,都应珍 惜爱护。 三、 9.C 解析:选项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A 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 B 代词,指马,代词,指狗的生死;D.通假字,通“现” ,显现,动词,看见。 10.A 解析: A 项的“日”与题干中的“夜”都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BCD 项加红词都活用为 动词。 11.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解析:对这个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先要 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从结构上看,主谓间、动宾间、状中间、动补间常常要停顿;从语意上看,表示 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这样很容易就能划分出它们停顿的节奏。 12. (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