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2569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教材课程(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 物流配送系统规划 (一),前 言 配送是国际物流业创造的一种最佳的服务形式,也是我国物流业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将配送作为企业的发展的战略手段,看作是企业活动的主要部分,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其原因是随着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配送在流通和物流过程中的增值潜力,加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产生的工业配送需求、商业连锁产生的商业配送需求、消费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大众需求和电子商务产生的实物配送需求都促使了配送活动的快速发展。 配送由一般送货形态发展而来,但又绝不只是一个送货系统。一般送货是有什麽就送什麽,配送则是客户需要什麽就配送什麽。而要做到需要什麽配

2、送什麽,就需要完成库存主体向流通型、集中型转化,用配送的集中库存替代客户的分散库存,通过快速反应,连续补充库存和有效客户反应等先进的供应链模式,合理配置资源,建立起高效、有竞争力的配送系统。,第一章 概 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配送是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是通过信息、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的集成,寻求系统最优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基于系统考虑的目的是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及时做出准确反应,来使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佳

3、化的一种供货战略。,二、配送活动的市场需求 市场对配送的需求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产生的工业配送需求 2、商业连锁产生的商业配送需求 3、消费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大众需求 4、电子商务产生的实物配送需求 三、配送活动的基本任务 配送是一系列狭义的物流活动的集成,是以送货上门为目的,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定制度的高水平的商业活动,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一种综合的、特殊的,也是物流过程中最后的关键环节,其活动的基本任务:,四、配送的现代化趋势 配送由一般送货形态发展而来,通过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商品的集中、储存、分拣、组配和运送,因此,配送过程集成了多种现代物流技术。建立

4、现代化的高效的配送系统,必须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良好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不断优化配送方式,而配送现代化又必然推动物流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1、配送的集约化、协同化和集成化 2、配送的区域化 3、配送的数字化、信息化 4、配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第三节 物流配送的基本理念,一、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QR),快速反应系统在城市配送体系中的作用方式见图1-6。,二、连续补充库存(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CRP),实施连续补货策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技术(Vendor Manage

5、d Inventory,VMI)。VMI技术不同于常规的库存管理,它不是由买方,而是由卖方管理买方的库存,是一种降低物流成本和压缩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技术。针对不同的商品,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关注的是采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补货,采用的不是常规的手工订购单据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保证实时监测买方商品的库存水平、预测商品流量,从而有效确定什么时间补货以及补多少,来避免缺货现象的出现。,三、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s, ECR) 在ECR系统中,经营的理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制造业和流通业的联盟体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的投资项目,支持ECR

6、;通过信息共享、合作竞争,使产销行为和决策一致,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变供应链的“推动”为需求链的“拉动”,能有效地刺激“客户”需求,从而实现并提高“客户”价值,并产生更大、更好的经营效果,四、货物的越库作业 越库作业可理解为在一个多阶的物流系统中为满足客户需要构造新的运输单元时,围绕运输单元解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根据美国的物流实践,进行越库作业时,执行送货任务的载重汽车停在配送中心入库区一侧卸货,而执行出货任务的载重汽车停在配送中心出库区一侧,按照供货要求,将某客户所要求的货物装车。采用这种作业方式,供应商到运输场站及从运输场站到客户都是以整车运送,容易产生运输经济,而且货物越过了配送中心

7、的仓储环节,不需入库储存,其思路见图1-7。 实现越库作业运作的方式见图1-8。首先供应商的送货卡车满载到达运输场站,货物接收区以货物单元的形式接收客户所需要的货物,再按客户的订货要求组配。如果客户的要求全部得到满足,就以货物单元的形式装车,安排车辆将货送达客户。,第二章 配送活动的组织,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配送通常也是由专业化的经营组织或经营实体,即由配送中心来从事货物的配送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流通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满足不同产品、不同企业、不同流通环境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组织配送经营活动,实现配送合理化。 第一节 配送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

8、语(GB/T 18354-2001)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它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与配送中心相比,物流中心则是进行配送作业的中心仓库与运输场站的综合。物流中心可为众多的供货商提供仓储;为众多的顾客提供配送服务;并能为众多的供货商和众多的顾客提供货物中转,是综合性、区域性、大批量的物流集中地。,一、配送中心的功能要素 1、集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集货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货物需求集中起来,进行一定规模的采购,取得采购的规模效益。采购是决定配送成败的

9、初期工作,如果采购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当采用补货方式时,可由供应商集中向配送中心的自动补货,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供准确的库存数据。供应商通过分析,把握配送中心的库存动向,在此基础上,决定什么时间,把什么类型商品,以什么方式向那个配送中心发货。 2、仓储。配送活动实现了库存功能和供应功能合二而一,使传统的库存主体由仓储型转变为流通型,库存的形式也由分布型转化为集中型。配送中心的库存有储备型及暂存型两种形态。储备型的配送中心,如物流中心,其库存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如流通型的配送中心,是具体执行

10、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越库作业”所形成的暂存,这种暂存主要是协调采购与送货之间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3、分拣。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所具有的特点,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是强调客户的价值、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4、组配。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

11、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组配。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组配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组配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已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5、配送运输。配送运输是指将被订购的货物使用运输工具从供应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其间可能是从工厂直接送到客户,也可能通过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客户手中。配送运输有干线运输,也有集货、送货的支线运输,如何组合成最佳配送运输网络,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

12、此,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7、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运的过程中,对物品进行的加工。通过配送流通加工可以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缺陷,增加企业的利润;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并能提高物流效率,原材料利用率和加工设备的利用率;方便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8、逆向物流的组织 由于物流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资源和能源,产生环境污染,要实现长期、持续地发

13、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形成以物料闭环流动、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要承担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产品回收、包装物回收等六项逆向物流活动的组织,控制可能发生的偏差,评估并最终改善处理绩效等。,二、 配送中心的分类 在众多的配送中心中,由于其核心功能要素的不同,其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济功能的配送中心。 1、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1)流通配送中心 2)仓储型配送中心 3)供应型配送中心,2、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 1)自有型配送中心 2)公共型配送中心 3)合作型配送中心 3、按服务范围和

14、服务对象分类 1)区域配送中心 2)城市配送中心,第二节 配送活动的组织,一、配送的经营模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二、常见的配送活动组织方式 1、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 1)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3)配套(成套)配送,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经营模式,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 1)定时配送方式 日配方式 准时看板方式方式 2)定量配送方式 3)定时定量配送方式 4)定时定线路配送方式 5)即时配送方式,3、协同配送,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协同配送即共同配送的定义,协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是指“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

15、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送配”。即协同配送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不分货主和商品集中运货的“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也就是把货物都装入在同一条路线上运行的车上,用同一台卡车为更多的顾客运货。其实质是配送捆绑策略的一种应用。 1)协同配送的优势 协同配送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物流资源的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叉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协同配送的优点见表2-1。,2)协同配送的两种类型 (1)以货主为主体的协同配送 由有配送需求的厂家、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它们组建的新公司

16、或合作社机物,作为主体进行合作,解决配送的效率低下问题。这种配送又可分为发货货主主体型和进货货主主体型。,(2)以物流业者为主体的协同配送 由提供配送的物流业者,或以它们组建的新公司或合作机构为主体进行合作,克服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一类协同配送又可分为公司主体型和合作机构主体型。,三、配送合理化 1、配送合理化的指标 库存指标 成本和效益指标 配送供给保证指标 社会运力节约指标 物流合理化指标。,第三节 配送的业务流程 流程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原则的良好载体,企业所有的业务都是需要流程来驱动。 配送作业流程的流程可根据各环节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联系,用框图和流程图表示。,一、业务流程的作用 运用流程可以固化企业管理的原则,满足企业的管理及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流程管理,能自动地串起各部门,达到业务流程运作良好的目的。凭借这样的系统,有利于形成企业协同工作的团队意识,配合完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通过业务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