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2131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部复习专用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为帮助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做好标点符号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理,梳理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一、概数中间加顿号 表示概数的地方,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或正反问、选择问结构,但已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所以其后

2、就不能再使用问号。 如: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句中的“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虽然含有疑问词“如何”,但已充当了“关注”的宾语。句中的“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虽然均为选择问结构,但已分别充当了“分不清”和“不知道”的宾语。两句表达的都是陈述语气,所以其后的问号

3、都应改为句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 如: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1993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 句中的“今天明天去呢”和句中的“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文艺复兴”都是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两个选择项之间的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四、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

4、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6题) 该句中,“到底小祖宗”是一个主谓倒装结构,所以问号应置于句末,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五、“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 “还愣着干嘛?”

5、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3题) 上述两句中,“某某说”均放在引用话之间,其后应用逗号,而不应用冒号。 六、功用混淆 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 1.顿号与逗号功用混淆。 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3题) 多个句内成分之间,

6、习惯上前面用顿号,后面一处用“和”或“及”连接。句中,“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四个并列成分均充当介词“随着”的宾语,所以前三个并列成分之间的两个逗号均应改为顿号。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内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不应用顿号,而应改为逗号。 2.逗号与分号功用混淆。 如: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该句中的“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一重关系的复句,而且其两个分句的内

7、部均未使用逗号,所以应将两个分句间的分号改为逗号。 3.逗号与冒号功用混淆。 如: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 句中“三项任务”和“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是概述和分述的关系,所以应将“三项任务”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句中“好一派春光”是对前文三个方面内容的总括,所以应将其前的逗号改为冒号。 4.书名号和引号功用混淆。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

8、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句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和句中的“雅思(IELTS)考试”“博思(BULATS)考试”分别是活动主题和考试的名称,均不是书名、篇名,所以均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七、残缺、赘余或重复 标点符号在使用中如果出现残缺、赘余或重复,就会影响语意的表达效果,甚至会造成表达的错误。 1.残缺。 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

9、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6题) 该句中的“四书”是书名,所以应加上书名号。 2.赘余。 (1)逗号赘余。 如: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22题) 该句在“并”字前加了逗号,“给予补偿”就有了不同理解:既可理解为是“依照法律规定”的,也可理解为是“不依照法律规定”的。为消除歧义,应删去“并”字前的逗号。 (2)句号赘余。 如: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6题) 该句中,“一寸光阴寸光阴”已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引文末尾不用标点,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3)冒号赘余。 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写好作文。(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5题) 八、加引范围不清。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

11、如:(1)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1994年全国高考题)(2)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一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大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1997年全国高考题)(1)句犯了多引的错误,“俗话”的内容仅为“礼多人不怪”,不含”嘛”,所以“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2)句犯了少引的毛病,“海尔波普彗星”是一个完整的专名,如果加引号,应将其整体引起来,而不应只引“海尔一波普”。九、停顿长短不当。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

12、。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丁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如:(1)我校是x x x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高考题)(2)今年春李,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高考题)(1)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是动词“有”的并列宾语,而:且又无层次上的区别,所以三者之间的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顿号。(2)句中“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内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并列,所以三者之间

13、不应该用顿号,而应该改用逗号。再如例八(2),“太阳旁边”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表示前后两层并列,分述水星和金星、木星的状态。十、标号与点号错位。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1)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如:(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武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

14、宇,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话)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标号前的句子是对恩格斯的话的完整引述,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据此可排除A、C两项。标号前的句子已作为引用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据此可排除D项。所以,该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1)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被句内括号注释的浯句,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2)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如:例(1)中,括号里的话“姜夔白石诗话”是注释句

15、中成分“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的,是句内括号,所以句末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C项将句末点号放在括号之前就犯了错位的错误。再如:(2)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该句中,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是句外括号,所以应将它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而不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前。上述十大误区既是考生答题的易错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相信本文能为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识别命题人设计的错项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口诀复习法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