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0914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部分道路工程知识讲解(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道路工程,本章要求 1.掌握填方路基、挖方路基、特种土路基的施工方法。 2.掌握路面基层的施工和质量控制、检查验收标准。 3.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4.了解道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分类、选型和组合。 5.了解路基排水设施的种类及施工要点。,8.1 路基工程,基本概念: 1. 路基的概念: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承受岩石、土自身和路面的重力,为路面提供一个平整层,且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荷载。 2. 路基的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3. 路基分类:可分为一般路基、特殊路基 (1)一般路基:凡在正常的地质与水文条件下,路基填挖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标准

2、所允许的范围称之为一般路基。 (2)特殊路基:凡超过规定范围的高填或深挖路基,以及特殊地质与水文条件地区的路基,称之为特殊路基。,(4)路基的几何尺寸: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 (5)路基的分类:根据路基设计标高和原地面的关系,路基 可分为 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路基。 路堤:填方路基; 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位于山坡上的路基,设计上常采用道路中心线标高作为原地面标高,可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避免高填深挖和保持横向填挖平衡,形成填挖结合(半填半挖)路基。,土石路堤 土石路堤是指利用砾石土、卵石土、块石土等天然材料填筑而成的路堤。 当天然土石混合材料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0MPa

3、时,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的软质岩时,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 填筑方法: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填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按填料渗水性能确定填筑方法 即压实后渗水性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分段填筑,如需纵向分幅填筑,则应将压实后渗水性较好的土石混合填料填筑于路堤两侧。,2.按土石混合料不同来确定填筑方法 即当所有土石混合料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应分层分段填筑。如不能分层分段填筑时,应将硬质石块混合料铺筑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含软质石料混合料,然后整平碾压。 3.按填料中石料含量来确定填筑方法

4、 即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填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土石可以混合铺填,且硬质石料(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料)不得集中。,高填方路堤 1. 定义: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m以上时,则属于高填方路堤。 2. 施工要点: (1)地基土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如不满足应进行地基处理。 (2)填土来源不同,性质相差悬殊,应分层填筑,而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 (3)长期受水侵蚀淹没部分,应采用水稳定性好以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填筑,其边坡不宜小于1:2。,8.2 路面基层

5、(底基层)施工,基层的定义:是指直接位于沥青面层(可以是一层、二层或三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结构层。 底基层的定义:是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辅助层。 基层(底基层)的分类:碎石层、稳定土和工业废渣。,8.2.1 半刚性基层材料拌和机械 半刚性基层材料拌和机械分类:路拌机械和厂拌机械 (1)路拌机械:稳定土的拌和机将土、无机结合料和矿料等材料按施工配合比,在路上直接拌制。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可在路上直接拌制。 (2)厂拌机械:将土、碎石、砾石、水泥、石灰、分煤灰和水等材料按配合比在固定地点拌和均匀的专用设备。,8.2.2 碎、砾石基层

6、(底基层)施工 配碎、砾石基层级(底基层)施工 配碎、砾石基层级是由各种粗细集料(碎石和石屑、砾石和砂)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其强度和稳定性取局于内摩擦角和粘结力的大小,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和力学强度。 (1)路拌法施工: 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路拌法施工流程图见下图所示:,8.2.3 稳定土基层施工 稳定土基层定义: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土成为具有一定强度与稳定性的筑路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基层称为稳定土基层。 稳定土基层分类:水泥土、石灰土和沥青土 施工方法:机械方法(压实)、物理方法(改善水温状况)、加入掺加剂(如粒料、粘土、盐溶液、有机结合料、无机结合料、高分子化合物及其他化学添加剂)、

7、技术处理(热处理、电化学加固)。见下表:,稳定土的主要方法,8.2.3.1 水泥稳定土基层 1. 水泥稳定土定义:在粉碎的或原有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护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水泥土:用水泥稳定砂性土、粉性土和粘性土得到的混合料。水泥砂:水泥与砂混合料,称为水泥砂。 2. 施工分类:路拌法和厂拌法 3. 路拌法施工:适用于二级或二级以下的一般公路。 4.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粉碎土或运送、摊铺集料 洒水闷料和整平轻压 摆放和摊铺水泥 拌和和加水并湿拌整型 碾压 接缝和调头处理养护,

8、8.2.3.2 石灰稳定土基层 1. 石灰稳定土定义:在粉碎的或原有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护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2. 适用的公路: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不能用作高级公路路面的基层。 3. 厚度:厚度在80与150之间。 8.2.3.3 沥青稳定土基层 1. 沥青稳定土定义:以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沥青膏浆等)为结合料,将其与粉碎的土拌和均匀,摊铺平整,碾压密实成型的基层。 2. 施工方法:拌和和碾压,8.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9、种类: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混凝土小块铺砌等面层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8.3.1 轨道式摊铺机施工 8.3.1.1 施工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拌和场地、材料准备及质量检验、混合料配合比检验与调整、基层的检验与整修等工作。 (1)材料准备和质量检验 依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分别备好工程所需的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和钢筋等材料并做好以上材料的质量检验。 (2)基层检验与整修 包括基层质量检验和测量放样。基层质量检验:基层强度、压实度、平整度、宽度、纵向高程和横向坡度。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的中心线、路边线、伸缩缝等处、曲线起

10、讫点和纵坡转折点等中心桩。,8.3.1.2 机械选型和配套 以混凝土摊铺成型机械为第一主导机械,混凝土拌和机械为第二主导机械。 8.3.1.3 拌和与运输 运输:一般情况下,坍落度大于50时,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时间不超过1.5h;坍落度小于25时,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时间不超过1h。,8.3.1.4 混凝土的铺筑与振捣 (1)轨道模板安装:轨道式摊铺机施工的整套机械是在轨道上移动前进,并以轨道为基准控制路面表面高程。轨道和模板同步安装,统一调整定位,轨道固定在模板上,既可作为水泥混凝土的侧模,也是每节轨道的固定基座。 (2)摊铺:摊铺厚度均匀地充满模板范围内。 (3)振捣:平板振捣和内部振

11、捣。 8.3.1.5 表面修整 采用表面修整机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和修整,使混凝土表面更加致密、平整、美观。,8.3.1.6 接缝施工 为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在混凝土的纵横方向建造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分割成许多拌块。处理接缝,必须提供相应的传荷与防水设施。 1. 横向接缝: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1)胀缝:适用于不能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情况,胀缝中应加 传力杆,施工时一半穿过端部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混凝土浇筑前,检查传力杆的位置。 (2)缩缝:横向缩缝有压缝法和切缝法两种。 压缝法:混凝土振平后,利用振动梁将T形振动压缝到准确地按接缝位置振出一条槽,然后将铁制或木制嵌缝条放入,并用原浆修平槽

12、边,待混凝土初凝前泌水后取出嵌条,形成缝槽。 切缝法:在混凝土硬化后的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25%30%)中,用锯缝机锯割出要求深度的槽口。,(3)施工缝:适用于不能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一般设置在账缝或缩缝处。施工缝应用平头缝或企口缝的构造形式。平口缝上部应设置深为板厚1/31/4或46cm、宽为812的沟槽,内灌填缝料。在板的中间应设置长约0.4m、直径为20的传力杆,其半段锚固在混凝土中,另一半涂沥青或润滑油,允许滑动。 2.纵缝:纵缝按34.5m设置。 3.接缝填封: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及时填封缝隙。缝内干净、干燥,填满填缝料,填缝料一般为稠度较大的聚氯脂焦油。,8.3.2 钢

13、筋混凝土路面施工 钢筋混凝土路面定义:是指板内配有纵横向钢筋网的混凝土路面。 施工方法: 第 一种:用钢筋骨架固定钢筋网的位置,混凝土混合料卸入模板内一次完成铺筑、振捣、做面等工作。 第二种:钢筋网位置为分界线,钢筋网以下的混凝土先浇筑振捣密实,再安装钢筋网,最后浇筑混凝土,8.3.3 混凝土小块铺砌路面施工 1.块料要求:预制块料抗压强度大于等于60MPa,水泥含量为350380kg/m3,水灰比为0.35,最大集料尺寸为810。 2.适用:人行道板、停车场、堆场、街区道路、一般公路。 3.组成:面层(块料)、砂整平层(厚约3cm)、基层。 4.施工方法:铺贴,84 沥青路面施工,8.4.1

14、 沥青路面的分类 1.沥青路面材料分类: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处理。 2.沥青路面强度构成分类:密实类、嵌挤类 3.按施工工艺分类:层铺法、路拌法和厂拌法,8.4.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工作: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机具设备选型与配套、修筑试验路段等工作。 2.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沥青:检查厂家的试验报告、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并抽验(抽验项目: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薄膜加热、蜡含量、密度)。其他材料:石料、砂、矿粉等。 3.施工机械检查 4.铺筑试验路段:铺筑12h后检查密实度、厚度。,8.4.3 洒铺法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15、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种类:沥青表面处置和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置定义:用沥青和细粒矿料按层铺施工成厚度不超过30的薄层路面面层。 施工方法:层铺法,按照洒布沥青和铺洒矿料的层次多少,沥青表面处置可分为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 (1)单层式:洒布一次沥青,铺撒一次矿料,厚度为1.01.5cm; (2)双层式:洒布两次沥青,铺撒两次矿料,厚度为2.02.5cm; (3)三层式:洒布三次沥青,铺撒三次矿料,厚度为2.53.0cm; 总的方法:先油后料,8.4.4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1.定义:热拌沥青混合料:是沥青与矿料在加热状态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是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加热状态下铺筑而成的路面。 2.施工准备和要求: 内容包括:下承层的准备、施工放样、机械选型和配套、拌和厂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