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40891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重点知识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1、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2、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3、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4、如何理解言论自由?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力,不的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

2、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第二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p15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173、公民的基本义务p16:维护

3、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4、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1、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首要的、最根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2、生命健康权的地位: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居于首要地位。3、为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1)法律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如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法律所不不容,轻则受道德谴

4、责重则受法律的制裁。(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居于首要地位。(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4、我国通过哪些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5、公民应该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1)对自己: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受到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处于安全

5、的环境,免受他人侵害;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2)对他人: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是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要求: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生命健康,因故与他人发生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6、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五课 隐私受保护1、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2、人格尊严权包含内容的相关知识侵权表现侵权后果人格尊严权被侵犯如何维权名誉权侮辱 、诽谤 1.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权。2.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公德和社会秩序。3.侵权者

6、轻则受到谴责,重则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的方式,必要时请求司法保护,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精神损害赔偿。1.如何维护/尊重他人隐私?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守护)2.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勇敢地法律武器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姓名权1.未经同意,以营利为目2.毁损、玷污、丑化及进行人身攻击。肖像权1.干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2.盗用、冒用.隐私权1、窥视、泄露信息、私事.2、非法搜查、侵入领域。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权)1、教育的重要性(1)对个人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受教育是公民

7、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2)教育对国家、民族的作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实质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特征: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3、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履行受

8、教育义务?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其它还有(4)、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5)、接受教育、勤于学习,提升能力,终身学习。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1、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2、(1)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2)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3、当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办

9、? P7475 (1) 当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要确认其所有权。(3)、当财产被拒不返回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4)、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或者灭失时,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4、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中商业秘密。5、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P83(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

10、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1、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此外消费者还享有依法求偿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监督权。2、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如何维护消费权?(1)树立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身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2)炼就一双“慧眼”p93-94 (3)消费中,在交易过程中运用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4)侵权行为发生后,应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

11、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结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1、公平的重要性/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正义?(1) 公平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2)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3)公平使整个社会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2、公平的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平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12、,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公平能够促进合作,有助于提高效率,推动社会和谐地运转。3、列举近年来我国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扩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城乡群众就医条件。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等。4、如何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1)认识: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2)对待(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3、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1、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得到社会的关爱。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社会进步。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正义通过制度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2、如何自觉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做有正义感的人: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给予声援和救助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要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自身、为他人,更为集体、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