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0362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价值观与态度幻灯片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本章目的 1.價值觀,包括價值觀與行銷策略 2.態度,包括態度與行銷策略,2,價值觀 價值觀是對於理想的結果狀態及行為模式所抱持的信念。 價值觀是引導態度、判斷及行動的準繩。個人對於某一事件的特定態度會反應及支持其所具有的價值觀。在一個社會內,文化價值是對於理想的結果狀態及行為模式所共同賦予的意義。,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價值觀包含了對事物的判斷,透過這個判斷,個體對於是非善惡、所欲所惡會有個概念。另一方面,價值觀也具有內容與強度的屬性。 內容這個屬性指出特定的行為模式與存在的表象是重要的;強度這個屬性則指出它們有多麼的重要。,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4,價值觀的重

2、要性 價值觀在消費者行為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了解人們的知覺態度、和動機的基礎。當一個人展現某種消費行為時,他早已對什麼是應該做的,而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有了概念,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6,Allport的價值觀分類 早期最重要的價值觀分類是由歐波特 (Allport,1951) 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他們將價值觀分為六類: (1)理論的 (theoretical):強調經由嚴密 且理性的探討方式去發掘真理。 (2)經濟的 (economic):強調價值觀的用 途與實用性。,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7,(3)美學的 (aesthetic):強調價值觀的形式 及其和諧性。 (4)社會的 (socia

3、l):強調給予人類的愛 的價值。 (5)政治的 (political):強調價值觀的權威 性與影響力。 (6)宗教的 (religious):強調價值觀與經驗 的一致性及對宇宙整體了解的關連。,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8,歐波特設計了一種問卷,它包含了對不 同價值觀的描述及相關價值觀之間的優先順 序。根據受試者對這六種價值觀重要性的排 列,研究者就可以歸納他們的價值系統。依 據這種方法,研究者發現了從事不同職業的 人對這六種價值觀的重視態度各不相同,如 表1 所示。,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9,表1 三組人員價值觀重要性的等級排列,10,價值觀的層次 相關研究指出,個體的價值觀可分為七個層次:(1

4、)層次一 (反應的) (2)層次二 (部落的) (3)層次三 (自我的) (4)層次四 (固執的) (5)層次五 (操縱的) (6)層次六 (社會的) (7)層次七 (存在的),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1,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 近年來屬於層次六和層次七價值觀的消費者者有顯著增加的趨勢。價值觀雖然是穩定與持久的,但也並非一成不變,而且新生代也會有新的價值觀。,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2,傳統的工作者所抱持的價值觀是這樣的: (1)女主內,而不應接受有償的工作; (2)假如工作能提供生活所需的經濟需求,縱使 工作不是很愉快,也會留任原職; (3)金錢和地位的誘惑,可以激勵大多數的人。 然而,現在愈來

5、愈多的工作者所強調的是休閒,並從事可以促使自我實現需求與符合個人生存意義的工作,而且要擁有工作活動的自主性。,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3,年齡是區分員工價值觀的重要指標。 在現今的社會中,年輕的工作者強調個人 自由、短期滿足、個人主義,而且他們比 上一代來得開放;相對的,他們不重視競 爭、長期效益和正式權威。換句話說,年 輕的工作者持有層次六和層次七的價值觀 者多於持有層次四和層次五的價值觀者。,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4,目標價值與工具價值 目標價值是所期望的結果狀態,也就是指人們最後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工具價值就是欲達到目標價值所必須具備的行為以及所採取的行動。 表2 列出了與消費有關的目

6、標及工具價值。,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5,表2 與消費有關的目標及工具價值 (Rokeach量表),16,價值觀清單量表 由Milton Rokeach (1979) 所發展的價 值觀清單量表 (list-of-value scale, 簡 稱LOV) 對於研究消費者的價值觀非常有幫 助。這個價值清單包括:自尊、安全、溫暖 、成就感、自我實現、受到尊重、歸屬感、 有趣/享樂/興奮。研究者曾研究美國消費者 在1976、1986這二年價值觀的改變情形。其 研究結果如表3所示。,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7,表3 美國消費者的價值觀改變,18,從表中我們可以了解,在1976、1986 年,整體價值觀

7、呈現出相當穩定的情形 (相關係數分別是男性0.91,女性0.77)。 女性的相關係數較低,顯示了在這兩年女 性價值觀改變的幅度較大。,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19,針對LOV的研究結果發現,人們的價值觀 會影響態度,進而影響其行為。一項針對天 然食品購買者的研究發現,購買者所重視的 內在價值 的程度高於外在價值。,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0,價值觀與行銷策略 環境分析及行銷研究可幫助行銷者 了解社會上價值觀的改變情形。例如, 如果發現消費者愈來愈重視享樂、有趣 及刺激的東西,則在品牌名稱、顏色及 設計上就要做適度的調整。,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1,在廣告方面,廣告文案、廣告訴求以及廣告主角的選

8、擇,都應反應到消費者的價值觀。,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2,態 度 態度是對人、對事、對物所做的有利或不利的評價,它反映出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感覺。 態度和價值觀是不相同的,價值觀所涵蓋的 範圍較為廣泛,並且包含道德的正確性或是期望 。而態度則較趨於特定化或明確化。,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3,態度與價值觀之間仍有關連性。一個 人的態度形成包括了認知、情感與行為 這三部分: (1)認知要素 (cognitive component) (2)情感要素 (affective component) (2)行為要素 (behavioral component)。,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4,研究發現,態度

9、與價值觀的相關程 度至為顯著,而且一個人可以由其所抱 持的價值觀來解釋他可能具有何種態度 以及他從事的行為,但至目前為止,尚 不能夠由一個人的態度來預測他的價值 觀。,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5,態度的來源 態度是由父母、老師、同儕中所獲得的,我們從幼時開始,就會模仿我們所尊敬、羨慕甚至恐懼的人的態度。 與價值觀不同的是,態度則具有較低的穩定性。,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6,對組織而言,了解員工的態度是很 重要的,因為它會影嚮工作行為。如果 一群工人相信,老闆、領班、工業工程 師都互相串通,壓榨他們的勞力,那麼 這些工人憤怒、消極、抗拒的態度,必 然會影響實際的工作行為。,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

10、,27,態度的一致性 個體會尋求態度與態度之間,或態度 與行為之間的一致性;當個體發覺自己同 時有紛歧的態度時,會有一股驅力存在, 來獲得態度的一致性。保持一致的方法有 改變態度、改變行為或對於紛歧的態度找 到合理化的解釋。,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8,認知失調論 費斯庭格 (Leon Festinger,1957) 曾提出一個尋求態度與行為之間連結的 理論,稱為認知失調論。,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29,失調是一種不一致的現象,認知失調涉及一個人知覺到他的二種或多種態 度之間或是他的態度和行為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之下,個體會尋求最低失調的穩定狀態。認知失調的減低會因為 (1)重要性 (2)選

11、擇 (3)報酬,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0,態度與行為間關係的測量 早期的研究發現行為和態度是相關的 ,也就是人們的態度決定了了行為。,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1,中介變數 用特定的行為和態度可以幫助我們發現 行為和態度間的關係,但是一個人的態度傾 向於環保是一回事,他的態度是趨向於 購買無鉛汽油又是另外一回事。愈是特 定的態度,我們就愈能確認特定的行為,而 把態度和行為之間的相關性顯示出來的機率 就越大。,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2,自覺理論 雖然大多數態度和行為的研究均指出態 度的確影響行為,但是,在沒有加入中介變 數之前,他們的關係還是很薄弱的,這使得 一些研究人員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12、行為 是否影響態度,這個觀點,就稱為自覺理論 。,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3,當人們被問到關於某些事情或某些產品 的態度時,他們往往會回想自己過去有關的 行為,並且從其行為來推論態度,所以當一 個消費者被問到在產品使用的感覺時,他可 能會想:因為我使用這個產品有十年之久 ,所以我一定會喜歡這個產品。因此,自 覺理論認為,人們的態度都是在行為發生後 被賦予的某種意義,而不是事前的一種設 計。,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4,自覺理論已經得到相當的証實。傳統 上態度和行為間的關聯性依然被肯定,只 是很薄弱 (相關程度不高)。相對來說, 行為和態度間的關聯性卻很強。從這裡我 們可以了解,我們總是傾向於為

13、自己所做 的事找藉口。,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5,對外國產品的態度 在國際行銷者所應重視的社會文化環 境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就是對外 國產品的刻板印象。 對產品的刻板印象可能會莫名其妙 的使得某種產品得寵或失寵。,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6,最近的蓋洛普調查 (Gallup Poll) 顯示:61 歲或以上的美國人最可能在購買前辨識清楚產品 的原產地。也有研究顯示,在19701980年間, 美國製的形象已不如日本製的形象。,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7,態度與行銷策略 市場區隔 確認目標市場是行銷的主要活動。行銷 方案必須以各目標市場的獨特需求來設計 。由於人們會注意進而購買能夠符合其效 益

14、的產品及服務,所以以產品效益來區隔 市場或稱為效益區隔 (benefit segmentation)是一件相當切合實際的 做法。,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8,為了要確認效益區隔,行銷者必須 要了解產品及服務有哪些屬性,並將 認為此屬性為重要的人集結在一起, 使得在同一效益區隔內都具有追求相同 產品效益的消費者。 行銷者應了解消費者如何選擇、評估產品效益,這樣的話會有助於發展有 效的廣告策略。,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39,例如在一個研究中,旅遊者如果對於飛行中的樂趣比旅行計畫的安排更為重視,則行銷者的廣告焦點應集中在如何提供樂趣這個效益。 如果乘客對於旅行計畫較為重視,則行銷者的廣告應強調安排旅行計劃的周密及專業性。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人們會去注意進而購買能夠符合其產品效益的品牌及商品。,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40,產品發展 行銷者固然可以藉由消費者所追求的利 益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並形成效益區隔, 但是他還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消費者心中對 每一項產品屬性的理想績效水平,並了解產品屬性的實際水平,進而進行產品設計,以使得消費者的產品觀念更能接近理想績效水平。,第5章 價值觀與態度,41,圖2是以可樂為例,說明多重屬性的評估。 在圖2中,虛線表示理想水平,實線表示實際水 平。值得注意的是,圖2的呈現方式也可用來比 較不同品牌的理想差異及 (或) 實際差異。,圖2 多重屬性的評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