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40267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教案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术期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哈医大二院麻醉教研室,机体内环境稳定与体液的三大平衡: 渗透平衡、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 渗透平衡的作用在于保持体内水的正常含量和分布。 渗透平衡失常会导致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体液渗透的基本概念,Na+、Cl- HCO3- (ECF),K+、Pr-、 Mg2+、HPO42- (ICF),图1 人体ECF、ICF渗透活性离子的分布,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 渗透浓度 :体积渗透克分子数(mmol/L

2、)和重量渗透克分子数(mOsm/kg),有效渗透分子与无效渗透分子,有效渗透分子: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 无效渗透分子:不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 半透膜对溶质的通透特性决定溶质的渗透活性,同一种溶质对于不同性质的半透膜有不同的渗透活性,有时为有效渗透分子,有时为无效渗透分子。,体液的渗透平衡主要发生在细胞膜内外和毛细血管壁内外,是指血浆与ISF 和ECF与ICF之间的渗透压或渗透浓度保持动态的平衡。 体液渗透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渗透浓度监测的方法和原理,冰点渗透浓度测定法 半透膜式测定法 A静压法B动压法 计算法 A血浆渗透浓度计算法 B血浆胶体渗透压计算法 C渗透间隙(osmolar

3、gap,OG)的计算,临床应用,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判断病人的预后 指导体液疗法 指导静脉内营养 肺水肿的诊治 评价肾的尿浓缩和稀释功能 其它,体液渗透平衡失常,体液的低渗和高渗状态 类型 低渗伴脱水、伴正常体液量、伴水肿, 高渗伴脱水、伴正常体液量、伴水肿。,血液的低渗状态,指血浆渗透浓度280mmol/L。 病因: A体内水过多B溶质短缺 常见类型: A低钠性低渗状态B低蛋白血症 C水中毒,表1 血液低渗状态的常见原因,血液的低渗状态,临床表现: A原发病表现B细胞内水肿表现 C循环衰竭表现 诊断: A病史B临床表现C渗透压低 D病因诊断,血液的低渗状态,预防 治疗:原则是在

4、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减少水的摄入,适当补充所缺的溶质 A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体液者 B低渗伴脱水,且低渗是主要症状者 C稀释性低渗状态(如水中毒)者,表2 血液低渗状态的常见原因的鉴别诊断,血液高渗状态,指血浆渗透浓度320mmol/L。 病因 纯水丢失 水摄入不足 低渗体液丢失 溶质过载 临床常见类型 高钠性高渗血症 高血糖性高渗血症,表3 血液高渗状态的常见原因,血液高渗状态,临床表现 A原发病表现 B细胞内脱水表现 诊断 A病史B临床表现C实验室检查 D病因诊断,血液高渗状态,预防 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增加低渗晶体液或水的摄入或输入,消除额外的溶质。 高钠性高渗血症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异。 高糖性高渗血症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容量复苏,适当使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治诱发病和并发症,表4 高糖性高渗血症的鉴别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