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392816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本试卷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满分为150分)1、 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纳(n)凉 嫩(nn)绿 瑕疵(c) 七皱八褶(zhu)B.锃(zng)亮 买履(l) 裨(p)益 潜(qin)移默化C.凝(lng)聚 徘徊(hui) 憧憬(jng) 谆谆(znzn)教导D.哽咽(y) 粗糙(co) 模(m)糊 眼花缭(lio)乱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体育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B几十年过去了,国文老师讲课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C现在想来,美好的童年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D焦裕禄同志在

2、原则问题上锱铢必较,丝毫不讲情面。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事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有 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A.泼辣 蕴蓄 丰硕 B.丰硕 蕴蓄 泼辣C.蕴蓄 丰硕 泼

3、辣 D.泼辣 丰硕 蕴蓄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战国末期的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郑人买履讽刺世上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 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B.丹麦的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安恩与奶牛描绘了安恩这一平凡农妇的形象,她把奶牛当作自己的同类,带着奶牛到集市上散心,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C.冰心原名谢婉莹,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通讯集寄小读者D.巴金的繁星这篇散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分)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润湿的青苔在雨中静静生长,茉莉

4、在黄昏浮动它淡y(1) 的幽香你无须()水而行,只踱步在轻烟长巷,便不期而遇一份纯jng (3) 的美好。江南,粉墙黛瓦,微风细雨,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情不自jn() 地发出赞叹。7.默写。(每空一分,共分,错、漏、添一字,则该空不得分)(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3)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越鸟巢南枝。8.语文实践活动。(分)【活动一综合探究】 请大家以“爱我祖国”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要求如下:(分)(1)、为班会拟一个

5、名称: (2)、为班会设计三个活动项目: 、 、 【活动二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是演讲比赛“我心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分)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的小树,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的希望。()请概括出这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答】 二阅读理解(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

6、诗,回答问题。(分) 山亭夏日 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二两句诗所写景象。(分)答: ()全诗体现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的词语有哪些?(2分)答: (2)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7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0.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分)()先自度其足 ( )( ) ()吾忘持度 ( )(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分)()而置之

7、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12.在横线上用现代汉12.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6分)(1)何不试之以足? (2)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3.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分) (3)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4分)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

8、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

9、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

10、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

11、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4.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答: 15.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16.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在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