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739118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3) .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数学 (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 卷 上的注意事项 ;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卷一并交回 . 一、选择题 1、 数1,5,0, 2中最大的数是() A、1B、5C、0D、2 2、9 的立方根是() A、3B、3 C、 3 9D、 3 9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2 430 xx的两根 1 x、 2 x,则 12 xx() A、4 B、3 C、-4 D、-3 4、如图是某几何题的三视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几何体是圆

2、柱体,高为2 B、几何体是圆锥体,高为2 C、几何体是圆柱体,半径为2 D、几何体是圆柱体,半径为2 5、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0abB、0abC、0abD、0 a b 6、如图 ABDE, ABC=20 , BCD=80 ,则 CDE=() A、20B、80C、60D、100 7、已知 AB、CD 是 O 的直径,则四边形ACBD 是() 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等腰梯形 8、不等式组 30 2 x x 的整数解有() A、0 个B、5 个C、 6 个D、无数个 9、已知点 1122 (,),(,)A xyB xy是反比例函数 2 y x 图像上的点,若 12 0 x

3、x, 则一定成立的是() A、 12 0yyB、 12 0yy C、 12 0yyD、 21 0yy B D E C A 2 2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O B O A 10、如图, O 和 O相交于A、B 两点,且OO =5, OA=3, O B=4,则 AB=( ) A、5 B、2.4 C、2.5 D、4.8 11. 如图, AB是 O的直径,点E为 BC的中点, AB = 4 , BED = 120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A. 3 B. 23 C. 2 3 D. 1 12. 如图, ABC中, C = 90 , M是 AB的中点,动点P从点 A 出发,沿AC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动

4、点 Q从点 C出发,沿 CB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 已知 P, 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 到达终点,连接MP ,MQ ,PQ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MPQ 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8 分,每小题3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13. 计算: - 3 1 = . 14.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5. 在 10 个外观相同的产品中,有2 个不合格产品,现从中任意抽取1 个进行检测,抽到合格产品 的概率是 . 16. 在某区建设中,需

5、要修一段全长2400m的道路,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县城交通所造成的影响, 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 ,结果提前8 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修路的长度. 若设 原计划每天修路x m ,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着x 轴翻折, 再向右平移2 个单位称为1 次变换 . 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的顶点 B,C的坐标分别是(-1 ,-1 ),( -3 ,-1 ),把 ABC经过连续9 次这样的变换得到A BC,则点 A的对 应点 A 的坐标是 . 18. 如图,已知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1,以 Rt ABC的斜 边 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

6、t ACD ,再以 RtACD的 斜边 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 , 依此类推直 到第五个等腰RtAFG ,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 的图形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8 题,共 66 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步骤和过程.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 卷上答题无效) 19. (本小题满分8 分,每题 4 分) (1)计算: 4 cos45 -8+( -3) +( -1 ) 3; (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2)化简:( 1 - nm n ) 22 nm m . 20. (本小题满分6 分) 21. (本小题满分6 分)如图

7、,在ABC中, AB = AC, ABC = 72 . (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 BD交 AC于点 D(保留作图 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 1)中作出 ABC的平分线BD后,求 BDC的度数 . 22. (本小题满分8 分)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 名学生参加活动 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 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下: (1)求这 50 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算该校1200 名学生共参加了多少次活动. 23. (本小题满分8 分)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 ,树底 部 B点到山脚 C点

8、的距离 BC为 63米,山坡的坡角 为 30. 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 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 C到测角仪EF的水平距离CF = 1 米,从 E处测得树 顶部 A的仰角为45 ,树底部B的仰角为20 ,求树 AB的高度 . (参考数值:sin20 0.34 ,cos20 0.94 ,tan20 0.36 ) 24. (本小题满分8 分)如图,PA, 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 B,点M在 PB上,且 OM AP ,MN AP,垂足为 N. (1)求证: OM = AN ; (2)若 O的半径 R = 3 ,PA = 9 ,求 OM的长 . 3 1 2 1xx 1,, 解不等式组: 3(x - 1) 2

9、 x + 1. , (第 21 题图) (第 23 题图) (第 24 题图) 25. (本小题满分10 分)某中学计划购买A型和 B型课桌凳共200 套. 经招标,购买一套A型课桌 凳比购买一套B型课桌凳少用40 元,且购买4 套 A型和 5 套 B型课桌凳共需1820 元. (1)求购买一套A型课桌凳和一套B型课桌凳各需多少元?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购买这两种课桌凳总费用不能超过40880 元,并且购买A型课桌 凳的数量不能超过B 型课桌凳数量的 3 2 ,求该校本次购买A 型和 B型课桌凳共有几种方 案?哪种方案的总费用最低? 26. (本小题满分12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

10、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二象限,斜靠 在两坐标轴上,点C为( -1,0). 如图所示, B点在抛物线y = 2 1 x 2 - 2 1 x 2 图象上,过点B 作 BD x 轴,垂足为D,且 B 点横坐标为 -3. (1)求证: BDC COA ; (2)求 BC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 ACP是 以 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所有点 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B D A A B C B B B D A C 说明:第 12 题是一

11、道几何开放题,学生可从几个特殊的点着手,计算几个特殊三角形面积从而 降低难度,得出答案. 当点 P,Q分别位于A 、C两点时, SMPQ = 2 1 SABC;当点 P、Q分别运动到AC , BC的中点时,此时,SMPQ = 2 1 2 1 AC. 2 1 BC = 4 1 SABC;当点 P、Q继续运动到点C,B时, SMPQ = 2 1 S ABC,故在整个运动变化中,MPQ 的面积是先减小后增大,应选C. 二、填空题 13. 3 1 ; 14. k0; 15. 5 4 (若为 10 8 扣 1 分); 16. x 2400 - x%)201 ( 2400 = 8 ; 17. (16,1+

12、3); 18. 15.5(或 2 31 ). 三、解答题 (第 26 题图) 19. (1)解:原式 = 4 2 2 -22+1-1,2 分(每错1 个扣 1 分,错 2 个以上不给分) = 0 ,4 分 (2)解:原式 = ( nm nm - nm n ) m nm 22 ,2 分 = nm m m nmnm)( ,3 分 = m n ,4 分 20. 解:由得3(1 + x)- 2 (x- 1) 6,,1 分 化简得 x 1.,3 分 由得 3x 3 2 x + 1,,4 分 化简得 x 4.,5 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是x 1. ,6 分 21. 解( 1)如图所示(作图正确得3 分) (2

13、) BD平分 ABC , ABC = 72 , ABD = 2 1 ABC = 36 ,,4 分 AB = AC, C =ABC = 72 ,,5 分 A= 36 , BDC =A+ABD = 36 + 36 = 72 . ,6 分 22. 解:( 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_ x= 50 551841737231 =3.3 ,,1 分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 ,2 分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4 出现了 18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 ,4 分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在中间的两个数都是3, 有 2 33 = 3.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4、是3. ,6 分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3 , 估计全校1200 人参加活动次数的总体平均数是3.3 ,有 3.3 1200 = 3900. 该校学生共参加活动约3960 次. ,8 分 23. 解:在 Rt BDC中, BDC = 90 ,BC = 63米, BCD = 30 , DC = BCcos30,1分 = 63 2 3 = 9 ,,2 分 DF = DC + CF = 9 + 1 = 10,,3 分 GE = DF = 10. ,4 分 在 Rt BGE中, BEG = 20 , BG = CGtan20 ,5 分 =10 0.36=3.6 ,,6 分 在 RtAGE中, A

15、EG = 45 , AG = GE = 10 ,,7 分 AB = AG BG = 10 - 3.6 = 6.4. 答:树 AB的高度约为6.4 米. ,8 分 24. 解( 1)如图,连接OA ,则 OA AP. ,1 分 MN AP , MN OA. ,2 分 OM AP ,四边形ANMO 是矩形 . OM = AN. ,3 分 (2)连接 OB ,则 OB AP , OA = MN ,OA = OB,OM BP , OB = MN , OMB = NPM. RtOBM RtMNP. ,5 分 OM = MP. 设 OM = x,则 NP = 9-x. ,6 分 在 RtMNP 中,有 x 2 = 3 2+(9- x)2. x = 5. 即 OM = 5 , 8 分 25. 解:( 1)设 A型每套 x 元,则 B 型每套( x + 40 )元 . , 1 分 4x + 5 (x + 40 )=18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