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38761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图像描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机械运动第一章 变速直线运动A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领域: ( 1 )理解质点的概念,初步懂得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 ( 2 )理解位移概念及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3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及其位移公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2. 方法和过程领域:( 1 )认识到复杂的机械运动中蕴含着最简单的运动,研究运动应从最简单的运动着手;( 2 )初步认识在一定条件下把实际物体抽象成理想化模型质点,即物理学中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3 )初步认识“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 1 )能从熟悉的情景中分析、归纳、建立

2、物理概念;( 2 )培养乐于合作讨论的习惯,敢于对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概念进行反思、批判。(3)从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二、 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概念,以及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规范描述。三、教学难点: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位移及路程的区别。四、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讨论、归纳,形成质点模型并探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讨论分析:形成位移概念学生自学,知道时间、时刻的区别完善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建立速度概念,认识“比值法”作业五、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生活的城市交通十分繁忙,P9照片中由于交通事故,造成

3、了人员伤亡。讨论:怎样才能避免撞车事故?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掌握汽车的运动规律。认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认识物理是我们解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兴趣,产生好奇心,激起求知欲。(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上海延安路高架的夜景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机械运动的问题并讨论。 如:图中一缕缕白线是什么?你认为车辆的运动情况如何?把照片中P处轨迹多次放大后得到的直线蕴含了什么规律?经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研究复杂运动,首先要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二) 讨论、归纳,形成质点模型讨论:1、测量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运动路程取物体何处测量? 2、一列火车通过长为1

4、0米的桥与火车从上海开出到北京的运动过程中,火车经过的路程怎样测量?火车的车长是否应考虑?归纳:由学生代表交流测量路程方案,对测量路程时如何把实际物体简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可把实际物体作简化处理,建立质点模型。形成理想化模型: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或者它的形状、大小与所研究的运动无关,这时我们用一点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定义:在某些条件下,把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这种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质点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这种处理突出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这种哲学思想能帮助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抓住实质)讨论:学生举例说明对质点的理解,

5、会判断在什么情景下物体可看成质点,什么情况下不能看成质点。(三) 讨论分析:形成位移概念讨论:某同学从自己的座位沿不同路径走到教室门口,该过程同学运动位置的变化如何简单、唯一地表示?形成位移概念:质点的位置变化叫位移,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讨论: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可描述同学在教室中行走时的位移,加深对位移概念的理解。阅读理解:标量和矢量概念(四) 学生自学,知道时间、时刻的区别学会正确描述时间和时刻,会在时间轴上表示时间、时刻。(五) 完善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回忆初中阶段所学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对照课本上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6、的运动,比初中的定义更确切。(六) 建立速度概念讨论:如何比较两辆马路上行驶的车的快慢呢?引导学生用比值法的方法定义速度。建立速度概念:速度等于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七)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t(八) 作业1、训练与应用 1、2、3、4、5。2、观察并记录学校自动开水器从绿灯亮(加热)到红灯亮(保温)这一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水温。B.运动的图像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领域: ( 1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能通过图线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能从图线的斜率大小判断速度的大小。 ( 2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

7、知道图线下的“面积”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 2. 方法和过程领域:( 1 )认识到许多物理规律都可以由图像表示。( 2 )学会看懂图像所表示的物理规律。( 3)了解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像是表述物理规律的三种基本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 )培养乐于合作讨论的习惯,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教学重点:图像的物理意义。三、 教学难点:st图与vt图之间的联系。四、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流程情景引入,激发学习需求讨论和探究,总结出画st图的方法,理解st 图的物理意义类比st 图,自主探究vt 图画法及物理意义小结五、教学过

8、程:(一)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让同学们讨论:昨天记录的水温时刻变化关系表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直观地反映这一关系? 讨论结果:图像 引出课题:运动的图像描述(二) 讨论和探究,总结出画st图的方法 讨论:运用数学知识,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S=vt 怎样画出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学习方式和态度讨论结果:(1)确定v,以v=5m/s为例: (2)建立直角坐标系; (3)根据具体数据确定合适的刻度; (4)根据公式数据,采用描点法作图。讨论:st图的含义。讨论结果:1、图像中图线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线上每

9、一点横坐标是时刻,纵坐标对应着该时刻物体的位移。由该图可确定任意时刻物体的位置。 3、以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在同一st图中得到不同图像,物体运动越快,图线的斜率越大,故由该图可确定物体的速度。总之,st 图反映了匀速运动的规律。(三) 自主活动,深入理解st 图的物理意义1、完成教材P14练习,2、请两位同学表演几种直线运动,如速度大小不同;运动起点不同;运动开始时刻不同;运动方向不同,让其他同学画st 图并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习惯和兴趣总结:st 图线在横、纵轴上截距的意义,st 图线斜率的意义。3、用st 图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四) 类比st 图,自主探究vt 图要求:对龟兔赛跑中兔子的运动画出对应的vt 图交流后讨论:vt 图中v大小如何表示?v方向如何表示?在vt 图中如何求位移的大小?(五) 阅读理解,物理规律的表述方法物理规律的内容常用,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常用数学公式表示,函数图像能形象直观地表达规律的变量关系。(六) 作业1、 回答:st图、vt图的物理意义。St图斜率的物理意义。由st图如何判断速度的大小?由vt图如何求位移的大小?2、 训练与应用 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