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38188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设计复习电子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建议论证性实验设计,论证性实验设计包括:,证伪:题中观点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时侧重举出反例,(设计实验时均要控制变量或消除次要因素的影响),证实:题中观点是正确的; 设计实验时应举出“正”“反”两例对比或通过改变自变量“两次”实验对比,证是否有关:,研究量的测量方法,分类讨论,例1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明和小华提出下面的观点(见图)。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3分)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36(1)小车、长木板 (1分) (2)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1分) 撤销推力,小车继续在木板上

2、运动 (1分),证伪:举1个反例,把应该有的现象描述出来,例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军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军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实验器材: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带挂钩的木块一个、细线若干、还需补充的是。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1)弹簧测力计 (1分) (2)主要步骤: 调节弹簧测力计使指针指零刻线。(1分) 将系好细绳的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细绳绕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绳端,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表格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 改变拉动木块的速度,重

3、复步骤,共作出3次。(1分) (3)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f摩=F拉。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摩擦力不变。说明小龙的认识是错误的。(1分),(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绕过定滑轮后细线沿竖直方向。 (2)把M1放在M2上,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施加拉力,使整体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3)把M2放在M1上,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施加拉力,使整体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实验现象是:F1= F2,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拉, 所以F1=F2=

4、f,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但受力面积改变时,摩擦力未变 所以小军的认识不正确。,(09昌二)小红为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她将一高为10cm的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40cm深的水中,如图23所示,在圆柱下降过程中,记录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她分析前6组测量数据得出: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金属圆柱体下面积浸入水中的深度h成正比。 请你用只利用小红使用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她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当金属圆柱全部浸入水中后,再逐渐增加深度,. 实验现象和简要分析: 当金属圆柱体全

5、部浸入水中后,在水中增加浸入深度,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根据F浮=G-F拉。可知,浮力不变.所以小红的结论是错误的.,5、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比沉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请你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的他的说法是错误的。,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小,密度小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类似浮力问题 方法一:量筒测v排,根据公式算浮力,方法二: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漂浮 物体测重力G=F浮,方法一:量筒测v排,根据公式算浮力,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在量筒中装入一定

6、量的水,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0 (2)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 (3)将铁块放入量筒中,铁块下沉到量筒底部,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4)根据公式F浮=液g(V-V0)分别算出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 (5)因为F浮铁F浮木,所以漂浮物体浮力大是错误的。,方法二: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漂浮物体测重力G=F浮,(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细线。 (2)实验过程:用细线把铁块系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重G铁,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待铁块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重G铝,将铝块浸没在水中,待铝块

7、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 计算 F浮1=G铁-F 1和F浮2=G铝-F 2。 (3)分析与结论:因为F浮1=F浮2,说明浮力与物体密度无关。,在探究大气压是否存在的实验中,李老师用一次性纸杯装满水,用硬纸板盖住杯口,倒置过来,如图24所示。发现硬纸板不掉,水也不从杯中流出。李老师解释:硬纸板不掉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可是小娅同学认为,纸板不掉是因为水粘住了纸板的缘故。你能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可补充辅助工具)来消除这种疑问,请简述实验过程。,覆杯实验也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用一根针在一次性纸杯的底部或侧壁扎一个小孔,空气进入杯内,纸板落下,杯内水流出,证明纸板不是被水粘住的。,

8、小刚同学为了探究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做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图中灯泡L1的电阻为R1,灯泡L2的电阻为R2且R1R2,小刚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2比L1亮,因此小刚认为,灯泡电阻越小,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请你利用图16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1)如图3(1分) (2)将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R1R2,灯泡L1却比L2亮,此时灯泡电阻越小,消耗的电功率越小,所以,小刚的说法“灯泡电阻越小,消耗的电功率越大”是错误的。(2分),例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 实验分析及结论: 。,证“是

9、否有关”要求分类讨论,注意控制变量认清自变量,思路:改变液体密度,控制已知的影响因素,测量浮力是否变化,并讨论,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烧杯、足量的水和酒精、细线(1分) 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好铁块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记录测力计示数为G;(1分)(2)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记录测力计示数为F1; (3)将铁块浸没在酒精中,记录测力计示数为F2。(1分) 实验分析及结论:若G-F1= G-F2则浮力与液体密度无关;(1分) 若G-F1 G-F2则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1分),3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物体重力的大小

10、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淡盐水的量筒、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各一个;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铁橡皮泥盐水水),思路:保证液体密度和V排不变,改变物体重力,测量浮力是否变化,(1)实验桌、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细线、橡皮泥 将橡皮泥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用细线拴好小块橡皮泥,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记下示数G1,再将小块橡皮泥浸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同时用细线绕在烧杯上做记号,记下水面的位置用细线拴好大块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示数G2,再将大块橡皮泥

11、浸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使水面上升到记号位置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两块橡皮泥重力不同,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两块橡皮泥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根据F 浮=G-F拉,若G1-F1=G2-F2,则浮力跟重力无关,若G1-F1不等于G2-F2,则浮力跟重力有关,(09崇一)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择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水、细线,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实验器材有 (2)实验步骤: (3

12、)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 。,思路:改变物体密度,控制已知的影响因素,测量浮力是否变化,并讨论,(09石一)如图23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有长方形的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谁的下表面更粗糙,请你只用一个弹簧测力 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 及实验分析与结论。,此题也需要讨论,小莉同学就“使用机械可不可以省功”,进行了实验验证。她选用的器材有:一 段细线、一段绳子,动滑轮、铁块、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各一个,请你写出: 实验步骤: 实验分析:,(1)用细线将铁块系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 (2)将铁块竖直向上匀速提

13、升一定高度,用刻度尺测出竖直高度h; (3)组装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提升动滑轮,仍将铁块提升高度h,同时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并用刻度尺测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实验分析:(2分) 小莉直接对铁块所做的功是W1Gh;小莉利用动滑轮所做的功W2Fs。 经过比较,若发现W2W1,说明使用机械不可以省功;若发现W2W1,说明使用机 械可以省功,证实:即证明结论正确 强调对比和实验次数至少2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木块,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水、酒精.,(1)橡皮泥 烧杯

14、细线 水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 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的重为G 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橡皮泥浸没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把橡皮泥捏成其它形状(圆形或三角形等),重复步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通过G-F1与G-F2的关系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无关,(09延一)请你以一支削好的铅笔为主要器材,设计两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分别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补充器材。,(1)将铅笔一端压着手心,分别用较小和较大的力通过铅笔压手心,可以感觉力大时手心较疼,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2)把铅笔两端平放在两手掌中间,两掌用力压铅笔,将感觉到细端比粗端对手心作用要疼一些,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