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LD培训教学内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37908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TLD培训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DTLD培训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DTLD培训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DTLD培训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DTLD培训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TLD培训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LD培训教学内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mel - Q培训资料 存档责任(D/TLD零件) 规划科,“D项目”,“D零件”,“D特性”,“D”德文存档责任件 (Dokumentationspflicht)的第一个字母,“D特性”是产品的关键特性值,是“D项目”特性值的控制范围(例:“D项目”球销硬度HRC2832)。,“D零件”有存档责任的零件(安全系统零件、底盘零件、拉杆、双头螺栓、内饰件),“D”概念 简介,“D项目”有存档责任的零件项目(探伤、材料化学成份、材料强度、焊接质量、阻燃性),“D”,D/TLD基本概念,VDA6.1中的描述: 7.6 技术文件的标识 在大众集团中有两种同级别的标识符号 (D和TLD)。 D-标

2、识: 如果尺寸、文字说明涉及到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制造规范的话,在图纸,TLVW等技术文件中使用D标识。为了标示出存档责任,在标题栏(图纸说明栏的“D标识”区域或者“Sicherh.Dok./SafetyDoc.”区域)中标出D。技术文件中的尺寸或者其它 D特性将用两端限位的横杠标识出来。 TLD-标识: 标题栏(图纸说明栏)的“Sicherh.Dok./SafetyDoc.”区域中不出现D,而是出现了TLD。此时,在“技术文件”区域中将出现相应的TLD号码,这些号码所表示的技术文件中包含了必须存档的技术特性和对法规的说明。特性或法规上的横杠符号则没有了。 在TLD汇编中只列出了重要的具有概括性的

3、技术供货条件。如果在这些技术供货条件中还要参阅其它的技术供货条件,那么其它技术供货条件也同样属于存档责任文件。,Formel Q第8章(重点),在汽车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汽车所有的安全件必须记录备案;以便在发生重大事故须追究制造厂家的责任以及上级部门查询时,记录整理的资料能够证明制造的安全件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建立与产品的安全性有关的文件资料存档系统。,“D/TLD”零件管理的意义,D/TLD审核:存档责任件的管理要求满足法律和大众集团的要求。,审核要求,审核/ 验证D/TLD 零件时,必须涉及到所有重要的特性,包括大众集团特别标注的特性。,D/TLD 零件依照Formel Q

4、 质量能力或具有可比性的要求条例(参见第14 章) D/TLD 零件至少存档15 年,至少一名管理层成员接受过关于基础的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法方面的外部培训,D/TLD审核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D/TLD管理工作不到位; 未定期进行D/TLD自审,并将报告提交相关审核员; D特性未识别,或仅仅局限于大众集团要求; 记录不能识别; 存档工作不完善,历史资料查阅困难; 未考虑对分供方的要求; 需要关注IMDS要求;,D/TLD管理主要缺陷,D/TLD文件的管理不够重视,存放地点和时间不满足要求,主要缺 陷汇总,对分供方不能完全实现批次管理,物流软件不够完善, 可追溯性不能及时有效的实现,员工对D/TL

5、D管理的认识不够,对分供方的监控力度不够,没有建立系统的D/TLD零件的管理体系,对D特性识别过程不完整或对于新版的技术标准要求没有及时更新;,各公司对于D特性清单的制定都较粗略,如何识别D/TLD,图纸,标准,如何识别D/TLD,D-审核,D-审核是根据FormelQ(第六版) 存档责任(D/TLD零件)要求条例 来进行的。,企业存档责任件管理现状,企业已了解存档责任件重要性,但是对大众集团的要求理解的不是很明确,且由于人 员流动缺少培训、工作习惯等原因使他们的工作对D/TLD零件/过程管理疏忽;,D/TLD文件的管理不够系统,文件的存档方式、地点、时间 还不能完全满足大众集团 的要求;,部

6、分供应商没有ERP系统,采用手工台帐的方式进行物流管理;零件的追溯链过长,不 能及时调取所需的资料;,对D/TLD存档责任件的培训流于形式,现场操作D/TLD零件的操作工不清楚该零件的D 特性或D过程以及注意事项;,D/TLD存档责任管理,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证明,人员培训及其证明,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一、对D/TLD零件及特性进行识别,根据产品图纸及顾客要求形成存档责任件D/TLD清单,其中必须描述清楚相关的存档责任特性及顾客要求的最新状态(产品图纸日期等)。 若顾客未规定存档责任特性,供应商自行对重要特性(材料、功能、阻燃性)进行识别,并与相应产品组的主管工程师进行确认

7、。,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二、需要进行存档的资料,SOP前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重要度分级表、PFMEA、控制计划、图纸、标准、国家法规3C认证、开发过程认可、产品认可等; SOP后批量生产阶段: 根据人、机、料、法、环、测进行识别。,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人:关于涉及到D零件人员的培训资料及记录; 机:机器/工装的保养情况及工作参数记录;设备机器能力证明资料Cmk;检具保养/检定/校准记录;检具能力证明资料MSA; 料:原材料质保书及供应商自检报告;批次可追溯的相关资料等; 法:FMEA;控制计划;过程记录表单;操作指导书;检验指导书; 测:检验记录;工序流转卡;产品审核报告;D/TLD审核报

8、告等; 环:工作环境监控记录(温度、湿度、净度)。,存档责任件资料保存 期限都为15年,但保存起止日期有所区别,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存档责任件资料保存,存档责任件资料应定点、定人管理,以便资料的查阅; 定期检查资料是否是最新版本; 资料必须进行妥善保存,防霉、防潮、防火,以便资料的完整性; 储存在电脑的资料必须要进行备份。,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存档责任件资料标识范围,“D/TLD”标识:凡与“D/TLD”有关的数据和文件,都必须有相应标识。 凡是顾客提供的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和图纸,由质保部及技术部文件控制专员于标准或图纸的封页上盖D/TLD 标记。 D/TLD特性、关

9、键特性的各类检验记录,和D/TLD特性的检验仪器/设备校验记录应在记录表上标有D/TLD字样。 如果D/TLD特性和关键特性的各类记录由软盘备份,则应在软盘上盖“D/TLD”字样。,责任存档件的资料管理,指定产品安全责任人及其代理人,至少一名管理层成员接受过基础的关于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法方面的外部培训; 供应商在供应商数据库中更新指定负责人,至少要指定管理者代表、产品安全责任人及其代理人。,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证明,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规定及验证,设备的参数监控:转速、进给、压力、温度; 工模具参数; 生产过程中原料的配比。,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证明,存档责任特性的过程能力证明,开始批量生产时 Cpk =

10、 1.33,并持续改进,短期过程能力 Cmk / Ppk = 1.67; 缺乏证明的情况下进行全数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证明,存档责任特性的检验是否易于发现缺陷,检验方法恰当,检验频次合理; 检具检验精度与图纸公差相适应; 检验/测量设备能力证明MSA; 检验/测量设备保养、检定、校验。,生产过程控制及其证明,存档责任的产品的可追溯性,产品的标识,整批产品,工序流转卡,原材料,各道工序,操作者,过程检验,设备控制,进货检验,搬运、储存、防护,供应商,批次,人员培训及其证明,培训对象:确定 / 从事 / 影响 / 批准具有存档责任的特性的人员,确定:产品开发人员; 从事:操作工(包括顶岗人员)

11、; 影响:“D/TLD项目”的设备管理人员、计量器具管 理人员、检验人员、“D/TLD”资料管理人员、及管理人员等; 批准:技术/质保/制造相关负责人。,人员培训及其证明,培训内容:,管理人员: Formel-Q关于D/TLD零件审核的标准及理解; 企业关于存档责任件的管理制度; 操作人员: 存档责任的基本概念; 操作指导书及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特别关注针对本岗位中涉及到的D/TLD零件及D/TLD特性。,人员培训及其证明,进行培训:,必须每半年对D/TLD零件管理知识进行培训; 存档责任培训需进行记录并存档; D/TLD岗位操作员需对相应的D/TLD岗位技能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12、,必须每年进行D/TLD岗位技能复训; 检验人员需进行考核后方能上岗。,D/TLD审核,必须每年按Formel-Q要求进行D/TLD审核; D/TLD审核需验证产品存档责任特性满足标准要求; 在确定了与要求条例中的提问出现偏差时,要制订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落实; 如果确定有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偏差(如:缺少检验仪器),则需制订立即整改措施(如,委托外单位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审核资料存档15年。,举例说明,在我司老项目79总成中安全带固定加强板(33D 809 761/762)中的焊接螺母(N 011 094 1)为D/TLD零件.需按照Formel-Q的要求进行控制. D/TLD特性的识别,零件特性,过程特性,关键设备,由于我们是定机生产,那么生产D/TLD零件的那台机器为关键设备.,过程参数表,举例说明,过程检验,参数控制:每班检查3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