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737042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业分层测评--(附解析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1如图247所示是四只电阻的IU图象,这四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时,通过各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I2、I3、I4,则()图247AI1I2I3I4BI1I2I3I4CI1I2I3R2R3R4,根据欧姆定律I,且并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电压相等,知I,故有I1I2I3I4,C选项正确【答案】C2有三个电阻,R12 ,R23 ,R34 ,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是()A643B346C234D432【解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I1I2I3,解得:I1I2I3643,故A正确【答案】A3如图248所示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

2、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 A,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为()【导学号:34522125】图248A12B21C23D32【解析】由题意知,当S闭合时两电阻的电压相等,根据R得R1I2I132,即(R1R2)R232,所以R1R212,A正确【答案】A4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A,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1 800 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5 800 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的电阻【解析】把电流表改装成3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为:R

3、Rg 200 5800 .【答案】C5(多选)如图249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34522126】图249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D上述说法都不对【解析】电压表电阻分压,串联;电流表电阻分流,并联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并联电路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答案】BC6R110 ,R220 ,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

4、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A45 VB5 VC25 VD15 V【解析】本题中R1、R2串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经计算,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仅为0.5 A,则通过串联电路的最大电流以最小的为准,从而求得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 V,因而选D.【答案】D7(多选)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表头改装成量程分别为05 V和010 V的电压表,串联后接在12 V的电压上,则() 【导学号:34522127】A两表的电压示数相同,均为6 VB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C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不相同D两表的电压示数不同【解析】由于两个电压表是用相

5、同的电流表改装的,当两个电压表串联使用时,通过两表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是相同的,刻度盘上的示数表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所以其示数是不同的【答案】BD8在图2410(a)所示电路中,V1、V2都是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图2410A9.6 V,2.4 VB12 V,2.4 VC2.4 V,12 VD2.4 V,9.6 V【解析】由b图读出电压表V1、V2的读数分别为12 V,2.4 V,由a图分析得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差,即为12 V2.4 V9.6 V;电

6、阻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2的读数2.4 V故选A.【答案】A9.如图2411所示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 ,R21 ,R33 ,I10.2 A,I20.1 A,那么电流表测得电流为() 【导学号:34522128】图2411A0.2 A,方向向右B0.15 A,方向向左C0.2 A,方向向左D0.3 A,方向向右【解析】由图示电流方向可分别计算出R1和R2两端电压降U11.0 V,U20.1 V,电势左高右低,比较U1、U2可判断R3两端电势下高上低,U30.9 V,通过R3的电流I30.3 A,电流方向由下向上由图可知,R3上的电流是由I2和IA共同提供的,故IA0.2 A,方向向

7、左【答案】C10.(多选)如图2412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412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的电流为1.2 A【解析】A1和A2是由两个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的,只是它们并联的电阻不同当两个电流表并联时,加在两电流表上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两表头的电流也相等,A正确,B错误;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应为0.6 A0.2 A,所以干路电流为1.

8、2 A,C错误,D正确【答案】AD11如图2413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 ,R2R3300 ,A、B两端电压UAB8 V.图2413(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2)当开头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解析】(1)当开关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3及R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AB8 V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1的全部与R2串联,此时R2上的电压最小,UR2UAB4.8 V,所以R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

9、8 V8 V.(2)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在最下端时,R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2与R3并联,再与R1的全部串联,R2与R3的并联电阻R150 ,电压为UUAB8 V3.43 V,当滑片P在最上端时,R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AB8 V,所以R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8 V.【答案】(1)4.8 V8 V(2)3.43 V8 V12某同学利用图2414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

10、关1个,导线若干图2414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原理图2414连接线路;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2414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34522129】(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选填“R1”或“R2”)(2)根据图2414所示电路将图2415中实物图连线图2415(3)实验步骤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

11、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填正确答案标号)A100 AB250 AC500 AD1 mA【解析】(1)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1.(2)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电压Ug2.5 V,电阻箱阻值R630.0 时,电压表的示数UV2.00 V,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RUgUV0.5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故RgR630.0 2 520 .(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g,则IgRgUg,故IgA1 mA,选项D正确【答案】(1)R1(2)如图所示(3)2 520(4)D12实 用 文 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