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3735331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蝌蚪找妈妈吗【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具准备】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教学地点】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

2、?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

3、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第一自然段。.讲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4、?(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第2课时一、讲读第二段。1.看插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有什么不同?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3.再读(指名个别读)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

5、么特点呢?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三自然段。2.学生回答,师板书。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

6、,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三、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分

7、角色朗读全文。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第3课时一、复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2.指导学习生字。3.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四、总结课堂。2.我是什么【教学目标】1会写10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3.正确、流利、有感情

8、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暖水瓶、水杯、玻璃板及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一、揭题。1(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科普短文。2老师范读课文,猜猜课文中的“我”是谁?(板:水)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新词。1画出生字和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标出自然段序号。2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三、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2课文介绍水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句作了概括?这一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3读了课文,你还知道水能变些什么?四、引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l)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变,变成了什么?(板:汽)“我”是怎样变成“

9、汽”的?抓住“太阳晒”理解水变汽需要热。可引导学生回忆晒太阳有什么感觉,湿衣服在阳光下变成了干衣服,水跑到哪儿去了?(2)水变成汽演示实验:打开暖水瓶塞,指点学生观察“白雾”,这就是汽。想一想:汽往哪儿去?又会变成什么呢?(3)汽变成小水珠演示实验:用水杯装水(好比地面),水杯加热(好比被太阳晒)蒸发成汽;盖上玻璃板(好比是天空),汽到了天空,变成什么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水珠凝结在玻璃板上。(4)导读第35句,知道汽变成了云。(板:云)“白衣服”、“黑衣服”、“红袍”指的是什么?(5)讨论后小结:水由汽变成云。2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云在空中有哪些变化?(2)说说“冰雹”的

10、样子,想一想“落”、“打”、“飘”这几个词能不能互相换一换?五、小结:水遇热变成汽,汽在空中凝聚成小水点连成云,遇到冷风,就会变成雨、冰雹、雪降下来。第2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新词。2水会变,变成什么?二、继续指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3自然段。(1)读一读,讨论:水平常是怎样的?(2)抓住水的流速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词的意思。(3)齐读这一自然段。2学习第4自然段。(l)自由读,说说读后了解到什么?(2)引读这一自然段。(水也有脾气,有时候有时候温和时,我做过许多好事是人类的好朋友。暴躁时,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成了人们的敌人。因此,人们想出)列出的文字是老师导读的部分,

11、省略了为学生接读的部分。(3)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4)利用CAI课件或图片展示水做好事,做坏事的情景。观看后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并根据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温暖”、“帮助”说句子。3学习第5自然段。齐读。课文用这个问句结尾,是让同学们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吗?4总结全文。(1)根据板书说说水是怎样变化的?(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一说。三、指导写生字。1认读生字。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结构可分几类?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板书设计】2 我是什么形态: 汽 、 云 、 雨 、冰雹 、 雪水状态: 静 动(池子

12、、小溪、江河、海洋)性格: 温和 暴躁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写本课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背诵课文,知道课文中介绍的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1、 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文题目。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围绕课文题目提出问题)3.梳理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妈妈”指谁?植物妈妈

13、有什么办法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指导。(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小组轮流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学生,奖励一颗小星星,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再把课文多读几遍。(4)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

14、,开火车读,全班齐读。(3)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形的。(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棒极了!这说明大家已经会开动脑筋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学习了!2.老师示范,指导书写。(1)老师对重难点生字进行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2)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注意笔顺。第2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文中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2.“植物妈妈”指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二、精读课文,探究感悟1.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知识信息?画出相关的语句。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3教师: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第2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再互相交流、评一评。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 (1)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板书:蒲公英) 教师:说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教师(播放动画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