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4964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最新教育资料(2021最新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3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 确计算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 实践活动 ” 这一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 生活中就有很多丰富而有趣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3. 通过对所提出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 能力; 4.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 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 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学教情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10 以内数的加减

2、法,就其含义、 思想与方法等,必须由他们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 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因此,教学中,一方面,我有意识地把学习数学的时 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力图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并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愉 悦环境中学数学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我从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出发,把体育锻炼课与数学课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锻炼中、游戏中去发现数 学问题。同时,我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发现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做硬性 规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而且教师和同组同 学应对他们给予具体的帮助

3、,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在发现问题 过程中,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在计算方法上会出现差异性,这时教师应积极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媒体资源分析: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的课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照片,第二部分是教学插图。因此,课前,我专门收集了学 生体育活动的照片,又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插图课件,这为我的教学开展提供了 条件和可能。 教具准备:课件、毽球、跳绳等。 教学流程设计: 2 / 3 (一)创设情境 观察图片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导入:我知道大家都喜欢体育锻炼,瞧!这些孩子都在做什么运动。(课 件出示他们在日常活动中的一些照片)。接着,再出示课件

4、插图:这是希望小 学的同学们在上体育活动课,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体育运动?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准确得出我想要的答案吗?(教师首先出示下面 几个问题供学生解决。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尝试回答,若有困难,就分 小组讨论,并分别汇报。) 1.跳绳的比跑步的少几人?(10-3=7) 2.做操的和爬肋木的同学一共有几人?(4+3=7 ) 3.3 个同学跳绳,又跑来1 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3+1=4) 4.前面跑着 3 个同学,后面跟着7 个同学,一共有多少同学在跑步? (3+7=10) 5.左边树上有 5 只小鸟,右边树上有4 只小鸟,左边比右边多几只小鸟? (5-4=1)

5、6.花坛里,左边有8 朵花,右边有 2 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8+2=10)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情境图中发现问题的方法, 找到体育锻炼与数学的联系,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铺垫。并通过得出我想要的 答案,使学生学会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导语: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我们的锻炼项目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也有 很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平日里自己活动的图片,里面有多少个数 学问题呢?请同学们到校园里重复图片上的活动情景:将教室6 个组的同学分 成两部分, 3 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另3 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进 行观

6、察,并将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在纸条上,作为课堂上交流的题目。 3 / 3 设计意图:一是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的角色,并 为学生以后的实践活动铺路;二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察、累计、 分析能力。) (三)讨论汇报 互助合作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分别以活动小组和观察 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并将各自找到的数学问题一一列举出 来,请其他小组加以解决。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数学问题最多,计算方法正 确,计算结果准确。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励。 设计意图:采用分组活动和观察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 队意识,养成观察、发现、交流的习惯,同时,以评比的方式能较好地调动学 生参

7、与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 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课堂小结 总结交流以巩固数学知识 1.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并全面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小结,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问题 罗列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又能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各 个层次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 课后反思 优点: 1.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学生自己的活动图片和教学插 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从情境图和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的 方法。 2.通过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体育锻炼乃至实际生活与数 学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实践活动做了铺垫。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 作、互助意识,并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4.整个课堂学生表现活跃,积极性较 高,思维反应快,达到了预期效果。 缺点: 1.在实践活动中,活动的学生组部分学生只顾活动,对自身的任务抛 掷脑后。 2.观察组的部分学生也有只顾看热闹,对其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发现不齐 全,有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任务。这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得更加对他们 明确任务,仔细分工,并有意识地帮助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