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34104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一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内容,一、质点,4、同一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看具体情况。,3、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忽略,就可以看作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知识内容,1参考系,(2)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假定为不动)的物体或物体系叫参考系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3)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不停地运动着,绝对,相对,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2,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

2、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课堂练习,AD,3,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课堂练习,AD,3、

3、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D ) 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 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4,知识内容,1、时间间隔和时刻,(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数轴上的各个点,时间则对应于某一线段;时刻指过程的各瞬时,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2)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5,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

4、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时”、“初”、“末”、“内”等字在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时的不同含义. 答案 ACD,课堂练习,6,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知识内容,2、位移和路程,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7,A,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 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课堂练习,8,2、如图所示,在

5、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l甲、l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l甲l乙 Cx甲x乙,l甲l乙 Dx甲x乙,l甲l乙,答案 B,课堂练习,9,矢量和标量,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位移 速度 力等,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如:路程 温度 质量 密度等,知识内容,注意:电流、磁通量虽然有大小,也有方向,但是是标量。,10,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

6、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标量。,知识内容,11,(1)任何平均速度总是同“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而且只能适应这段时间内整个运动过程,求平均速度时,要紧扣定义式找位移及与该位移对应的时间。 (2)平均速度与时间有关,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对平均速度要明确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12,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

7、,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6 m/s B.6.25 m/s C.6.75 m/s D.7.5 m/s,答案:,解:B.由公式 m/s,课堂练习,13,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矢量,其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单位:m/s2 (4)a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越小,速度变化越小。 (5)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a0 当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a0,知识内容,14,如果物体的速度很大,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一定很大? 当枪筒中的火药爆炸时,子弹的速度仍为零,加速

8、度是否为零? 如果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是否很大? 如果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是否很大?,15,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的速度 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 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知识内容,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5)速度有变化,就有加速度。速度不变,加速 度为0.,(4)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就大。,16,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 A、静止不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结论正确的是 (

9、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C,D,课堂练习,17,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必定增大;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C.加速度减小,速度必定减小; D.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BD ),4.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运动得快的物体加速度大; B.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变化慢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小,( D ),课堂练习,18,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10、,(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的轨迹是直线,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知识内容,(3)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种: 一种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另一种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

11、小一定不变 B.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D.加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B ),( BC ),课堂练习,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知识内容,(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4)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6)中间位置的速度:,(5)求位移:,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7)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通过位移之差x都相等:,知识内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8)逐差法: sm-sn=(m-n)aT 2,(9)第N个位移:,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 (10)1T内、2T内、3T内的速度之比是 1:

12、2:3:n (11)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是 1:4:9:n2 (12)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2n -1),1、一辆汽车在4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末速度为10 m/s,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 B汽车的加速度为8 m/s2 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 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 m/s,课堂练习,2、一只足球以10 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求足球获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300 m/s2方向向西,23,3、以

13、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为( D ) A44 m/s B24 m/s C4 m/s D0 m/s,课堂练习,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BC)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物体前两秒的位移是12 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24,4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 s末的速度为2ms,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头10 s内的路程为10 m B.每秒速度变化0.2 m

14、s C.10s内平均速度为l ms D.第10 s内通过2 m,( ABC ),课堂练习,知识小结,1、位移-时间图像(x-t图),(1)求出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的位移或达到任一位移所历时间t; (2)与x轴的交点可求出初位移X0 (3)斜率代表速度v的大小、方向,表示物体做 ; 表示物体做 ; 表示物体做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方向与方向相反,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知识小结,2、速度-时间图像(v-t图),(1)求出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或达到任一速度所历时间t; (2)与v轴的交点可求出初速度V0; (3)斜率代表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 (4)图线

15、与对应的一段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S 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1、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m,课堂练习,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开头4 s内 A、B向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

16、向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C ),课堂练习,3.下图表示一列火车运行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各段时间内作怎样的运动? 2)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3)整个过程的位移是多少?,课堂练习,20,30,三、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初速度 =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V=V0+at,V= gt,g,g,g,三、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内容,(2)速度公式为 ;位移公式为,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3)重力加速度(g),方向: .,竖直向下,大小:,g =9.8m/s2或g =10m/s2,纬度越高,,g 值越大,高度越高, g 值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