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3766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6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2020年整理).pptx(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者:陈亚飞时间: 2 月 24 日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 P例 1、例 2 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 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 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 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教学难

2、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 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 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 2 个,有的说 3 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 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投影出示例 2。 分

3、小组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 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 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 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 2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 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 2 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 2 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 是两排,它的前排是 2 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 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

4、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 自己的思考过程。,1,2,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2 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 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第 3 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 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 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 第 4 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

5、。 第 5 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第 6 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 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 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 3 个正方体,还可能是 4 个、 5 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 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 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第 7 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 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6、,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 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 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 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五、板书设计: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 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 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六、作业:教辅相关练习。 七、教后反思:,3,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 1 教者:陈亚飞时间: 2 月 26 日,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 P56 例

7、1、例 2 及练习二第 1、2(1)、6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 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1。,引导:观察例 1 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 (2)分类

8、。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 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因数和倍数) 二、探索新知: 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 1) 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 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 们说 12 是 2 和 6 的倍数,2 和 6 是 12 的因数。 学生尝试。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

9、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 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 谁的倍数。例如,306=5,30 是 6 和 5 的倍数,6 和 5 是 30 的因数。 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 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O)。 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小结:如果 ab =c(a,b,c 均是不为 0 的自然数),那么 a 就是 b 和 c 的 倍数,b 和 c 是 a 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 2) 出示

10、例 2:18 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1=18,l 和 18 是 18 的因数; 182=9, 2 和 9 是 18 的因数; 183=6, 3 和 6 是 18 的因数。 引导学生把 18 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 18 的因数有:1,2,3,6,9 ,18。 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 要想 18 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 1 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 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11、 采用集合图的方法。 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 18 的全部因数。 明确:用图示法表示 18 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 的因数”,再把 18 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 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 30 的因数和 36 的因数,并组织交流。 30 的因数有 1,2,3,5,6,10,15,30。 36 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老师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

12、个 6。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第 1、6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122=6,12 是 2 和 6 的倍数 2 和 6 是 12 的因数,18 的因数有 1,2,3,6,9,18。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作业:教材第 7 页“练习二”第 2(1)题。 七、教后反思:,30 的因数 也可以表示如下: 1,2,3,6,9,18,36 的因数 1,2,3,4,6,9,12,18,36,4,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 2 教

13、者:陈亚飞时间: 2 月 29 日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 P6 例 3 及练习二第 2(1)、38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 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

14、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28,42 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 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探索新知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 3) 出示例 3:2 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 2 的倍数吗?给你们 1 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 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 2 的倍数?生 1:15 个。生 2:24 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 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 2:我也是用乘法,用 2 去乘 1、乘 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 2 去乘

15、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 2 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3:我用的是除法,用 22=1,42=2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 2 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 师:为什么?(因为 2 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 2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 2 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 3 的倍数和 5 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 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

16、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 识以下三点: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提升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8 页“练习二”第 4、5、6、7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第 4 题“15 的因数有哪些?”和“15 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 第 5 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 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 数。 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 7(或 9)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 7(或 9)的 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 n 的倍数,它的和也是 n 的倍数。 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5 个 5 个地数,也正 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 理解题意,分析解答。 教师提示“2 个 2 个地数,正好数完,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