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3281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27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案(2020年整理).ppt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的意义(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 23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 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

2、出示课件:体重 48.5 千克;身高 1.57 米;眼镜的厚度 0.003 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 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 元是什么意思?1.11 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 1, 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

3、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 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1,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10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 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001。 4、以 1 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 示是 0.1 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 数表示是 0.01 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1000 份,

4、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 是 0.001 米。 5、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 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 1.39 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 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3 页“练一练”第 3 题。 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 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反馈回报。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

5、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 ,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3 页“练一练”中的第 2、4 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一) 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1 =0.1 10 1,两位小数:百分之几=0.01 100,三位小数:千分之几,1000,2,1,0.001,课后反思:,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 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 活中的

6、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 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 36 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 师问:1 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1,生汇报:1

7、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 米。 100 师:36 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后汇报:36 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36 米,用小数表示是 0.36 米。 100 (2)交流 2 米 36 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3,师过渡:知道了 36 厘米还可以用 0.36 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 2 米 36 厘米用“米” 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将 2 米写在整数部分,36 厘米是 0.36 米,那么 2 米 36 厘米就是,2.36 米,黑板长 2.36 米. 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 一幅情

8、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 1,千克=1000 克,鹌鹑蛋的质量是 12 克,等于,1000,12,千克,也就是 0.012 千克;500 克等,于 500 千克,也就是 0.500 千克。,1000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完成教材第 5 页“练一练”第 1 题。 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5 页“练一练”第 5 题。 思考:0.3 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0.3 时写成分数是 3 时,表示将 1 时平

9、均分成 10 份,3 份就是 0.3 时。 10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5 页“练一练”2、3、4 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1,1 厘米=米 =0.01 米 1 克 = 100,1000,1,千克=0.001 千克,36 厘米= 36 米=0.36 米 12 克= 100,1000,4,12,千克=0.012 千克,课后反思:,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第 68 页 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 教

10、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 22.222 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 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小数的意义(三) (一)在计数器上拨出 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 (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 (一)自主学习完成 P6 第一部分,5,(一)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二)认识数位顺序表 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三)讨论理解“满十进一”,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完成 P7 页 1

11、、2 题 四、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1、2 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完成课本 P7 10.6 和 0.60 谁大?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独立尝试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6,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独立练习:P8 3、4、6 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 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

12、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 8 页 5 题 板 书 设 计 : 小 数 的 意 义 ( 三 ),7,小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 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 9-10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 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8,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寻找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位

13、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或( )。 4.0.307 的 3 在( )位上,表示 ( );7 在( )位上,表示( )。 5. 1 米( )分米,1 分米 ( )米; 1 千克( )克,1 克( )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 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

14、他的方法来比较 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 (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 方法。 ( )( )( ) 2、引导:因为 2.97 比 3.13 和 3.08 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 那 3.13 和 3.08 如何比较呢? (三)我们来总结。 、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看谁说得好。 、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9,(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 大;如果 部分相 同 , 就 从 部分的

15、 位比 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在数轴上找到 9.8 和 10.1 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比大小。 0.839 0.9 6.07 6.7 5.45 5.63 4.03 4.009 7.217 7.22 7.19 71.9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 分 米 ( ) 米 37 厘 米 ( ) 米 5 元 4 角 ( ) 元 150 克 ( ) 千 克 4. 0. 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使这个数最接近 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比大小 0.80.69 3.133.082.97

16、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 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课后反思: 买菜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12 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10,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 c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 11 页“买菜”情景图) l 师: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