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733280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2020年整理).ppt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 (一)倍数、约数 1.概念:如果数a 能被数b(b0)整除,a 就叫做b 的倍数,b 就 叫做a 的约数(或a 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 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常见的倍数特征 2 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 3 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的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 能被 3 整除。 5 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 7 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

2、前的数字所 组成的数之差能被 7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7 整除。 9 的倍数特征:一个数个位数上的和能被 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9 整除。 能被 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 9 整除,但是能被 9 整除的一定能被 3 整除。 11 的倍数特征: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 能被 11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11 整除。 13 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 组成的数之差能被 1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13 整除。 4(或 25)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 4(或 25)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 4(或 25)整除。 8(或 125)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末三位

3、数能被 8(或 125)整 除,这个数就能被 8(或 125)整除。 (二)奇数与偶数,学 海 无 涯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包括 0) 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1 (三)质数与合数 1.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 数(或素数),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 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

4、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 1 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 分解质因数。、 3.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 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 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 1。 4.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 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

5、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 (四)比和比例,学 海 无 涯 1.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 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 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 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表 示。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 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正比例: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x,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 =,k(一定) 4.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 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 y = k(一定)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 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 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五)商不变的

7、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六)三大余数定理 1.余数的加法定理,学 海 无 涯 a 与b 的和除以c 的余数,等于a、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之和,或这 个和除以c 的余数。 2.余数的减法定理 a 与b 的差除以c 的余数,等于a、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之差。 3.余数的乘法定理 a 与b 的乘积除以 c 的余数,等于a、b 分别除以c 的余数的积, 或者这个积除以c 所得的余数。 (七)流水行船问题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 水速的差,所以流水行船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解题时要以水

8、流 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八)火车过桥问题 火车与桥:过桥总路程=火车车长+桥长 车速=(火车车长+桥长)过桥时间 过桥时间=(火车车长+桥长)车速 桥长=车速过桥时间-火车车长 火车与人 相遇:路程和=火车车长 速度和=车速+人速 相遇时间=火车车长(车速+人速),学 海 无 涯 追及:路程差=火车车长 速度差=车速-人速 追及时间=火车车长(车速-人速) 火车与火车 相遇:路程和=甲车长+乙车长 速度和=甲车速+乙车速 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甲车速

9、+乙车速) 追及:路程差=快车长+慢车长 速度差=快车速-慢车速 追及时间=(快车长+慢车长)(快车速-慢车速) (九)钟表问题 常见的钟面问题往往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 整个钟面为 360 度,上面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为 30 度;60 个小格,每个小格为 6 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 1 小格,每分钟走 6 度 时针速度:每分钟走 1 小格,每分钟走1=0.5 度 122 (十)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 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 算)

10、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 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十一)植树问题,学 海 无 涯 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 株距、段数、棵数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 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数=段数+1 棵数=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数-1) 总路程=株距(棵数-1) 沿周长植树: 棵数=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数 总路程=株距棵数 (十二)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

11、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把 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 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 足的数量,求物品数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每分 所得物品数量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自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额 差),用前一个差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 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12、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总差额=大不足-小不足 (十三)年龄问题,学 海 无 涯 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 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 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 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 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十四)鸡兔问题 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 “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 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 (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

13、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 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 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十五)重叠问题(容斥原理) 1.两者的容斥原理:A B = A + B A B(表示重合部分) 2.三者的容斥原理:A B C = A + B + C A B A B B C A C + A B C (表示重合部分) (十六)按比例分配问题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 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

14、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 (十七)牛吃草问题,学 海 无 涯 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 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 吃的天数 草的生长速度 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十八)可能性 区分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性事件 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 1,就是一定能发生; 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为 0,就是一定不能发生; 可能性事件:发生可能性大于 0,且小于 1,可能发生、也可 能不发生。 简单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