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32468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个创业成功的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个创业成功的案例 3 个创业成功的案例篇1 10 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 板是 20 岁的陈展鸿。 10 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 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 年间,陈 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 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 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 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 。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 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

2、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 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 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 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 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 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 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 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 “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 样,就可以

3、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 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 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 种之多。没有本钱的 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 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 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 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 “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 可以到“壹加壹”量身

4、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 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 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 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3 个创业成功的案例篇2 青春在创业中闪光,梦想在奋斗中起航 记长安大学创业学子马兆鑫 追求生命的价值,激扬创业的斗志,让青春与梦想齐飞。创业, 让他留下的不仅是忙碌的身影,更让人感到的是燃烧的激情和收获 的喜悦。 马兆鑫,男,党员,长安大学2008 级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 2008 年度吉林省四平市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计算机 表演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三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 生科技竞赛一等奖、

5、“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经济管理之星获得者。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西安恒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安共 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董事会董事。 追梦 一、他,从儿时开始立下梦想 1991 年春天,马兆鑫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 庭,在他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氛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架上 摆满的各个学科的书,每到闲暇的时间他都在父母的带领下读书。 他现在所能记得的母亲所有的教诲当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你要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祖国、 对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也许是巧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母亲给他订阅的一本小爱 迪生少儿科普杂志中了解到了计算机

6、,从此,儿时的马兆鑫早早 地就表现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那时候,每次走过商场的计算机专 柜,他都会仿佛被一种力量所牵引,常常站在柜台边,看着别人熟 练的操作,看上很久,想上很久,然后就会自言自语地说:“长大 后,我一定要学习计算机,看看它还能有什么更多的用途,能不能 开发出一些更加方便人们生活的功能呢?”。看出了儿子对计算机的 热爱,也看出了儿子的执着,没过多久,父母便给他买来了第一台 计算机,从此,他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他,奇思妙想,善于钻研 刚开始接触电脑,年少的马兆鑫就在计算机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 兴趣,后来竟然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神奇的计算机给他带来了无 穷的乐趣,有时计算机也

7、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并没有阻挡他学 习计算机的步伐,反而更加喜欢计算机。 那个时候单机游戏刚刚兴起,很多有电脑的小孩子还在迷恋单机 游戏中,他已经开始钻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计算机会有这 么高的计算速度呢 ?为什么那些软件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呢? 由于学习优秀,到了中学的时候,很幸运的,他被保送到了市重 点初中,在重点初中,优秀的学习环境对他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 的影响。在这里,他参加了学校开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第一次接触 到了编程语言,也就是在这里,共同的爱好,让他结识了更多的朋 友。学校给他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任务,共同合作完成。这段经 历,使他特长和爱好得到良好的培养。 初三一年,他的

8、经济头脑也开始显现,利用课余时间,他在网上 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淘宝店,那时候电子商务刚刚起步,还是一个 很新鲜的东西,他想,这么一个电子商务市场如果挖掘出来潜在客 户会是多么庞大呀。发现了这个有潜力的市场,随后,他与本地的 软件经销商联系,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展开合作。软件经销商看 到这样一个孩子来跟自己“谈生意”开始有些不相信,等到后来详 细听了他的构想,觉得分析的确实头头是道,表示绝对支持。事实 也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三个月时间,他赚取了自己人生中的第 一桶金。 三、他,为梦想而不懈努力 初中三年,他并没有因为计算机的学习而耽误自己的课程,相反, 他渐渐的明白了,现在学的也是一个基础,只

9、有在更好的环境下, 去做专业系统的学习,才能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为了实 现这个目标,初三的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远景目标:考取重点 大学计算机系,为了去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他更加努力。在2005 年中考中,他以567 分优异成绩进入双辽市重点中学第一中学学习, 他,离着目标更近了。 高中三年,他不放过每一个机会。高一的时候,学校要进行信息 化建设,准备开设学校自己的门户网站,从小就对对计算机小有造 诣的他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为学校建立了官方网站,并不断扩充 功能,完善论坛留言系统。 高二期间,他又参与建设了信息化校园建设,协助校园组件了 VOD 校园视频点播系统。专研计算机之余,依然没

10、有耽误学习,他 通过学校选拔考试,进入重点实验班学习。高二一年期间,他在科 技创新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在第 2006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荣获二等奖。 参加了全国信息学冬令营(上海); 2. 项目 E语言编写的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在第二十一届全国青 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优秀科技项目(信息技术 ) 吉林省一等奖 (2006) ,并在双辽市部分中学投入使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只有不断的 努力才能为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筑起一步步的阶梯。2008 年高考,如 他所愿,以598 分优异成绩考取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 这也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1、从此他的计算机道路也进 入了正规系统的学习。 创业,让梦想起航 坚强的意志、机敏的思维、平和的心态、崇高的理想以及深厚的 专业知识和处事能力,成为他追寻梦想的坚实羽翼。 进入大学后,从小学开始自学计算机,多年以来的自我学习以及 大学专业学习,让他拥有了优于他人的专业知识积累:C+ 、Pascal 、 Delphi 、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等。他明白,只有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在人生历程中 不断的提高自己,勇于创新,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个 时候,他希望通过创业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一、综合素养奠定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12、而一个团队领导者的综合 素养,也决定了这个团队未来的发展。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得心应手的领导一个团队走 向成功,他不错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从大一起他就加 入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加入包括长安大学校学生会、校团委团 学新闻中心在内的多个校级、院级组织; 大二期间,担任校学生会部 长; 大三,竞选答辩成为校团委学生兼职副部长。 3 个创业成功的案例篇3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 清赚钱的门道。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 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内蒙古很 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

13、人的厚诚人格 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 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 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 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 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 竟然得到了 100 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己 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间正途须奋勇。转过 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 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 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

14、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 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 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琐细。竞争也更加激 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挖空心思、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 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任凭商海变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扎 扎实实地傅信誉。而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居然自己设 起了“维修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 “亚华电器服务中心”的售后服务。如今,黄光裕的汕头国美企业 总公司在北京有 7 个分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之巨,而他本人 也早已是腰缠百万的富人了。 看了 3 个创业成功的案例的人还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