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329845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1677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颇为流行“富人上街买苹果四代,穷人却只能买四代苹果”。几句讽刺意义,却又引人深思。我们不得不感叹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上述所提及的这一现象就是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表现,这就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究竟什么是收入分配差距?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出现怎样的问题,表现为哪些形式?而我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问题?面对该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我国应该采取什么养的措施来改善?无数的问号接踵而至,对此,为了进步搞清楚我国这一问题的

2、具体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我将对这些问题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浅要的阐述:(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首先,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到合理值的上限,达0.4左右,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则显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引起了从社会公众到学界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其次,又有数据表示目前又有数据显示银行居民存款已过60000亿大关。 90年代初,有银行界人士说:“10%的人掌握60%的有价证券和40%的银行储蓄

3、。” 90年代中期,有专家学者说:“目前20%的人拥有80%的存款,80%的人的存款只占20%。” 进入90年代末,有人根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推算,3%的富裕人口占有居民储蓄存款的47%。这里面,到底几家欢乐几家愁呢?说到底,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充分显现,我国收入差距拉大过程,如果从1985年算起,已经持续20年了,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差距拉得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居民收入情况看,基尼系数已从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差距从19852003年的18年间快速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

4、收入年均增长87。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l,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尽管去年中央采取了多项重大措施,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0元,但城市人均收入增加900元,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从地区差距看,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太大。据统计,我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是一些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收入过高。1997年航空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与制造业职工工资之比为2.84:2.03:1。2、地区收入差距。1995年东、中、西部农民收入之比为1.70:1.21:1

5、,比1990年的1.50:1.17:1继续拉大。1995年东、中、西部非农职工工资收入为1.59:1:1.24,比1990年时的1.24:1:1.12继续拉大。 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与收入最低的省收入之比为2.38:1;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与收入最低的城市收入之比为4.88:1。3、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大部分可以用城乡收入差距来解释,农村居民收入低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7:1,而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37:1,1984年曾经一度缩小到1.6:1。由此,进一步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拉大,1995年为

6、2.7:1,而1990年只有2.17:1。4、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引起很大争议。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用工灵活、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不少企业还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职工工资却没有同步增长,利润侵蚀工资问题日渐突出。例如,最近备受大家关注的富士康企业员工跳楼事件,充分说明企业内部存在极度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过大化,同在一个单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多数人表示理解。“多劳多得嘛!”“企业员工分层,收入肯定也得分层,人家有本事,拿多点很正常。”引起人们不满的是,差距越来越大,一部分人的收入总在快速上涨,而大多数普通员工的收入却总在原地踏步,收入的调整没有

7、明确的“规矩”可循 5、公共服务差距。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形成现金收入,但如若没有,则要花钱去购买,近些年来,各地在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不可否认,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均衡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6、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差距。一些单位滥发奖金福利,一些高收入者逃避税收监管,一些人寻租腐败、侵吞社会财富种种反面的表现都说明一个强烈的事实,那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象急剧的蔓延在我国发展的整个阶段,严重的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 (二) 出现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的原因 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人们收入

8、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一些关键的问题无法突破,导致我国经济转型时间增长。在经济转型期间,拥有支配资源权力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各城市、各地区之间,由于资源的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经济的起点不同,国家的政策扶植力度不同,以及干部素质观念的不同等也造成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从而增大了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造成地区间的贫富不均 由于工农业的收入产出不同,以及农副产品价格的偏低,加之我国农业的负担太重,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水平低下,造成我国农民的收入一直很低

9、,城乡差距不断增大,这也是收入分配不公正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分配制度不健全,对非法收入的监控力度不够,造成有法不依,无法可依,执法不力和无力执法等矛盾并存的局面,致使有相当一部分人靠非法敛财暴富而得不到法律的制裁,造成市场混乱,制假贩假,诚信危机,产生分配不公。 税收制度不健全,二次分配力度不够。而我国由于现行的税务法规不完善,征税标准不合理,加之征税的方法也不规范,对逃税的惩处力度也不大,导致大量的各种税收脱征。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也影响着公平收入的实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建立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都很不完善,资金的筹集方法也十分单一,发放的范围也不尽合理。

10、社会互助的形式还未建立,这些却对分配不公状况的改善帮助不大。 可见,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既有旧体制的残余影响,也有改革不到位问题。 (三)我国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针对上述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系列问题和导致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要想改善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我们的国家就需要一定的措施,积极的行动来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我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障碍。我们应当对症下药,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实施解决策略。首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消除城乡

11、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完善市场规则,构造竞争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其次,发挥政府宏观调节作用。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税收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工资制度提供教育服务和教育改革。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的是,不仅要重视政策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对该政策进行全面有力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