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32905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 胡同计 王建功煤矿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输事故也日益成为困扰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煤矿运输事故产生原因及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将会大大降低煤矿运输事故,为煤矿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在此,针对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煤矿运输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环节,战线长,单岗操作岗位多,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因此,认真分析当前煤矿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管理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 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1、安全基础工作簿弱

2、,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运输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足,特别是在企业不断要求提高效益的今天,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甚至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困难。因此,造成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2、安全制度不严,遗留问题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责任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

3、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3、指令性的派临时人员顶岗。由于顶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临时思想严重,从而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4、特种作业人员文化意识淡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5、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据统计,运输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井下生产一线农协工多,

4、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6、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劳动人事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的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做好工作,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二、防治煤矿运输事故的措施:1、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

5、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的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实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切实做好班前会职工精神状态安全确认工作。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而人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生产的全过程,大部分事故的根源在于人,而由于人的精神状态不佳而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为了实现安全管理终端前移,消除事故隐患中人为因素的

6、影响,因此,在班前会进行职工精神状态的安全确认,以确保职工热情高涨,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切实贯彻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做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因此,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

7、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4、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目前,一些企业建立了大量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制订制度时照搬照抄不符合本矿生产实际等问题。因此,要根据实际状况,对企业各项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完善,并健全运输系统各工种的操作规程,使梳理的各项管理制度能真正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作用。5、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运输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

8、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6、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育引导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一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二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 “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7、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

9、,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作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势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予以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定的“以人为本”的基础。除上述措施外,要抓好煤矿运输安全工作,还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还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检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煤矿运输工作安全进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浅谈煤矿运输事故的成因及控制 胡同计 王建功 2010、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