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324560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二轮复习专题——湖泊学生20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盈江县第一高级中学 高三地理组 湖泊专题 高彩芬 湖泊专题班级: 姓名: 考点一:湖泊的类型1.湖泊的成因及特征举例成因特征贝加尔湖、死海及非洲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构造湖(内力)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五大连池、镜泊湖堰塞湖(内力)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长白山天池火口湖(内力)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北美五大湖泊及欧洲芬兰、瑞典的湖泊、 高山地区冰川湖(外力)冰川侵蚀形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 (1)河成(迹)湖:由于河流的改道、截弯取直、淤积等,使原河道变成了湖盆,其外形特点多是弯月

2、形,水深一般较浅,例如,我国江汉平原上的一些湖泊。(2)风成湖:由于风蚀洼地积水而成,多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湖水较浅,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矿化度较高。例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4)海成(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还有一些形成年代较久的古泻湖,因长期与海隔离,陆上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浙江杭州的西湖、黑海、里海。2.湖泊的性质(按盐度分类) 特 征 举 例 主要分布区淡水湖 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

3、地区)咸水湖 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因蒸发盛,盐度较大。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考点二: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1、水量:气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支流及其流域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冰雪总量、积雪总量。2、水位:补给类型。3、结冰期:气温、湖床深浅、盐度高低、地形、地质条件。4、盐度:气候,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5、泥沙: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河床深浅。6、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考点三:湖泊的水位:1、湖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残留海水湖水来源

4、与湖盆所处的地形有关:地势高(山顶火山湖)主要是大气降水的补给。低洼处地下水补给(潜水、泉水)。温湿区 河水。寒冷地区 冰雪融水。2、湖水的排泄:蒸发、渗透、流泄三种方式向外排泄。3、湖泊水位的变化规律(1)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降水补给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2)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

5、较大变化。考点四:湖泊的效益或价值(1)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湖泊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湖泊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水体比热大,蒸发耗热多,使湖面上气温变化较周围陆地缓和,冬暖夏凉,夜暖昼凉。湖面上湿度大,夜雨多于昼雨。由于湖面在白天与夏季的最高温度低,空气对流弱,因此年总降水量偏小。夜间陆面温度低于湖面,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陆面温度高于湖面,风向从湖吹向陆,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陆风,湖陆风对沿湖陆地的气候有调剂作用。(2)经济效益:提供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航运、发展旅游(3)科考价值考点五: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咸水湖淡水湖成因自

6、然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人为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影响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对周边: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灌溉引发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对策统筹上、中、下游生产及生活用水,控制人口规模;节约和合理利用中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疏通清淤考点六:渔业(某种生物)资源丰富的成因某地某种水生生物丰富的条件有:食物充足(饵料丰富)、生存空间大、生存环境好(关照充足、水温适宜、水质好、天敌少、人类活动干扰少)。做题时要结合图文资料具体分析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答题思路影响因素食物

7、充足营养类物质、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生存空间岛屿众多,大陆架宽广,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水温、水质位于热带(温带),海洋生物种类多、鱼类生长迅速、成熟早、生命周期短、产卵季节长;水源污染少,水质好。天敌天敌少人类活动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少。实行禁止捕捞,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一:湖泊的类型例1:(2013高考题江苏卷)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1)(2)题。(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B

8、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例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图X),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8分)二、湖底地形的判断例1:下图示意某湖700

9、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的是()托克逊吐鲁番图例现代约0.6万年前约1.1万年前0510kmN例2: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高于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南陡北缓环境调节作用增强 含盐量升高 A B. C. D.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三、湖泊面积和湖水盐度的变化例1: 下图中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周围有25条河流注入D湖

10、,有一条大河从湖中流出,湖区周围雪峰环绕,湖面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读D湖和局部地区和湖区降水统计图(右图)。指出湖面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说明原因。(10分)例2: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右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入湖径流减少 B.外泄河道被阻断C.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D. 湖水蒸发加剧 (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底释放热

11、量增多 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D.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A.盐度表层高于底层 B.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C.水温底层高于表层 D.湖水含氧量增高 四、湖水温度和湖冰例1:(2015四川卷)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题。(1)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降低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例2:读右图,完成下题。(1)分

12、析里海北部比南部早结冰的原因。(6分) (2)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五、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左图) 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右图)(1)根据材料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例2:洞里萨湖位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图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湖水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图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题。(1)洞里萨湖( )A.雨季湖水含沙量增大 B.热季洪泛区面积最大C.旱季主湖区输沙量大 D.湖面面积

13、季节变化大(2)影响洞里萨湖4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 B.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C.湖水流速慢、湖泊水位低 D.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3)若在湄公河R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水温年际变化减小C.洪泛区面积扩大 D.泥沙堆积总量减少六、渔业(某种生物)资源丰富与否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目标检测右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1-2题。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问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