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32363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5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版)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64页](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1论文的写作背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交往频繁,信息畅通。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开放,我们在 城市建设及环境艺术领域的国际化程度愈加明显,我们的设计观念与方法也和发达 国家逐步接轨,这些无疑都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新的文化知识与 观念不断涌现,传统文化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而在动摇着。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 家、地区的差异也在缩小。其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语言一一传统图案丧失了它 生存的文化背景,其语义也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了,也就丧失了对受众的感召力了, 现在的事实是,传统图案往往被看作美丽的外衣,纯属装饰与点缀。传统文化已不 能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虽然是昔日的“精华”,实已转化为

2、今日的“糟粕”。有的传 统文化只能作为历史陈迹供人凭吊和欣赏,在建筑中这类现彖很多。要使“糟粕” 转化为“精华”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个条件就是要积极地去审视和挖掘民 族文化,确立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发展意识,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 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 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提升民族文化的品 质,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内蒙古传统图案最大特征是把民族的智葱、意境、稱神纳入规范,严格的收纳 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中,为人们提供可学习、可遵循、可模拟、可仿效的美的形式, 其程式化的优势造

3、成形式结构的秩序和巩固,也造成其因循守旧的局限。随着历史 语境的变迁,承载蒙古族文化的传统图案作为视觉语言受程式化的束缚,所传达的 某种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的意义已日渐模糊。如今内蒙古地区正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创 造现代化城市与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考虑到地域文化与民族特征对建筑的影 响,往往所采取的态度就是或者完全的将地域特色抛弃,或者只对传统题材作一些 无根据的复制。1. 2论文的写作目的装饰图案是人类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特殊语言,是传承历史与文明 的重要载体。因其直观、形象、富于表现力,因而成为人类记述生活、表达情感的 有效工具。通过人们长期的实践与积累,装饰图案在形成与演变中逐渐具备了

4、符号 的性质。装饰图案符号作为艺术符号的一部分。它可以从人类文化活动的总体上来 揭示艺术的本质与功能,把艺术明确看作文化世界的一部分,把各种文化活动和文 化形式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装饰图案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 号系统。理解艺术作品,必须先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又必须理解构 成艺术形象的艺术符号。本文以符号学为方法论,理清蒙古族传统图案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从深入分析 图案符号的表意结构入手,将其从原背景中分离,使之具有新的意义,创适传统图 案新的结构化的表达方式,从而满足现今社会信息化、多元化的要求,借助传统图 案这以符号的物化形式把握民族文化的意义。运用符号学的观点,

5、将蒙古族传统图 案符号化,并将简化提炼后的符号作为母题恰当地运用于现代建筑当中,挖掘传统 图案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构图原理使之运用到现代建筑中,试图与传统图案在建筑 语素上产生联想,找到恰当的结合点,适应社会文化日益地区化、民俗化的发展。蒙古族装饰图案作为蒙古族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展现蒙古民族思想情 感、精神风貌的视觉艺术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和累积下来的传统 造型艺术宝库。其构图、设计、题材是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的重要手段。对它们进 行分析和研究,融入建筑设计领域,对开拓今后内蒙古地区建筑创作思路而言,是 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装饰的概念必须从狭义的“纹样”观念中解脱出来,向

6、立体的多维度的现代设 计方向拓展,使传统文化能更广泛地参与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以求更大的生存和发 展空间。1. 3论文的写作意义我们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超地区、 超国度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地改变整个世界的各个领域。民族与地域的界限淡化, 很多民族性与地域性的东西在现代生活中消亡,各国都在极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 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传统图案要加进新的养料,必须走到今天的生 活感受中,寻找与生活真实相沟通的感觉,探索当代社会中人的潜在心理,注入现 实关怀,创造出能够充分展示当代人心理的视觉语言,寻求超越既左图式中的传统 意味,而进行新的解释与创造。重新审

7、视就是将传统从过去拉到现在。科学地对待蒙古族建筑装饰艺术,理性、严虫认真地分析其建筑装饰艺术的造 型形态、形式法则和装饰符号,对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繁复华丽的装饰技巧所 表现出来的建筑造型、装饰纹样,需要我们从美学的角度,从设计形式的法则中, 去体验、去认识、去研究,才能整体把握独具地域特色的蒙古族建筑装饰艺术的成 就。只有民族性才是艺术的心脏和灵魂,创新的意义就是为了超越祖先留下的最丰 富的遗产,随着观念的改变,只有不断深入地探讨研究,以全新的图案赋了传统图 案新的意义和新的视觉感染力。1. 4论文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査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分析相关理论和案例,包 括建筑装饰

8、及其设计,内蒙古地区建筑装饰实例,以及相关的民俗、美术、艺术类 书籍。2. 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艺术做深入调研,就他们对具有建 筑装饰艺术的彩响,作分析和归纳总结。3. 访谈调研:進访相关人上了解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听取他们对本地区建筑 装饰艺术的意见。4. 项目剖析:对现有的本地区建筑、建筑装饰及相关的设计方案作可能的剖 析,力图将研究理论与实践作有益的联系。1. 5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本文从四个方而对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进行了相关的 阐述。首先第一部分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论述了蒙古族图案的形成与发展,主 要包括蒙古族图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与北方岩画艺术、萨

9、满原始宗教、与其他民 族文化交流、及本民族精神的关系。第二部分,以资料参考和调研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蒙古族图案题材及其宴意,以 及蒙古族传统图案所蕴涵的文化内质及艺术特点。第三部分,引入符号学理论,运用符号学的观点,将蒙古族图案符号化,深入 的分析图案符号的表意结构,将其从原背景中分离,挖掘传统图案所涵盖的深层次 的民族文化本质。第四部分,分析图案符号的构成原理及运用原则,并进行“现代化”的改适, 通过简化归纳、夸张或抽象变化等手法,赋了其新的理念与形式,创造传统图案新 的结构化的表达方式,恰当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从而满足现今社会文化日益地区 化、民俗化的发展,借助传统图案这以符号的物化形式把握民

10、族文化的意义。第二章蒙古族装饰图案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复杂又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蒙古族的形成 和发展也亦然。蒙古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据蒙古人历史传说的记 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亦有1000多年的历史。鄂苏日台在蒙 古族美术史中的陈述到,大约在公元7世纪,唐朝的望建河,即今内蒙古呼伦贝 尔盟额尔古纳河流域,就有了蒙古人活动的足迹。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 是唐王朝所属的室韦诸部之一,后逐渐向西发展,直到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 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到了辽代,即公元10世纪,蒙古族已经大大发展起来并且分 衍出许多小部落。这几百年间,蒙古族从原始狩猎

11、时代逐步转向原始牧业生活,并 得以飞速发展。与历史发展相伴随的,就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蒙古民族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蒙古民族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吗背文化和学原文明。如果把人类文化划分为农耕文化、游牧文 化、城市文化的话,蒙古民族则是游牧文化(马背文化)的代表者,在人类历史文化 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遍布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的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 滋养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它的形态绮丽多姿、种类繁多、内涵深厚、历 史悠久。它与北方原始艺术有着难分难解的本源关系。从蒙古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祭 敖包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

12、蒙古族对于山和树的图腾崇拜。从蒙古族自古就信仰的 具有原始特征的博”教(即萨满教)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同样经历了由自然崇 拜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透过蒙古族民间文化的历史发展轨 迹,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投射到民间艺术中的身影。在蒙古族历史发展中,蒙古族图案是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千 百年的发展中,与蒙古族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历史、经济、宗教、文化的发展紧密 相连,时代的发展将历史的印迹遗留在了图案艺术上。图案” 一词,蒙古牧民称 为“贺乌嘎拉吉”,因为盘羊的猗角卷曲好看,所以类似猗角形的卷曲纹样称“乌 嘎拉吉”,而其他类型的纹样称“贺”。图案在蒙古族文化中的表现几乎

13、无处不在, 它奠定了蒙古族文明史上最基本的内容,是蒙古族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丰富的遗 产,涉及范围之广泛,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相提并论的。蒙古族图案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图案,与蒙古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贯穿于民间 美术,起着装饰、寓意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以图腾的形式 出现,随着现代文明的延续和展现、锤炼和创新使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趋于成熟。 它以特有的民族语言和装饰风格给我们带来了对美化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精神上的 极大寄托。2. 1蒙古族图案的历史渊源大漠南北广阔的草原,从来是我国北方民族活动的绚丽多彩的历史舞台。根据 考古发掘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存繁衍的活动。考古

14、发现表明,内蒙 古是中国最早出现原始文明的地区之一。蒙古族图案的历史发生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被誉为华 夏第一村的兴隆洼聚落群址”,出土有大型石锄、陶器、玉饰件,是目前国内保 存最好,时代最早,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大型聚落群址,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一件龙纹 陶器,其主体纹饰是猪首蛇体龙纹图案,可视为龙的起源时代。在同属兴隆洼文化 何的赤蜂市林西县白因查汗发现的石雕女性雕像是被中国考古学界认为是中国垠古 老的女神雕像。距今7000年前的赵宝沟遗址中发现的刻有龙凤图案的陶搏,以鹿首动物纹和 几何压印纹为主要特征。从这些可以看出陶器纹样不单是装饰艺术,而且是族的共 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

15、表现。鹿首鱼鸟神曾是当时氏族共同体的标志,它在绝大 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或其他崇拜的标志而存在的,这种神兽具有氏族图腾的 神圣含义。以及轰动考古界发现的距今有5000-6500年之间的红山文化,被学术界认为是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中出土的呈“C”字形碧玉龙,是发现最早、器形最大 的龙形玉器,它比中原文化的龙图腾要早一千多年。这完全可以说明红山文化是北 方民族及蒙古民族文化的发端。到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中的夔纹、回纹、云纹、蛇纹、鸟纹、蛇雁纹、植物花 卉、猗纹、兔纹等已开始具有象征意义,但是更多地体现着图腾崇拜的含义。夏家店上层文化中的那些蛙、蛇、鸟、鹰,都具有保护神的神圣含义。夏家店 下

16、层文化和上层文化以东胡文化、匈奴的鄂尔多斯文化都已达到很高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认为艺术的“一定的繁荣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有些某 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是有可能的”。因此,在人类 有史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各民族在不同地域所创适的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之间, 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的问题,而只有文化观念的差异,由此而形成了美学观念的区 别。所以,我们研究蒙古族图案的时候,应该首先探究它的文化观念及其根源,在 此基础上才能了解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稱神功能。任何文化精神的审美载体都是 总体文化的派生物。研究蒙古族民间图案,把握其耕筋,不能离开北方游牧民族的 整体文化,比如哲学思想观念就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牧为主的物质生活条 件、民俗风情、民族习俗形成的文化模式,从民间文化追溯到原始文化,就可以找 到源头的踪迹。2. 2蒙古族装饰图案与北方岩画艺术岩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