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353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小狮子 她常回忆起八岁以前的日子:风吹得轻轻的,花开得漫漫的,天蓝得像大海。妈妈给她 梳漂亮的小辫子,辫梢上扎蝴蝶结,大红、粉紫、鹅黄。给她穿漂亮的裙,裙摆上镶一圈 白色的滚边儿,还有鞋头上缀着花朵的红皮鞋。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猴子爬树,给鸟喂 食。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讲公主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王子了。她问妈妈,我也是公主 吗?妈妈答,是的,你是妈妈的小公主。 可是有一天,她睁开眼睛,一切全变了样。妈妈一脸严肃地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是 大孩子了,要学着做事。妈妈给她端来一个小脸盆,脸

2、盆里,泡着她换下来的衣裳。妈妈 说,自己的衣裳,以后要自己洗。 正是大冬天,水冰凉彻骨,她瑟缩着小手,不肯伸到水里。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 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 妈妈也不再给她梳漂亮的小辫子了,而是让她自己胡乱地用皮筋扎成一束,蓬松着。她 去学校,别的小朋友都笑她,叫她小刺猬。她回家对妈妈哭,妈妈只淡淡说了一句,慢慢 就会梳好了。 她不再有金色童年。所有的空余,都被妈妈逼着做事,洗衣,扫地,做饭,甚至,去买 菜。第一次去买菜,她攥着妈妈给的钱,胆怯地站在菜市场门口。她看到别的孩子,牵着 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走过,那么的快乐。她小小的心,在那一刻,涨满疼痛。她想,我 肯定不是妈妈亲生的。 她

3、回去问妈妈,妈妈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只是埋头挑拣着她买回来的菜,说,买 黄瓜,要买有刺的,有刺的才新鲜,明白吗? 她流着泪点头,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她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去 找亲妈妈。 几个月的时间,她学会了烧饭、炒菜、洗衣裳。她也学会,一分钱一分钱地算账,能辨 认出,哪些蔬菜不新鲜。她还学会,钉钮扣。 一天,妈妈对她说,妈妈要出趟远门。妈妈说这话时,表情淡淡的。她点了一下头,转 身跑开。等她放学回家,果然不见了妈妈。她自己给自己梳漂亮的小辫子,自己做饭给自 己吃,日子一如寻常。偶尔地,她也会想一想妈妈,只觉得,很遥远。 再后来的一天,妈妈成了照片上的一个人。大家告诉她,

4、妈妈得病死了。她听了,木木 的,并不觉得特别难过。 半年后,父亲再娶。继母对她不好,几乎不怎么过问她的事。这对她影响不大,基本的 生存本领,她早已学会,她自己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如岩缝中的一棵小草,一路顽强地长 大。 她是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时,流下热泪的,那个时候,她已嫁得好夫婿,在日子 里安稳。动物世界中,一头母狮子拼命踢咬一头小狮子,直到它奔跑起来为止。她就在那 会儿,想起妈妈,当年,妈妈重病在身,不得不硬起心肠对她,原是要让她,迅速成为一 头奔跑的小狮子,好让她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够很好地活下来。 (1)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在横线上补充空缺的内容。 八岁之前妈妈宠爱她。她感觉

5、自己像个小公主。 妈妈突然让她在寒冬学洗衣服,让她自己梳头发,让她学着独自买菜、做饭,她 _。 妈妈不见了,偶尔想起妈妈,她觉得很遥远。 妈妈去世,她 _。 长大后看动物世界,她懂得了妈妈硬起心肠对她的原因,流下热泪。 (2)下列句子中划线文字对表现人物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 她自己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她如岩缝中的一棵小草一样长大。 (3)文章第一段写她记忆中八岁以前的日子,目的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说她在看动物世界时流下了热泪。请结合全文内容,描述她此时 的心理活动。(100 字以内) 【答案】 (1)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小小的

6、心胀满疼痛);并不特别难过 (2) 用“ 毫不留情 ” 形容 “ 按” 这个动作,表明了妈妈内心的坚决,为了让女儿尽快独立、 生活自理,她训练很严格。 比喻,将 “ 她” 比作 “ 岩缝中的一棵小草” ,表现了她的顽强品 格。 (3)写出了妈妈对她深深的爱,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与下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母 亲后来的变化的不正常。 (4)略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体会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 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 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辨析。妈妈突然让她在寒冬学洗衣服,让她自己梳头发,让她学 着独自买菜

7、、做饭,“ 正是大冬天,水冰凉彻骨,她瑟缩着小手,不肯伸到水里。妈妈在一 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面” ,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小小的心胀满疼 痛)。妈妈去世,“ 大家告诉她,妈妈得病死了。她听了,木木的,并不觉得特别难过” 。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妈妈在一边,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小手,按到水里 面。用“ 毫不留情 ” 形容 “ 按” 这个动作,表明了妈妈内心的坚决,为了让女儿尽快独立、生 活自理,她训练很严格。 她自己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她如岩缝中的一棵小草一样长大。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 她” 比作 “ 岩缝中的一棵小草” ,表现了她的顽强品格。 (3)本题考查分析开

8、头段落作用。文章第一段写她记忆中八岁以前的日子,内容上写出了 妈妈对她深深的爱,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结构上与下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母亲后 来的变化的不正常。 (4)本题考查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想起妈妈,当年,妈妈重病在身,不得不硬 起心肠对她,原是要让她,迅速成为一头奔跑的小狮子,好让她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够很 好地活下来。” 根据这句话联想人物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 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注意根据前后情节合理推测, 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性格。 故答案为:( 1) 第一次懂得了悲凉的滋味(小小的心胀满疼痛); 并不特别难过; (2)

9、 用“ 毫不留情 ” 形容 “ 按” 这个动作,表明了妈妈内心的坚决,为了让女儿尽快独立、 生活自理,她训练很严格。 比喻,将 “ 她” 比作 “ 岩缝中的一棵小草” ,表现了她的顽强品 格。 (3)写出了妈妈对她深深的爱,表现童年生活的美好。与下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母 亲后来的变化的不正常。 (4)略 【点评】(1)本题考查体会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相对应的情节内 容,体会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尽量找原文词语,没有要自己归纳。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答题时应注意,坚持“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的原则, 切忌 “ 断章取义 ”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派生义、

10、特定义、隐含义),而不是词典 义。可以试用同义词、近义词替代,解释时注意联系语境分析原因,保持词性一致,最后 代入验证。 (3)本题考查分析开头段落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开头句段的作用:开篇点题;设置悬 念,引起下文;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是作用是引出下文内容。 (4)本题考查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答题时应注意,符合人物性格,联系上下文, 写出文中人物的潜台词,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谎言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 考试的内容是从1 数到100。我

11、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 一口气从1 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 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 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 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 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 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 每一个

12、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 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 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 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 个月的 时间里,我换过5 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 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 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

13、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 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 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 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 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 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 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结合第 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2)第 段中

14、 “ 我” 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3)用原文回答“ 我 ” 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4)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 字以内) (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要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答案】 (1)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2)因为 “ 我” 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3)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4)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5) 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我” 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 母亲在电话 中说她一切都好。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

15、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要联系文中三次说谎的 故事后作者的评论来理解。根据文中“ 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 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 和 “ 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 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两句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解 答。该句的上文介绍当时“ 我” 的经济状况,“ 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 用” 即问题的答案。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先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然后从 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作答。文章第三段写了我在美国的经历,之所以能独

16、自忍受陌生和 孤独,是因为“ 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 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 。 (4)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即可。从文中有关“ 我” 的表现可以 看出,我得到老师的答案后,“ 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 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可以看出老师的目的在于以此来鼓励学生,让每个 学生都充满自信。 (5)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找出文中的人物和对应的所说的谎言,组织成 通顺的句子即可。根据第三段中的“ 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 名! ” ,第五段中的“ 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 ,第六段中的“ 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 切都好 ” 可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 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因为 “ 我” 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并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