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395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导写【2016佛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广佛中学,有一所自助式图书馆。这里无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都是靠师生自律。年终盘点,原来十万册图书变成了十万六千多册,当然,虽然增加了六千多册,但原有图书仍有丢失的。此事由微博传出后,“广佛文明网”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以“无门图书馆的诚信之门”为题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引发热议。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例文】投之以信,收之以诚 这是一所特殊的图书馆。这里无

2、门、无管理员,借书、还书、借多久、什么时候还,纯靠个人自律。没有借阅登记,没有监督约束,然而正如记者所言,这里没有门,但却有一扇诚信之门。是的,这是一扇无形之门,它在你我的心中。正是这扇门,让我们自觉自律,让我们恪守内心的约定。这是一份古老的约定。三字经有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而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假若心中有信,心中有诚,何来欺诈?何来盗骗?所以,出于对诚信的信任,因此不疑。图书馆的特殊之处,正源于不疑。这是一所中学,这是中学里的图书馆,这是一群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学子,10多年的求学、明志、修身,理应让他们具备了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换言之,这是一群值得信任的

3、人。既然如此,那就不必怀疑了,再繁琐的借阅登记,再严苛的管理制度,再坚实的钢铁大门,如果心中不诚,为人不信,那又有什么用呢?何况,对于一群学子而言,图书馆,代表着知识,也代表涵养,而他们就是来图书馆学习知识、提升涵养的,追随的是高尚的灵魂而不是那卑微、贪婪的人生。那就不疑吧,那就信任你,信任你作为学生的道德感,信任你面对知识的敬畏感,信任你拥有一扇拒绝所有恶念、贪念的诚信之门。因信任而收获诚信,因诚信而自觉自律,不管是三五成群,还是独处一人,不管是借书一本,还是借阅一载,这些学子都明白,这是图书馆的书,这是借来的书,既然是借来的书,即使没有任何的外来约束,但依然心有戒尺。况且,还有来自校方的绝

4、对信任,这份信任背后是热切的期许,是沉甸甸的诚信基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投之以信,自然也应报之以诚。这不禁令我想起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19年的牢狱之灾、19年的约束管制,没有改变他偷窃的恶习,出狱后依然偷了米里哀主教家的银器,但是米里哀主教一句“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的人。”而让迷失了19年的冉阿让幡然醒悟,因为他从米里哀主教那里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尊重,信任他作为一位人所应有的良知,一种无私的、绝对的信任。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卑微贪婪的冉阿让,而是一个诚实而值得信赖的人。而这样的一份信任感在当下却何其缺失,我们不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信任那路边踉跄而倒的老人而冷眼旁观,因

5、为新闻告诉我们这是讹诈、碰瓷;不信任学生而在教室后面设置办公室,以便随时监督学生,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是缺乏自律的,是需要时刻管制的;甚至我们也不信任父母而在微信朋友圈把父母设置为黑名单,因为直觉告诉我们父母会窥探我们的隐私、干预我们的生活。彼此的不信任,最终造成群体的不信任。我们把人性的恶充分放大,而遗忘了“人之初,性本善”,更罔论为善这颗人性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过任何的阳光雨露、春暖夏凉。我们从来不信,又何以收之以诚?无可否认,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好而无瑕的世界,但这个世界依然值得期待,诚信依然值得信任,就如南昌一菜农明码标价,自助售菜,菜摊无人看守,市民选菜、称重、付钱,诚信交易。善的

6、种子一直都在,人性之光从未泯灭,当你向世界投以信任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也必然有一份期待的目光与你交汇,然后一起迸发出人性的光芒。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抱有起码的信任吧,因为只有投之以信,才能收之以诚。诚信相待,这个世界才可能是温暖而美好的世界。2016.1.18早11时【背景资料】“无门图书馆”的诚信是这样炼成的本报记者 庄庆鸿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1月09日 07 版)宁波男生张文彬迈进高中校门时,还不知道一座图书馆将会改变他的一生。这座特殊的图书馆就在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它近来被网民所熟知,是因为一条很“火”的微博。网络相传,这

7、座图书馆无门无监控,完全自助借阅,“年终盘点藏书,反而从10万册变成了10.6万册!”实际上,6年来,无门图书馆的库存是通过购书等途径从4万多册上升到了约7.6万册。网民们依然惊呼“无门图书馆给全民上了一堂诚信课”,也有很多人纳闷:究竟“无门”的诚信是怎样炼成的?“无门”的诚信“说来惭愧,一开始我也偷过书。”张文彬笑了笑,没有避讳。现在的他,是一名赢得国家奖学金的大学生。1992年出生的他从小是图书馆的常客,但这座“无门图书馆”一开始还是把他“震”住了。因为它几乎是爱书人梦想中的样子。洒满阳光的大窗下,错落的原木书柜仿佛一个个沙发,底层不放书,而是向外突出的坐柜。书架只有三层,伸手可及,不需踮

8、脚或下蹲。任何人抽出一本书就可以坐下,往后一靠,书架上安的木板安稳地接住你的背。图书馆各层直面楼梯,出入没有任何人员、仪器检查管理。想要借书,只需自己在刷卡器上刷一下书号、学生证,还书也是自助放在柜台上。没有门,自然也不存在“关门时限”了。当时,张文彬想起了博尔赫斯那句著名的感叹:“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每年,他的许多学弟学妹们也都在此记住了这句话。这座图书馆的任何角落全无摄像头,也没设报警器。入口处悬挂着鄞高毕业生赠给图书馆的书法:“道之以法,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墙上也贴着标语,却不是大大的“静”字:“图书馆无门,我把诚信门”、“显示读书轨迹,考量道德底线”、“尊重规则是对自我的尊重”

9、对于张文彬和他的同学来说,最大的信任还不是这些话语,而是那扇不存在的门。“这里没人把你当成一个小孩,来防你、管教你。他们平等地看待你,相信你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信任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有一天,班上同学聊天时抱怨说:“怎么搞的,那本书明明没有被借出的记录,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张文彬一想,暗自红了脸。“那本书不是在我家吗?”之后他就赶紧揣着这本书,丢回了还书台。无门图书馆依旧安静,无人见证这一切的发生。校长、同学常在晨会上发表“国旗下的讲话”,讲讲诚信的话题。以前,张文彬总以为这“都是空话”,但每次讲完后,图书馆的还书台上会堆起一座“小山”。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许超姸也常见到“未经借阅手续而擅自拿

10、走书的同学”。她认为,主要原因是图书馆限学生一次只能借一本书。一名同学被她问及为什么“拿书”时回答:“陈丹青,荒废集,友人借,一看歇。久未透,需时间,一蹉跎,竟三年。”她还深深记得,一名同学为了写文章,一下子拿了五本书离开,“被馆长逮个正着”。但是问明缘由后,馆长在电脑上提升了他一卡通的借书量,让他刷卡离开了。孩子们模糊地感觉到,自己“变了”,但谁也说不清。“我慢慢在生活上有了一种意识,就是不能欠别人东西,不能对不起别人,多为同学考虑。其实都是些很小的事,就像离开时,椅子不能乱放,一定要摆回原位。”张文彬说。2008年,校方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87.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度非常好,只有0.4

1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不够。全校还有50多名学生自愿组成了图书馆义工,参与组织读书节、图书编目、新书采购的工作。书友社、文学社同学也成为图书馆自治的活跃力量。“如果我们把学生当做君子,他们就是君子。”无门图书馆的创始人、鄞州高级中学原校长王贤明说。“无门”的斗智许多中学校长来到“无门图书馆”参观,立马说回去就效仿。满头白发的老馆长瞿嘉福反而摇摇头:“急着开的,也会急着关。我们摸索了3年,才明白无门的门道。”在2006年以前,瞿嘉福干了30多年图书馆工作,从来没见过“无门图书馆”。当他看到一所高中要开先河的消息,他觉得:“这是在胡闹!”创始之初,“无门图书馆”曾遭遇激烈质疑。时任校长的王贤明力压

12、众议:“如果要门,至少要请6个图书管理员,一人年薪算5万元,6个人就是30万元。只要每年丢书不超过30万元,就值了。退一步说,即使书被偷了,看书的人也受到了教育。”第二年,当瞿嘉福被邀来当馆长时,他第一眼的感觉是:“的确在胡闹。”当时图书馆虽然没有大门,却有“X点停止借阅”的限制时间,许多图书也没有编目,仍是一团乱麻。“直到2007年12月,真正意义上的无门才开始了。”他们建立刷卡系统,做到了24小时自助借还书。目前,这里有馆长1人,负责编目排架的管理员3人。“其实,图书馆没有门,比有门更难管。”数年前,浙江永康也在公园开设过“无门”的书屋,面向社会。一年后,“书就被拿垮了”,惨淡收场。“无门

13、图书馆”最大的先天不足,是图书容易流失。在馆里,他们给学生不刷卡起了个新名:“拿而不借”。“他们可能大部分并不是偷书,只是不愿意刷卡。看完可能转借给他人,这本书就被丢在哪个角落里了。”“学校的理念可以无门,馆长的管理必须有门。”老馆长的标准是:真正来看书的人能感觉舒服自由、无人管理;而来偷书的人会感到“处处都是眼睛”。他的秘诀都是极其微小的细节:6年来,从一早开始,管理员们就摆正桌椅,保证书架绝不杂乱。这让同行专家都诧异:图书流通量相当大,却为何保持得这么整齐?“这就像破窗效应,如果一辆车的窗户已经破了,就容易引人砸。而完好的车,你就不会破坏他。我们要给学生指一条正确的路。”虽然到处有提示标语

14、,但处于叛逆期的“90后”更有自己的主意。在图书馆楼层的阅读展板上,有学生写下:“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国王。你不想听我的,也不要让我听你的。”老馆长为此想出了一计“激将法”。他们根据刷卡机记录的数据,每周贴出“班级借书排行榜”、“读者借阅排行榜”。看到自己、班级的名字能被列在“全校第一”,同学们个个激动了。而那些原本“拿而不借”的同学反而主动去刷卡了:“我明明借书了,不能不算数!”“善意是更高明的管理。我们还是要给孩子提供规则,不然不是负责任的教育。如果完全放任自流,纵容不自觉的学生,也是害了他们。”瞿嘉福说。他们也在观测学生的规律。不能外借的杂志是“拿而不借”的重灾区。原本,图书馆“一

15、点办法也没有”,只好在空位上新补一本,却发现杂志依然被拿走。现在,瞿嘉福坚决地说:“拿了不补!因为同学发现自己拿了还能有新的补上,就不会意识到问题。我就一直把那个空位留在他眼前,他看完了自然会还。”结果,去年一学期少了150册杂志,这学期一清点,发现只少了39册,“还回来不少”。“如果你选择站在跟前盯着他们,就是完全不了解无门图书馆的意义。”瞿嘉福说,“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改进到孩子不去拿为止。”不少年轻读者最后成了图书馆老师的“忘年交”、“铁杆粉丝”,张文彬就是其中之一。每年寒暑假回家,甚至家人生病赶回家,他回校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老馆长。“很多中学图书馆的管理员是教师家属充任,只是一个安排职位的地方。但是,我们的老馆长是把图书馆当成了生命。”鄞州高级中学副校长张全民说。“无门”的魔力图书馆文化,在这座校园里成了一种“时尚”。去年冬天,“无门图书馆”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没有条形码的乔布斯传。原来,这是一名高二女生自作主张“送给大家”的。每年,毕业生都主动捐书约3000册,几年“滚雪球”下来,已达1万余册。对此,图书馆都不登记入册,全部放到“漂流书架”上自由取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