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91251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调节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时间:20分钟)达B必练一、选择题1.(2015南京三模)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B.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解析由于有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A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B错误;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C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答案D2.(2016陕西

2、模拟)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 D.树突解析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但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则作用部位可能在“突触间隙”。答案C3.(2015苏北四市一模)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能双向传递B.神经冲动在结构处和结构处的传导速度相同C.结构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刺激、处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处则不能解析结构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A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的作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

3、结构处传导速度较结构处的传递速度慢,B错误;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C错误;刺激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逆向传递,D正确。答案D4.(2015无锡期末)下列用于诊断下丘脑是否病变的临床措施中,错误的是()A.监测体温变化 B.收集统计尿量C.观察膝跳反射 D.检查垂体功能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正确;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D正确。答案C5.(2015泰州二模)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B.静息状态下无物质进出神经细

4、胞膜C.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主要取决于的数量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为感受器,为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正确;静息状态下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与钾离子外流有关,B错误;只有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后才会产生兴奋,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很快,而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处传递速度较慢,故反射完成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突触的数量,即的数量,D正确。答案B6.(2016陕西模拟)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

5、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其受损可导致患者看不懂文字,W区受损时患者不能写字。答案B7.(多选)(2015南京、盐城一模)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解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A错误;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中枢分析

6、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到皮肤、血管、内分泌腺等,最终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平衡,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C错误;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部位传导至兴奋部位,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为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二者相反,D正确。答案BD8.(多选)如图表示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发生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消耗ATPB.蛋白质P是一种通道蛋白C.该膜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钾离子也能通过该蛋白进入突触间隙解析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蛋白质P是专门用于Na通过的通道蛋白;该膜发

7、生的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钾离子不能通过该蛋白。答案BC二、非选择题9.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属于反射弧中的_;图乙中的是_,除作用于神经细胞外,通常还可以作用的两类细胞是_、_。(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_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_的;刺激B处时,该处膜电位变为_。(3)兴奋在结构乙中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4)成人不但能够憋尿,还能在没有尿意的时候排尿,但是当人因受伤丧失意识后就会像婴儿一样尿床。该现象说明大脑皮层与脊髓之间的关系是_。解析(1)从神经节和突触结构可以看出,

8、B为传入神经,A为传出神经,为神经递质,在效应器处,神经递质可引起肌肉收缩和腺体细胞分泌相应物质。(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答案(1)传出神经线粒体肌肉细胞腺体细胞(2)双向单向外负内正(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冲A提升一、选择题10.(2015武汉调研)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

9、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的内容物释放到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解析由图甲可知,刺激b处可引起a、c处膜电位变化,但由于bc间有一突触,故a处的膜电位先变化,而c处后变化,A错误。为突触后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中,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d是传出神经,图乙中e为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形成突触小体,兴奋不会由d传到e,C错误。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

10、膜,刺激c处,兴奋不会传到e,因而e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加强,D错误。答案B11.(2015南京、盐城二模)下图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依次是、B.在b点左侧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依次是、C.在a、b两点中央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依次是、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依次是、解析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兴奋状态下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在a点左侧刺激,产生兴奋,此时a点未兴奋,电位为正,当刺激传至a点,a点电位变为负,兴奋由ab,a点恢复正电位,当兴奋传至

11、b点,b点变为负电位,传过b点之后,b点恢复正电位,故电位变化情况为,A正确;在b点右侧刺激,b点先由正变负,后又变正,兴奋传至a点,a点由正变负再变正,故电位变化为,B正确;在a、b点中央刺激,产生兴奋时,a、b点仍为正电位,由于距离、速度相同,故兴奋同时传至a、b点,a、b点同时变为负电位,再同时恢复成正电位,现象依次为,C正确;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兴奋先传至a点,后传至b点,现象应为,D错误。答案D12.(多选)(2015启东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会发生

12、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析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外由正变负,A正确;a点受刺激后,兴奋可通过突触传至电表所在的神经元,电表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a点受刺激后,兴奋不能通过突触反向传递,故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答案ABC二、非选择题13.(2015南通一模)一些初到高原的人在睡眠时会因血氧含量降低而出现呼吸紊乱,典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和呼吸减弱、减慢的交替出现,这类呼吸模式称为高原周期性呼吸,其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

13、据图回答:(1)缺氧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pH降低,这是因为_。(2)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3)写出过程中的反射弧: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在此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填“单向”或“双向”)的。(4)人清醒时一般不会发生高原周期性呼吸,这是因为_。(5)下列4种药物中,可用于缓解高原周期性呼吸的有_(填序号)。肾上腺素(加快心跳和血液流动);乙酰唑胺(增加呼吸道通气量);硝苯地平(减弱心肌收缩力);红景天(改善脑部微循环,提高呼吸中枢兴奋性)解析(1)人体细胞在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乳酸进入内环境后,导致内环境的pH降低。(2)过程是血氧浓度下降和内环境pH下降引起的,也就是由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体液调节过程,而过程是由于化学感受器的兴奋引起呼吸加快加深,所以属于神经调节的过程。(3)过程中的反射弧是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脑干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在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4)脑干呼吸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人清醒时,大脑皮层对脑干呼吸中枢的控制能力强,所以这时候人一般不会发生高原周期性呼吸。(5)如果增加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加快血液运输氧气的速率和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那么可缓解高原周期性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