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291164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加强探究考查能力电子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基础 联系实际 注重探究 提高能力 2009年陕西省中考物理试题评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梁 放,一、试题特点,试题充分体现“自信自强、传承创新、科学发展”的命题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第27题,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海军阅兵仪式。我国92核潜艇首次亮相,如图所示。 (1)潜水艇浮出海面时受到的浮力_潜在海面下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潜水艇的排水量为5000t,它受到的浮力是_N(g取10 N/kg)。在海面下,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强

2、_,浮力_。,第27题,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海军阅 兵仪式。我国92核潜艇首次亮相,如图所示。 (1)潜水艇浮出海面时受到的浮力_潜在海面下受到的浮力(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2)若潜水艇的排水量为5000t,它受到的浮力是 _N(g取10 N/kg)。在海面下,随着潜水深度 的增加,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强_,浮力_。,以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海军阅兵仪式为背景,展示我国首次亮相的92核潜艇,试题所设情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考查学生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涉及考查到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等基础知

3、识,是一道有关浮力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本题的预估难度0.55,实际难度0.5左右。是填空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第23题,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锂电池驱动的电动能源汽车 已经投入生产。其设计最大速度为120km/h,合 m/s; 该汽车每行驶100 km耗电8kWh,合 J。,以我国民族品牌“奇瑞”轿车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能源车为背景材料。,考查速度单位换算、电能单位换算等基础知识。,该题的预估难度是0.60,实际难度大约为0.40左右,说明单位换算,特别是复合单位的换算仍然是学生的 一个弱点。,第26题,有一种节能锅,如图所示,它是由内锅和外锅组 成,内锅底部固定有一个用特殊材料制

4、成的物块。 烹饪食物时,先把内锅置于火上加热,待内锅里的 水沸腾,物块被烧得发红时关闭火源,立即把内锅 放在外锅里密闭,烧红的物块继续给食物加热,直 到食物被煮熟。要放出更多的热量,此物块应该具 有质量_、比热 容_的特点。,第26题,有一种节能锅,如图所示,它是由内锅和外锅组成,内锅底部固定有 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物块。烹饪食物时,先把内锅置于火上加热,待 内锅里的水沸腾,物块被烧得发红时关闭火源,立即把内锅放在外锅里 密闭,烧红的物块继续给食物加热,直到食物被煮熟。 要放出更多的热量,此物块应该具有质量_、 比热容_的特点。,以一种节能锅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作为试题背景。 考查热量和比热容的

5、概念及应用。 该题预估难度0.70,实际难度是0.53左右。 设问简单,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第25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 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 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 (选填 “电动机”或“发电机”),它是将 能转 化为 能,再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第25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 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 于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它是将 能转 化为 能,再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以新闻报道中的小发明为背景创编,突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考查了“发电机”、

6、“电动机”、“能量转化”等物理知识。 使学生了解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体会一种节约电能的方法的同时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也感受到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地指导实践并不难做到。,一、试题特点,试题充分体现“自信自强、传承创新、科学发展”的命题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社会,关注科技发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第1题,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50 g B考场内空气的温度大约是50C C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15 min D一支普通

7、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第2题,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 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 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 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 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D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第2题,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 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 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B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D

8、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以自行车的激光系统在路面形成“虚拟自行车道”为背景。 考查光的传播、反射、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基础知识。 预估难度为0.85,实际难度是0.4左右。,第28题,(1) 如图-1a是一种简易晾衣架.它的横杆 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1b,O点是支点,F2 是阻力,请作出 A点受到的动力F1的示意图 和它的力臂l1。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开 关、螺口节能灯正确地接入家庭电路。,晾衣架抽象为物理模型,一、试题特点,试题充分体现“自信自强、传承创新、科学发展”的命题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

9、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社会,关注科技发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试题注重科学探究考查,探究题情景反映课外学习活动,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充分体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发挥试题对教学的导向功能。,第31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网上浏览到一条消息:“微生 物燃料电池”能利用土壤中的电解质获得电能,供给某种灯发光, 如图-1所示。受此启发,他们用潮湿的土壤、铜片、锌片等制成 了一个“土壤电池”,并测出有一定的电压,如图-2。那么“土 壤电池电压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可能与锌片、铜片插入土壤的深度有关; 猜想2:可能与

10、插入土壤的铜片和锌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1,他们先在金属片上每隔2cm作好标记,再将铜片、锌片插入土 壤中,保持它们之间距离不变,改变两金属片插入土壤的深度,并记录相应的电 压值,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3是同学们最后一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请读出电压值,并填入上表空格中。 (2)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中作出图像。 (3)分析以上数据和图像,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4)他们利用以上装置验证猜想2时,实验 中应控制 不变,改变 ,并 依次记录电压表的示数。,提出 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第3题,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

11、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 水,产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汽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 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蒸发,后沸腾,以“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为背景材料,考查物态变化过程。,起点高、落点低,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第24题,小丽同学用两把雨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 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 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 一把雨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 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 可以发生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 人听到声音的_,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 靠的

12、介质是_。,第24题,小丽同学用两把雨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 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 到表声,把另一把雨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 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 一样可以发生_现象,“聚音伞” 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手表声 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以学生自制有趣的“聚音伞”实验为背景,考查声的产生、传播以及特征量等知识。 鼓励用身边的常见物品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探究活动。 揭示自然界有相似的规律。,第30题,小芳用弹簧测力计、量筒和小桶测食用碱面的密 度。实验步骤如下: . 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G10.9N。 .

13、 把碱面倒入小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碱 面的总重G2,如图-1。 . 把小桶中的碱面全部倒入量筒并摇匀,测出碱 面的体积V,如图-2。 (1)请根据图示,读出测量数据并填入表格中。 (2)写出计算碱面密度的表达式= (用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 表示)。 (3)计算出碱面的密度并填入表中。(g取10N/kg) (4)小芳无意间将图-2所示的量筒在手上墩了几下,发现量筒的示数变 小了.由此可知,粉末状的物质墩得越实,其密度越_。,继承与 创新,数学表达能力,拓展,第29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取了一个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并将蜡烛、透镜、光屏依 次安装在光具座上。 (1)点燃蜡烛

14、,保持蜡烛、透镜的位置不变,无 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 (写出一条即可) (2)经过调节之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 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一定 _cm。生活中的_就用 到这一成像规律。,第29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选取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 镜,并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 (1)点燃蜡烛,保持蜡烛、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 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写出一条即可) (2)经过调节之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一定

15、_cm。生活中的_就 用到这一成像规律。,一道开放性试题。 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侧重实验过程和探究结论的考查。 引导学校要重视实验教学,真正开齐、开足、开好物理实验。,一、试题特点,试题充分体现“自信自强、传承创新、科学发展”的命题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社会,关注科技发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试题注重科学探究考查,探究题情景反映课外学习活动,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充分体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发挥试题对教学的导向功能。 试题全面考查物理知识、技能,高信度、高效度反映我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第4题,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 到惯性的作用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汽车转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 动状态 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A B C D,第4题,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汽车突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