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84869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卷1)高考历史最后一卷(第五模拟)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新课标卷1)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第五模拟)一、单选题:共12题 1学者王国维说:“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的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这说明商代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B.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C.依据才能品德确定储君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代政治文明的特点。材料表明,商代有嫡庶长幼之别,但王位继承“兄终弟及”,这说明宗法秩序在商代已初步确立,但不够完善。商代已是王位世袭,兄终弟及也是血缘传承,A、C项与材料不符;商代还未实现中央集权,D项错误。B项正确。 2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

2、。汉律规定:“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魏律呈现出A.复古主义的特色B.程序简化的特色C.严刑峻法的特色D.以儒入法的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儒学发展对律法的影响。儒家典籍认为私报父祖之仇是孝义之举,汉律禁止此种行为。三国时期的魏律认为,如果杀害父兄的罪犯在逃,正式定其有罪后,子弟可以依照“古义”,自行追杀,这体现出魏律对儒家孝义思想的汲取。魏律并非恢复古代律法,A项错误;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3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

3、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经济。由题干材料可知,唐代商业覆盖区域十分辽阔,店肆、驿驴客观上促进了唐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并未反映对外经济交流的状况,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城市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正确。 4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在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文中空缺

4、文字应为A.自然哲学B.实用技术C.道德理论D.实验工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将对天文演化、阴阳五行等自然现象的探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A项与材料不符;中国古代学者注重道德理论的研究,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但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轻视科学实验工作,排除B、C。D项正确。 5有学者将19世纪30年代亚洲地区某一种贸易的“三角关系”绘制成下图。该图能够反映出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英国扭转贸易逆差的手段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D.中英文明间的碰撞与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英贸易的相关知识。图示信息反

5、映了鸦片贸易的状况,再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可知,此时中国的大门尚未被打开,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攫取利润,向中国输出鸦片。中英鸦片贸易无法反映出A、C、D项,B项正确。 6近代中国有些人宣称:“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该言论A.是西方坚船利炮刺激的产物B.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表现C.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D.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认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封建顽固派的思想。由材料中的言论可知,这些人坚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故该言论应为顽固派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A、

6、B项与材料不符;洋务派也属于封建士大夫群体,D项错误。C项正确。 7红色中华曾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言:“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与其各派军阀现更已(借)和平谈判,实行出卖整个中国,促进各帝国主义迅速瓜分中国。对于全国反日反帝的革命运动,则尽其压迫之所能。”由此可见,该宣言发布于A.南昌起义爆发时B.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C.抗日战争的后期D.重庆和谈失败之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相关知识。南昌起义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但并未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A项与材料不符;抗日战争后期,虽然国民党消极抗战,但也不会对反日反帝运动“尽其压迫之所能”,中共也始终坚持在抗日民族

7、统一战线领导下合作抗日,排除C项;重庆和谈时,抗日战争已结束,D项与材料不符。 8据党史记载,某时期中共中央作出了如下决议:统一收购农户手中的余粮;对城市和农村缺粮居民实行粮食定量配售,同时严格控制私营粮食工商业买卖粮食。作出该决议的目的是A.保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理想C.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国家要控制粮食市场以获得足够的粮食,其目的是顺利实施“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保障。材料反映了粮食供应困难,中共中央作出此决议的目的并非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排除B项;由题干材料可知,中共中央作

8、出该决议时仍存在私营工商业,可排除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9在古代雅典,“德莫作为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它更小一些。改革赋予了德莫登记本单位公民信息的权利,这使得以后对公民权的认可,取决于他所居住的地区,而不是取决于氏族族谱。”材料所述的“改革”A.发生在克里斯提尼统治时期B.是城邦社会形态的必然产物C.是清除血缘政治的首次尝试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中确定公民权需依据其“居住的地区”可判断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改革措施,它以地域部落取代了原有的血缘部落。古希腊其他城邦依然存在血缘部落,

9、所以B项与史实不符;梭伦改革时期的财产等级制度已经冲击了血缘贵族政治,C项错误;雅典民主的奠基时期是梭伦改革时期,排除D项。 101867年,英国国王批准了国会提出的一项改革法案:每年缴纳地租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城市中一切房东和每年交房租满10镑,能缴纳济贫税并在某一选区住满一年的房客,都有选举权。该法案的通过A.消除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弊端B.保障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权利C.促使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D.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材料表明,英国选举资格依然有财产限制,A、B不正确。英国的民主形式是代议制民主,是间

10、接民主,C项不正确。 11“他们把(资产阶级的)人类理性作为观察和分析社会的根本标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提出了历史发展有规律的思想,从社会发展的观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他们”是指A.启蒙运动的思想家B.巴黎公社的缔造者C.空想社会主义者D.科学社会主义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启蒙思想家不会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缔造者的认识没有上升到材料所述的高度,排除B项;科学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空想社会主义者仍未完全摆脱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但他们已经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会被取代,C项正确

11、。 12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被称为“里根经济学”。其主要措施包括支持市场自由竞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放松政府对企业经营的控制等。该经济思想A.与罗斯福新政的思想一脉相承B.是美国“新经济”出现的标志C.背离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D.是解决经济“滞胀”的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里根采取的经济举措是减少国家干预,并非不干预,并未背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所以A、C项与材料不符;美国“新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其特点是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低通货膨胀下经济的高增长,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里根的举措是解决“滞胀”问题的尝试。D

12、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综合题:共6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人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1848年,英国财政大臣格拉斯

13、顿组织专人就文官制度问题对财政部、海军部的部门做了详细调查,1853年底写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对文官制度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这个报告虽然在1855年2月被国会否决,但它的内容则成为20世纪50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基本依据。1868年上台的格拉斯顿自由党内阁,曾力争用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任用文官。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选官制度的调整及其所坚持的传统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坚持这一原则的历史影

14、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文官制度在英国建立的必然性,并说明文官制度的确立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举制和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共同之处。【答案】(1)调整:废除按门第举荐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实行按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原则:限制工商业者为官。影响:一方面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保障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2)经济上,工业革命促使自由竞争的经济规则(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形成,为政治领域的自由竞争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迫切需要通过自由

15、竞争分享政治权力。影响:为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分享政治权力提供了机遇,促进了英国的政治民主化;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3)选拔人才的方式及原则相同,都是通过考试公开竞争;社会作用相同,都扩大了人才来源,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拥护门第”“改成自由竞选”“参加中央之考试”等概括;第二小问由“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即可得出;第三小问从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官吏选拔范围的限制等方面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英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必然性;影响可在第一小问答案的基础上作答。第(3)问,从选拔人才的标准、选官制度的社会作用等方面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百年的历次重大政治改革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与革新相结合的?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有关,它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个历史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