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27668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第六章(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3,1,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宪法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难点、课时,重点,1.了解法律的作用;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难点,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了解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学时,本章共6学时,【导入】 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由于苏格拉底经常指出别人的无知,招致了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罪名是“不敬神”和“蛊惑青年”。,执行死刑之

2、前,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劝他逃走,他们买通了狱卒,为他制定了周密的逃走计划。令人吃惊的是,苏格拉底拒绝逃走。他说 :“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如果我含冤而死,这不是法律的原因,而是由于恶人的蓄意”就这样,70岁的苏格拉底喝下了毒酒,平静地离开了人间。,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 伯尔曼(美),讨论:你怎样评价苏格拉底的做法?,法律的词源,法律的一般含义,一,三,二,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法律的历史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况: 甲到汽车站去购买车票,没有排队而插队购票,而受到他人的

3、谴责; 乙驾车在十字路囗正好遇见红灯,其视而不见,撞红灯直行,结果被交通警察罚款; 丙经常上班迟到了,结果被用人单位扣减了其薪酬等。,请问:为什么这些行为受到的处理各不相同?,汉字“法” 的古体 ,一、法律的词源,一种能 “治狱”、“别曲直” 的独角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廌(zhi ),说文解字:“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第二,法是一种由“廌”这种怪兽公平裁判争议的活动,当人们的行为不端,需要怪兽加以处罚。,第三,法律的产生与实施离不开“廌”这一怪兽,它是 权威和社会强制力的代名词。,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创

4、制的(国家意志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规范性),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制性),制定,认可,二、法律的一般含义,2、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揭示和概括,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制约性),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在一个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人类社会相应产生了四种类型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规范体系。,法,三、法律的历史

5、发展,奴隶社会开始有了法,法的历史类型,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人类社会先后存在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2,三,二,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一、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看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法律实质内容看 鲜明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从法律社会作用看 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保障,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

6、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将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二)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

7、行,(一)法律制定,1、关于立法程序,法律案 的提出,法律案 的审议,法律案 的表决,法律的 公布,2、关于立法权限,全国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和地方立法权,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性法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二)法律执行,狭义: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的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 享有执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比

8、如公立学校等事业单位,1、何谓法律适用 又叫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使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三)法律适用,2、我国司法机关 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公安机关不是司法机关,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司法机关,通常说的公检法,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行使的刑事案件的侦察权属于司法权的范畴,但就其组织的性质而言属于政府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三)法律适用,3、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 合法 及时 公正 合理,(三)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

9、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2010年10月16日晚,被告人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新校区生活区醉酒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伤,且肇事后逃逸,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启铭6年有期徒刑。,(四)法律遵守,“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第一部 成文宪法,1787 美国联邦宪法,第三节 我国宪法与法律部门,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制宪会议,第一部社会 主义国家宪法,1918 苏 俄 宪 法,冬宫外人民欢呼宪法的制定,我国第一部带“宪法” 字样的法律文件,1908 钦定宪法大纲,19

10、08年 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 1923年和19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代表封建买办阶级利益的宪法。 1912年 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代表人民民主的宪法。 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诞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flv,我国宪法的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四部宪法,1954.9 1975.1 1978.3 1982.2年现行宪法,1988年4月和1993年3月两次修改,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认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

11、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三次修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明确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贯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等改革的思想。 2004年修订,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明确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主要 内容,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一)宪法的特征,在效力上,一、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 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

12、性质,国家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权利义务,现代化建设,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效力高于,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组织规章,公民的行为准则,supereme authority,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提出修正案,通过修正案,修正案生效,宪法修改程序的严格性,从制定、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要更加严格、更为复杂。,我国宪法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二)宪法的基本原则,(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13、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基本经济制度,二、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 国家性质,我国的 国体,我国国家的阶级性质,爱国统一战线,重要保障,(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强大的

14、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请思考: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 央,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乡,民族乡,镇,县,区,乡,镇,自治州,设区市,(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 团结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

15、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其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它由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等6个法律部门为主干,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16、律体系。,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立法的依据。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的总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等都是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基本法律,辅之以其他单行的民事法律,包括合同法、担保法、拍卖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 商法是调整公民、法人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目前我国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海商法、证券法、信托法等。,概 念,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