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76438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柔性课堂内涵,实施精准教学改革”行动方案一、目的与意义(一)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是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的需要。“课堂精准教学”指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课堂精准教学”其实质就是因材施教,有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校教育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柔性课堂教学研究也有一定成果,但一些教师的教育观

2、念、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专业能力不强,课堂效益不高。为此,我们需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我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三)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需要。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把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精准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是当前教育亟待关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二、目标与任务(一)推进“课堂精准教学”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优质轻负教学的

3、相关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有效教学意识,把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建立健全推进课堂精准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课堂精准教学”模式建构为突破口,在发展“柔性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推进“课堂精准教学”的任务1.创设精准教学新环境。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数字平台,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加强精准教学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选修课网络课程、微课等精品资源建设,丰富的优质数字资源。提升教育

4、信息化能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应用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应用大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2.建立精准教学新机制。建立教师、学生教学和学习管理规范,研制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视导等方面在内的“云和县课堂精准教学管理规范”;研制包含精准开展学情分析、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精准创设教学环境、精准选择教学内容、精准确立教学过程、精准确定教学方法和精准评估学习结果等方面,努力营造“校校实施精准教学,人人参与课堂创新”的新局面。3.研究精准教学新模式。开展“课堂精准教学”要素研究。围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习

5、结果等要素开展研究。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建立智慧课堂示范点,开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新型载体的试点示范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面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深度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以导学课堂为实施载体,以导图技术为支撑体系, 建立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优势,提升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4.打造精准教学新成果。建立基于“课堂精准教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研制学科精准教学目标体系。以课程标准、指导意见、考试说明、教材等为依据,分学科研制具有可操作的学科精准教学目标体系。建立精准教学试题(习题

6、)库。三、工作推进2019学年开展的主要活动有:1.研制“行动方案”和“教学评价标准”。2.召开“课堂精准教学”推进会,全面启动“课堂精准教学”研究。3.组织基于“课堂精准教学”的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4.组织基于“课堂精准教学”的集体备课,分学科研制精准目标、精准习题、精准课例。5.推行AI人工智能教研,加强技术引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开展研究,用足、用好数据。6.组织“课堂精准教学”网络命题、教学视频评比活动。7.组织“课堂精准教学”全员赛课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课堂精准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科教研组为具体实施单位,教师为精准教学实践

7、操作者。依据 “课堂精准教学”实施方案,统筹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成立“课堂精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层层发动、落实责任、各负其责、联动推进。(二)强化培训引领。要把“课堂精准教学”列入今后一个时期教研、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课堂精准教学”专题培训,提出信息化教学教师能力发展的目标,明确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当具备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运用能力标准,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搭建有效的学习和培训平台。要组织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开展专题调研和专业指导。总务后勤部门要为学校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三)强化项目推进。实施“课堂精准教学”要通过项目推进的方式进行。学校要按行动方案,确定

8、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项目,通过自主研究、专题调研、项目论证、观摩研讨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四)强化评价激励。要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教育期刊等媒体,积极宣传推进“课堂精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宣传工作中涌现的典型案例,营造教师、学生、家长支持和参与精准教学的良好氛围。附件一:平水镇中心小学“课堂精准教学”管理规范二十条;附件二:平水镇中心小学“课堂精准教学”评价指导意见。附件一平水镇中心小学实施“课堂精准教学”管理规范二十条教学准备第一条 研究课标、教材、学生。学校组织任课教师通过论坛、研讨或测试等活动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师通读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各单元之

9、间的联系,形成学科教学框架体系;教师通过家访、观察前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特点等来把握学情。第二条 拟定教学计划。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校情况分析、学期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措施和教学进度等。第三条 预设教学设计。(一)精细学习目标。基于课标、教材以及学情制定学习目标,文字表达上要突出学习主体、使用行为动词,要有目标达成度,特别关注重难点,着力解决“学到什么程度”;(二)精确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环节要连贯紧凑、问题提出要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学习方式要合作探究,着力解决“怎么学”; (三)精到反馈评价,多样化、个性化开展评

10、价与诊断,着力解决“学得怎样”。(四)精致编写教学案。教学案必须一课一案,包括重难点、学法指导、教学活动设计、板书和作业布置。采用集体讨论的电子版教学案,要有教师个性化教学的修改内容。课堂教学第四条 重视课堂组织(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学情,以及教学准备等合理地分配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二)灵活运用学教方式,选择与教学内容、学情相适应的学教方式;尽力构建讲练结合的“对话式”教学。(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四

11、)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借助手机或录屏软件等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第五条 加强过程调控(一)关注动态生成,智慧地处理突发情况,因势利导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二)活跃学生思维,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发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第六条 关注学生主体 (一)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每节课学生提问、发言等人数不少于30%。第七条 精准课堂反馈 (一)反馈调控,通过课堂观察、提问、发言等途径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发现偏差和错误,及时进行矫正和补救。(二)目标检测,根据教学目标开展当堂检测,精准把握目标达成情况,及时跟进相应措施。作业与辅导第八条 作业

12、设计(一)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当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相应的作业,逐步形成校本化作业。(二)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一个教学单元的作业与练习要有不同形式呈现。第九条 作业布置与批改(一)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每天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1小时;(二)学生作业要坚持全批,对关注生的作业要努力争取面批,要用评语等形式加强反馈与交流。(三)做好学生作业订正的监督与二次批改工作,及时收集并形成错题集。第十条 学习辅导(一)学习辅导要作为课内外常规动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二)对关注生和尖子生

13、,要运用当堂检测、单元测试等数据精准确定辅导对象,认真分析学生个体特征,制订个别化的辅导方案,做好辅导记录。学业评价第十一条 探索多种形式评价(一)课堂评价。关注课时目标的过程评价与达成评价。教师平时要加强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参与度等做好记录,并作阶段性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鼓励进步,督查改进,期末对课堂观察进行综合评定;要重视课时学习目标的达成评价,提倡新知学习的每课时要有学习目标达成评价。(二)展示评价。可过竞赛、评比、作品展览、项目活动等形式进行展示评价。展示评价的时间、形式、内容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自行确定,每学期举办12次。展评情况就及时记录

14、,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三)作业评价。要对学生的平时作业提出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平时对每次作业给出一个等级,期末对作业进行综合评定。(四)测验评价。测验评价即笔试。笔试每学期的次数要按有关规定执行,一般由教导(务)处或教研组组织。(五)综合评价。要把学生平时的各种成绩,按一定的权重综合评定一个等级。第十二条 建设好试题资源库(一)队伍建设学校要组建各学科命题骨干队伍,带领教师研究作业、研究试题。教师要积极为试题资源库提供高质量的题目;学校要逐步完善校本化的试题库,为课时练习、单元诊断、学期检测等提供有效的试题。(二)试题质量1.试题应体现教学目的和课程标准的要求。2.试题应体现全面检测的原则。试

15、题既要检测“三基”,又要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试题之间应彼此独立。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4.试题表述应简明。在不遗漏解题依据和思路的前提下,题目语意要清楚,文句简明扼要;答案明确合理;评分标准简便、准确、科学。第十三条 组织好施考和阅卷(一)考前要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引导学生调节心理与情绪;考中要求学生遵守考场纪律,认真规范答题。(二)教师监考时不得将手机等带入考场,不得擅自离开考场。杜绝作弊等现象发生。(三)教师阅卷要严格执行评分标准,做到认真、客观、公正,不打印象分和随意分。第十四条 做好教学诊断与分析1.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学生分层的各种作业和检测所生成的教学诊断数据库倡导建立个性化的学生学习状况报告和阶段性的教师教学情况报告。要定期阶段性回顾小结,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亮点、寻找不足,提出后续改进或改善的措施。2.教研组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数据库,定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发现普遍优势与不足,确定主改方向。3.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数据库,定期分析本班学生各学科的学习状况。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科间平衡情况,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商对策,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