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7477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精品教案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2理解课文的结构特点。3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的方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确实,门是神奇的东西。我们总是对门后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旦打开必得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我们将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赵丽宏,散文家、诗人。

2、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第一本书,至今已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40余部,有多种著作在台湾和国外出版。2了解背景课文是作者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言的节录。文学卷共分四卷(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戏剧卷),共200万字,由赵丽宏主编。序文写于1997年春季。这套文库2000年已出版。文库中,除文学卷外,还有艺术卷、社会卷、科学卷。3关于体裁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序,也叫作“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它一般是写在

3、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作“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无聊(lio)诠释(qun)缩影(su)裨益(b) 帷幕(wi) 凝聚(nng)徘徊(pi hui) 憧憬(chng jng)5解释词语。浏览:大略地看。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由于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诠释:说明,解释。诠,详尽解释、阐明。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风俗画:用当时社会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憧憬:向往。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

4、样。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花样繁多。6初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12):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第二部分(34):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5):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三、合作探究(一)理解题目课文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义?明确: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

5、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即文学这扇大门,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总体来看,“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青少年由此进入文学殿堂,尽情领略文学这一领域的无限风光。(二)分析结构本文层次清楚,前后照应,请结合标题说说课文的结构特点。明确:“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题眼是“打开”二字。围绕它,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由“门”谈起,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描

6、绘门内的新奇美妙。第三、四自然段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和魅力,使青少年对文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起青少年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鼓励他们去打开这扇门。这样,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三)探究写法1文章是如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的?明确:文章开头由“门”引入话题。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一个疑问哪来那么多的门,为什么这些门都关闭着?由此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紧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第二个疑问世界上有哪些未知的领域,都是什么?这激起读者探究的欲望,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

7、鲜明的对比,给人第三个疑问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截然相反,这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愿望。这种层层设疑、巧设悬念的技法,可谓妙笔生花。2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明确: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3细读中心句,结合前文,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明确:作者先从反面阐述,指出对文学一无所知的人,不管他的学位有多高,“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的人的本质特征。然后从正面说明了文学与每个现代人的切身联系及其巨大作用,为青

8、少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四、板书设计门文学之门 议论大门 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由门打开文学鼓励人们走 谈起之门的意义进文学的大门五、课外拓展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想叩开文学之门,因为它可以使我_。我想叩开_之门,因为它可以使我_。答案示例:成为文明人科学掌握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2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重难点】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

9、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技巧。二、自主预习作者与青少年的对话运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作者以和青少年对话的方式描绘文学的魅力,便于直接抒情,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三、合作探究(一)品析语言1本文作者是当代散文家,善用修辞,文采飞扬,整篇文章生动形象,产生“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效果。请就文中比喻、排比两种修辞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明确:(1)比喻:“为你打开一扇门”,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并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

10、种神秘感,产生探究的欲望。(2)排比:“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2本文的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这些是怎样体现的?明确: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一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有不同的内涵,“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后一个“世界”则指领域。又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课文中指代青少年读者,语气亲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二)品味情

11、感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作者是当代散文家、诗人,对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喜爱和感悟。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文学,关键在于对文学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的实质又在于作者对青少年读者的关心和信赖,由此而转化为亲切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使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备受鼓舞。四、板书设计词汇丰富多彩抽象的概念人格化亲切的语气真挚的情感文学的魅力五、课外拓展文学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陶醉、沉迷。那么作者的哪些语句能引起你的共鸣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用文学作品实例来帮助理解。明确:课文第四自然段开头两句,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优秀文学作品同“历史”“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上古文学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认识;水浒传是一部社会生活画卷,让我们了解了我国历史上农民从起义到失败的经过及起义失败的原因,看到了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目睹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感受了北宋末年市民阶层的社会理想等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