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726269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管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变革发展,我国开始部署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建筑企业以一种高速,成熟的态势开始进军东南亚,为了更详细周密地了解东南亚建筑市场,本文对我国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国外建筑工程计价模式和国内模式不同,总结研究成果,方便以后对工程项目计价模式的选取。本文以国际化协同合作、打开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来深入探讨建筑工程项目计价模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发展。关键词:工程计价;计价模式;造价指标Abstract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change in recent years

2、, our country started deploying area strate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of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a high-speed, mature into southeast Asia, for the sake of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f southeast Asia, in more de

3、tail 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pricing mode in our country is analyzed, and through comparing the foreig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valuation mode and domestic different, summarized research results, convenient for later project pricing mode selection.Based on i

4、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open international market as the main target, to explore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 pricing mod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engineering valuation; Pricing mode; Cost indicatorII目录摘要Ab

5、stract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22.1英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22.2美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23、工程造价的管理33.1 管理现状33.2 存在问题53.3 解决策略6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1.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造价,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已经成为企业进行项目建设管理的重点。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在项目建设过程项目管理人员经常忽视造价管理,将造价控制管理归于财务部门的职责。但是项目造价控制管理需要项目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完善项目建设造价控制管理,需要多方面综合协调,通过合理的造价控制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于

6、业主方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淡薄,存在掌管想法、手段、方法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相悖,实施中所涉及的影响工造价的因素日益增提多,面临造价增加的风险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损失也越来越大。1.1研究背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惠及多方利益集团,既使中国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有很大程度上推动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拉动经济的飞跃性发展。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机遇,能够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历史性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稳定融洽的合作关系,并且其政治情况较为稳定,资源充足,这都是中国建筑企业境外投资的优良条件。虽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着优良的政治环境,但由于中国建筑企业对东南亚

7、国家的建筑体系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故在向东南亚国家拓展业务时存在着重重阻碍。基于此现状,笔者借助本文对东南亚国家建筑进行简单介绍,以此为促进中国建筑开拓世界市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2研究意义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逐步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完善,再加上工程造价范围也随之变动,故原来的掌管工程造价的方法便不能在现有体制之下顺利进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迈向新的阶段后,这种体制难以在国际工程市场上享有话语权。特别是以往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当前的现实状况下,它明显增加了项目法人在承担项目责任和风险的成本。故在此现状下,本人对工程造价计价的模式与管理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工程造

8、价的计价模式2.1英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在工程造价方面,其采用的是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工程造价信息等,而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计价定额和费用标准等。因为没有统一的计价依据,所以各方的工程项目代表在计算项目工程量时,只有把工程量的计算作为其工程造价计算的根据。英国的造价计价的模式可以称之为“工料测量体制”。该体系之下包括了工料测量师和其背后迅速壮大的工料测量公司和行业。这也意味着,为了适应一些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工程项目,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体系,即以工程要素的计量为核心,在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就对经费严格把控和记录,如此达到对项目合理计价的目的。英国建筑业的迅速壮大,也连接了一些新的业务,

9、如:法律和合同等。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之下,涉及此业务的多方参与其利益的分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工料测量行业也开始拓展其业务,开始涉及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管理等。关于英国的工料测量内容,在此列出主要部分:把握通胀趋势后研究项目可行性;做出项目预算然后完成施工合同招标,项目计划并计算成本;确定招标文件和购置建筑用品,分析投标报价书,谈判和签合同,决算已完成的并写索赔合同。最后,加强与基金组织的配合,重新计算成本;2.2美国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美国是现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典型,美国政府不会轻易直接干涉企业发展内部的事物。因为这样的市场管理模式,美国自然就没有一套固定的计价标准

10、。大多数的美国本土工程咨询公司往往都按照其项目所处地区的实际形势来制定相适合工程造价指标和合理制定费用标准。以制定的标准为主要依照,计算出单位平方面积的消耗量和基本花销,把这一花销当作今后项目估价时的参考。此外,由于美国国内不具备严格统一的工程计量规则,这样一来在招标中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只是投标一方,一般只考虑本身消耗的劳务费,材料费,设备损耗费,管理开支等来计算。这就让各个投标当不得不按照工程图预估工程量。如果是下属分包工程,那么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量进行计量,然后汇总并提交报价。目前美国国内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在造价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标准,也不能提现管理的疏忽和不

11、完善。美国各种专业协会,大型工程公司,政府部门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积极出版相关工程估价的书籍,整理出许多的与成本估价有关的公式,给估算人员在不同阶段工作中提供了便利和参考,促进了估算工作的有序进行。在美国国内,每一个大型的企业承包商都具备详细周到的内部评估体系来指导其工作。作为承包商,一般是根据公司造价工程师对公司以往工程的数据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就可以对新承包的生产率及施工环境进行精准的判断,预估出项目的花销。在美国,工程造价管理,通常要完成一下四步:概算、估算、核定估算、详细设计估算。但是各阶段的精度要求的是大有不同,从概算为起点,核算的精确程度不断提高,已发到越来越精确。与此同时,

12、对于工程造价的组成内容来说也是和其他国家大同小异的。而作为运营商,也要从中谋取一部分利润,大多占15%20%。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数据根据具体形势有所变化,运营商也会更苦实际情况以及对市场形势的把握来调整价格。总结来看,通过探讨国外对计价模式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计价模式方面,国内外计价模式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实际中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局限。比如国外如工料测量体系、造价管理体系、工程积算制度等都有完善的工程报价体系,这样一来政府和企业协会以及咨询行业就能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发展。这样也就可以对招投标双方的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制约,实现对建筑业招标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管,大大提升了监

13、管力度和效率,也可以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前进。但是相较于外国来说,我国当前的投标报价管理体制还在萌芽阶段,各地区的投标报价体系也是处于没办法统一的情况,我们需要统一报价体系同时也要加强报价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完善我国招投标制度。3.工程造价的管理3.1 管理现状3.1.1我国管理工程造价的发展史目前,我国将工程造价管理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处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国向苏联学习了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并且对我国的部分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1958年到1966年是第二阶段,我国的一些区域因为有定额存在差异的状况产生,因此我国舍弃了定额概算的管理,相关部门进行员

14、工的缩减,相关工作开始做减法,因此大部分的控制概预算的投资被削弱;第三阶段我国许多的管理机构被撤销,许多从事该行业的人失去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发生类似于施工时间预估不合理、工程竣工不结算的情况;第四阶段我国在70年代到90年代间成立了标准定额司,政府部署了一系列关于概预算管理的文件和预算估算的指标。专业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协会也正式成立,为之后的工作进展进行打造了牢固的地基;第五个阶段是第四阶段末尾到目前为止,计划经济的缺点开始逐渐显露,目前市场经济所需传统概预算定额管理并不能达到,工程造价管理被政府影响,市场竞争不景气,经营者积极创造性被大大的打压。3.1.2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

15、现状静动态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使用最多的模式。每个地区对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将指导价与指定价相互结合并且使用单价法进行,将市场动态的价格进行划分,不同的阶段做相应的调整,将指导性系数不定时公开。然后由每个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对最后的工程造价进行编制、检查以及最终确立。这几年来,政府插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走向市场经济,所以工程造价在对控制造价的方面得到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因为建立了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得到了规范以及专业。但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模式依旧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存在一定的有限性。建立相关制度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如人意。主要是以下所述的几个方面:价格的改变速度日益加快,目前的工程预算定额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建筑材料也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关于工程造价的法律不完善,建设单位的规定与相关政策并不能相契合,缺乏监督管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外包恶意压价、施工用补垫资金、肢解发包等;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只能实现工程的部分管理,工程造价极易失控。有些工程急于开始施工,在建设前期没有对实际所需的工程投资进行良好的评估,甚至出现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对工程概算编制进行谎报的情况。许多工程在前期进行投资预估时,没有充分的分析其动态原因和外部风险,导致市场价格一旦变动的其毫无随机应变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