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5762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士比亚课件培训讲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廉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高峰,一、十四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状况,资本主义萌芽与“圈地运动” 伊丽莎白女王执政时期(1558-1603):王权统治的全盛时代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二、莎士比亚的生平(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诗人、剧作家,人类戏剧史上一个里程碑。出生英国中部沃里克郡斯特拉福德镇,离伦敦约100英里。祖上务农,父亲是经营羊毛皮革的商人。幼时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因家庭破产而辍学,16岁自谋生活。1585年到伦敦谋生。 在伦敦当过马夫、剧团的配角演员。因剧院需要剧本,转入写脚本,1594年成为“宫廷大臣供奉”剧团的股东。,肖像,1610年退出伦敦戏剧界,回到家乡,1616年4月

2、23日在家乡病故,终年52岁。遗体安葬在镇上圣三一教堂。墓志铭写: “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 切莫动底下的这抔黄土! 让我安息者上天保佑, 移我尸骨者永受诅咒。”,(二)创作分期,1.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王权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是乐观主义,追求欢乐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主要成就:十四行诗154首,历史剧9部,喜剧10部。 1.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2.悲剧时期(1601-1608) 王权由盛至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詹姆斯一世即位,加强君主专制,王权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乱。

3、 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是严峻批判社会邪恶势力。 主要成就:悲剧,风格悲愤沉郁。写作著名的四大悲剧。,3.传奇剧时期(1609-1612) 封建王朝专制加剧,压制言论自由。戏剧界出现迎合宫廷贵族趣味的倾向,伦敦大众化剧场的全盛时代已成过去。 莎士比亚创作特征是调和现实矛盾,转向梦幻世界。 主要成就:传奇剧,充满浪漫情调,富有传奇色彩,宣扬宽恕和解。代表作暴风雨。,(三)早期创作中的诗歌,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 鲁克丽斯受辱记 根据奥维德的作品写成,风格华丽纤巧 154首十四行诗(sonnets) 歌颂友谊、抒写爱情 变彼特拉克的“4433”为“4442”,莎士比亚诗歌成就主要是十四行诗。抒发

4、诗人对人生、爱情、友谊的理想。 1126首写友谊,歌颂诗人和他的男朋友的友谊。 127152首写爱情,描写诗人对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子的爱情。 诗中的“男朋友”和“黑美人”是谁,不可考。写给男朋友的诗,有人认为莎氏有同性恋倾向。是歌颂爱情还是歌颂友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欣赏要求去做选择。,(四)历史剧,一生写了10部,有9部在第一个时期,1部在第三个时期 多数取材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 代表作:亨利四世 “福斯塔夫式形象”他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色的一个喜剧人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喜剧典型。他与堂吉诃德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喜剧形象。 福斯塔夫是一个反面喜剧人物,五毒俱全。是英国由封

5、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流氓、雇佣兵和冒险家形象。他道德败坏,好色淫荡,贪食酗酒,胆小怯懦,招摇撞骗,偷盗抢劫,厚颜无耻,吹牛撒谎等,各种恶习,应有尽有。 他的优点是具有社会底层人物的乐观粗犷,机智幽默。 福斯塔夫出入宫廷,混迹市井酒肆,是联结贵族和平民的纽带人物。他的活动为读者提供了贵族和平民社会“五光十色”的生活图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指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以福斯塔夫这一喜剧式的核心人物为代表的16世纪英国“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活画面”,这是一个富于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理查三世,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特色:,(1)具有史诗的宏大规模 理查二世

6、、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 (2)鲜明地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政治历史观 (3)出色地描绘了“福斯塔夫式背景”和“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五)喜剧,一生写了13部, 10部在第一个时期,3部在第二个时期,也称为“悲喜剧” 代表作:威尼斯商人 故事讲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了一笔高利贷。夏洛克立下一个奇怪的契约,如果安不能按时还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还钱时间到了,安东尼奥的商船还未归来,夏洛克坚持要割安东尼奥的一磅肉。贵族小姐鲍西娅是巴萨尼奥的恋人,为了救恋人的朋友,女扮男装出任法官审理这起荒唐的案子,应用智慧

7、和法律判决夏洛克败诉。 鲍西娅是剧中刻画的新女性,美丽聪明,才智超过男人。她采用欲擒故纵、以牙还牙的策略,解决了“一磅肉”的难题,使 夏洛克利用法律杀人的图谋破产,使人道、正义、爱情、友谊赢得了胜利。 莎士比亚喜剧风格乐观明朗,幽默欢快,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表现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胜利。,(六)悲剧,第一个时期的悲剧2部:以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代表; 第二个时期的悲剧:8部,以哈姆莱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最具代表性,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特色性格悲剧,哈姆雷特 忧郁与延宕 奥赛罗 轻信与嫉妒 李尔王 刚愎与愚蠢 麦

8、克白 野心与贪婪 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莎剧翻译家卞之琳总结说:“就莎士比亚悲剧而论,客观上恐怕难于否定这四个最字称号:哈姆莱特-地位最重要;奥赛罗-结构最谨严;李尔王-气魄最宏伟;麦克白-动作最迅疾”。,(七)传奇剧,一生写了4部,均在第三个时期。 特色: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节可归纳为“起初反目,最终言归于好”的模式,贯穿宽恕、和解的主题。 代表作:暴风雨,(八)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 2、善于处理题材,“点石成金”。 3、戏剧人物丰富多采,富于个性化。 4、“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恩格斯语)。 5、戏剧语言丰富多彩

9、。,*“莎士比亚化”:,马克思1859年针对拉萨尔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存在的缺点,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最先提出了一对重要的概念 “席勒式”和“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指出:“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四、 哈姆雷特分析,(一)悲剧的历史来源,取材与借鉴 莎克索格拉马提卡斯编的丹麦史 基德的哈姆雷特始本(已失传) 基德的西班牙悲剧,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在西方戏剧史上,它又被作为“性格悲剧”的典型作品。讲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叔父克劳迪斯谋害,篡夺王位,娶哈姆莱特的母亲为妻。哈姆莱特极度忧郁。他从父王鬼魂那

10、里得知叔父是凶手,遂通过戏中戏证实叔父的阴谋,并以装疯掩饰自己复仇的真相。最后在决斗中与叔父同归于尽。 根据哈姆莱特改编的卡通大片狮子王(1995)突出老狮王对儿子辛巴的权力教育。影片结尾是辛巴即位。影片中的峭壁尖石,一直是王权象征。狮王在此发号施令,俯瞰江山社稷。影片以辛巴的儿子出世为结,与影片开端辛巴出世呼应。首尾循环,王位将由狮王代代相传。,(三)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政治家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 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 总结,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高贵的出身 纯真的感情 良好的教育,从王子到作为政治家的哈姆雷特,富有责任感的政治家 不成熟

11、的政治家,从王子到作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社会的先知先觉者 自我怀疑的宿命论者,从王子到作为战士的哈姆雷特,坚强果敢的行动者 难于重振乾坤的失败者,总结,从戏剧形象上看,哈姆雷特的忧郁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所发生的心理冲突。 从戏剧中心情节上看,哈姆雷特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社会联系起来,是人文主义的观念。 从戏剧结局上看,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文艺复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The Meeting of Othello and Desdemona,2.奥赛罗 的夫权悲剧,奥赛罗取材于意大利小说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大将,与白人贵族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结婚。

12、这一结合,遭到奥赛罗的旗官伊阿古的忌妒。又因奥赛罗提拔了部属凯西奥做副将,引起伊阿古的更大忌妒和仇恨。便捏造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有私情,激起奥赛罗的忌妒,杀死妻子。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不已,拔剑自刎。伊阿古受到制裁。 奥赛罗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富有冒险精神。伊阿古的挑拨激起他的忌妒而杀妻。 历来评论家认为奥赛罗的忌妒是因爱而忌妒。别林斯基说:“只有从这样的爱情中才能产生这样的忌妒。” 这种爱是男人爱自己私有财产的爱,因爱而生忌妒的根源是奥赛罗的男权思想,掌控妻子的生杀大权。 奥赛罗杀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夫权思想和男女之间还没有真正的平等。奥赛罗的夫权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对一张手帕的态度上。这张手

13、帕既是爱情的信物,又是夫权思想的标记。手帕是奥赛罗的父亲给他母亲的,奥赛罗的母亲在临死前交给儿子,要他“有了妻子以后,就把它交给新妇。”作为妻子,保有这方手帕,就可“享受专房的爱宠”,失去它,就要遭到丈夫的惩罚。,Lear,李尔王的父权悲剧,李尔既是一个封建国王,具有封建君主的王权意识,又是一个宗法制父亲,具有封建家长的父权意识。他以为凭借自己的王权与父权,天下人,包括自己的女儿也是只能绝对服从的。 他对小女儿大声咆哮:“我发誓从现在起,永远和你断绝一切父女之情和血缘亲属的关系,把你当作一个路人看待。” 李尔王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命运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虚伪的人伦关系,肯定小女儿代表的传统

14、美德孝顺博爱的人伦道德。对父母不孝顺的人,难以对他人有仁爱,对社会有责任。,Death of Cordelia,麦克白的篡位悲剧,麦克白 (1606)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战功赫赫,受到国王邓肯的重用。三女巫预言他将做国王,使他的野心蠢蠢欲动。在妻子的怂恿下,他杀死国王,篡夺王位,又派人暗杀了大臣班柯和武将麦克德夫的妻儿老小。 麦克白篡位后,内心充满恐惧,良心受到谴责。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他也被讨伐的麦克德夫杀死,老王的儿子马尔康做了国王。 权力的诱惑使麦克白放弃善良的天性,越过雄心发展野心,由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民英雄沦为弑君篡位的暴君。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野心起了推波助澜的怂恿、煽动作用,坚定了麦

15、克白动摇的意志。她的怂恿煽动并非是隔岸观火的教唆,而是要假麦克白的手,实现她的野心。因此她是麦克白的同谋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狠毒。,恐惧心理是麦克白最突出成功的心理描写。自谋杀国王后,麦克白夫妇一天都不得安宁。杀死国王,也杀死了自己的睡眠。即使用整个大海的水,也洗不掉手上的血迹。 麦克白的敲门声的场景历来被评论家和演出家所称道,为之叫绝。19世纪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是惟一可以和麦克白的敲门声媲美的场景描写,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麦克白在凌晨杀死国王后,舞台上出现了“静场”,没有任何声响,麦克白血腥谋杀的罪恶气氛笼罩了整个舞台。正当观众屏住呼吸目睹着这片“静场”时,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莎士比亚制造了有人敲门的情节,敲门声把一种令人畏惧的力量和庄严气氛投射到凶手身上,麦克白对自己的罪恶感到恐惧和道义上的懊悔。,(四)艺术特色,戏剧冲突复杂而又集中,多种多样而又主次分明。 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场面,而且“支配得很适当”。 剧作中的人物,既有典型性,又有个性、多面性 。 人物的语言性格化。,思考题 1. 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2. 莎士比亚创作特色 3. 莎士比亚悲剧冲突 4. 哈姆莱特分析 5. 你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形象的看法 6. 福斯塔夫形象的审美意义 7. 怎样看待奥赛罗杀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