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25127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全国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B)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B.C. D.2.(北京卷.26)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

2、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江苏卷.20)“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C)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5.(海南卷

3、.16)习近平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B)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汉归根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A.B.C.D.6.(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

4、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

5、、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参考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

6、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7.(北京卷.38)(31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材料三“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3)结合材料三,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11分)参考答案:可以从社会存在与社会

7、意识、文化的作用等角度回答。第二单元文化传承和创新1.(全国卷.19)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B.C. D.2.(全国卷.19)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

8、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A)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B.C. D.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据此完成2021题。3.(全国卷.20)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D)维护传统农

9、耕文化的稳定性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 B. C.D.4.(天津卷.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A)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A.B.C.D.5.(北京卷.24)“刀把楼、北京结、天梯

10、、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 B.C. D.6.(江苏卷.19)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

11、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A)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A. B. C. D.7.(江苏卷.25)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法国绘画大师高更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中,有初生的婴儿、采摘水果的青年妇女、垂暮的老妇人等,描绘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画家还运用了独特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赋予了它特殊的魅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D)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促进文化进步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A. B.C.D.8

12、.(海南卷.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曾是远隔两地的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而书信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表明(A)科技对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传媒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传媒的消失文化传播手段的不同导致人们文化需求的差异A. B.C. D.9.(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

13、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参考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