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5038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 B保障人体健康 C保障国家安全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 B四 C三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 C 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多因子 B多因子和单因子相结合 C单因子 4、下列各论述正确的是 C、D 。 A pH值表示酸

2、的浓度。 B pH值越大,酸性越强。 C pH值表示稀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D pH值越小,酸性越强。 5、将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错误的是 D 。 A4.24684.2 B23.454823.5 C0.46430.5 D1.05011.0 6、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 B、D 。 A挥发酚 B总磷 C氰化物 D叶绿素a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不适用于下面哪种水域 C 。 A江河 B湖泊 C海洋 D水库 8、“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C、E 。 A同时立项 B同时设计 C

3、同时施工 D同时申报 E同时投产使用 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A、B、C、E 。 A进行仪器校准 B空白试验 C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D平行双样 E加标回收试验 10、噪声污染的特点是 A、B、D 。 A局部性 B感觉性 C持久性 D无残余性 11、由于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分别测定 A、B、C 。 A可过滤金属 B不可过滤金属 C金属总量 12、下列污染物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C、D 。 A氰化物 B苯胺类 C六价铬 D总镉 13、光化学污染的表征是 A、B、C、D 。 A白色或淡棕色烟雾 B具有气味 C大气能见度降低 D刺激眼睛和喉粘膜使呼吸困难 14

4、、某一项目在测定过程中,当干扰物质与被测物直接结合,可使测定结果 C 。 A偏低 B偏高 C不确定 1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管理“三化”原则 是 A、B、D 。 A无害化 B减量化 C工业化 D资源化 E回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

5、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

6、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

7、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

8、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9、准规定I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35、汽油车尾气中HC浓度比柴油车低。(错) 36、柴油车排放的NOx明显大于汽油车。(错) 37、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规定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限值为1.5mg/

10、m3,某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测定结果分别为参考点0.18mg/m3,其余测点为1.26、0.88、1.28、1.69mg/m3,扣除参考点值后的平均值为1.10mg/m3,测定值小于1.5mg/m3,故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未超标。(错) 38、水泥厂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时进行。(错) 39、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功能区。(对) 40、标准符号GB与GB/T含义相同。(错) 41、根据捕集的烟尘量和抽取的烟气量就可求出烟气中的烟尘浓度。(对) 42、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43、火

11、电厂SO2的允许排放量是与它的烟囱高度、当地风速的控制系数p值成正比关系。(对) 44、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负荷时)或负荷突然改变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减少。(错) 45、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处理设施后或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46、对SO2的排放主要取决于燃煤的含硫量。(对) 4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烟气林格曼黑度为一类区I级,二类区2级,三类区3级。(错) 48、实测的工业炉窑的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时

12、的数值,而熔炼炉和铁矿烧结炉按实测浓度计。(对) 4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都应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布点采样。(错) 50、机动车流量每小时在100辆以上的道路,适用交通干线道路标准。(对) 5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错) 52、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工业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对) 53、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状况是以温度、压力为0,101.32kPa时的体积为依据的。(对) 54、季平均值的定义是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对) 55、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镍、总氰化物、

13、苯胺类都是第一类污染物。(错) 5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对) 57、在监测油烟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两量时的排放浓度。(对) 58、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14、。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

15、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19、水样在(25)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20、无氨水的制备:向水中加入硫酸至其pH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