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23654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160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时辰与养生教学文案(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四季、时辰与养生,4.1 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四季与养生 4.2 时辰与身体变化关系、时辰与养生,4.1 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四季与养生 一、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2、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草木萌芽,百花齐放的时节,自然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保持健康,适应春天的气候,人们可以稍迟睡觉,但要早起床。早晨可在院中缓缓散步,并要注意披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着春天开发之气而活动,这就适应了春天的养生之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损伤肝气。如果春天养生不好,提

3、供给夏天养长的基础就差,人适应夏天的能力就弱,容易患寒性病。,秋季是万物成熟收割的时节,天气开始转凉,人们应该注意早睡早起,排除各种外来干扰,保持安逸宁静,早上随着鸡鸣即起,收敛神气而勿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这就能适应秋天的养生之道。如不这样,就会损伤肺气,到冬天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病。这也是没有根据秋天的特点养生,从而削弱了人体对冬天的适应能力。,冬季气候寒冷,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时节,河水结冰,地面冻裂,此时应注意保护阳气,做到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并要保养精神,不能胡思乱想,以免扰乱阳气。同时要做到保持温暖,避免受寒,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这就是冬天的养生之道。如果

4、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损伤肾气,到了来年春天,便会出现手足软弱逆寒的痿厥病。这就是冬天不注意养生,引起春天适应能力削弱的原因。,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5、,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

6、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和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 素问金匮真言论谓“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 正因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和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 因此,从古到今,气候物候病候,成为中医养生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天人一体)。,人与自然环

7、境统一性的前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界有着同一的物质基础气。 人与自然界遵循着同一的运动规律天人一理。 自然界又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生命的维持必须和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必须不断地摄取饮食营养(地气)和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天气)。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作出生理上或病理上的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对于自然变化向机体的生理活动所施加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有所了解。因为只有这样,在临床上,才不致于把生理上的适应性改变错误地当成病理现象来看待。 季节

8、气候对生理的影响 在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中,往往具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么一个大致的规律。 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也就相应地有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一系列的适应性物候改变。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和它相适应,如果不能实现这种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地域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地域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习惯等)对人体的生理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在某一地区环境中的人,总是适应了这一地区的气候、环境。一旦易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常会感觉不太适应。 有的人通过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产生了新的适应。有的人由于无法实现这种适应性的调节,就会产生疾病,

9、中国民间把这种疾病称为“水土不服”。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自然变化不但对生理产生影响,而且和病理也有密切的关系。,季节气候对病理的影响 a .每一季节常常有一些季节性多发病和季节性流行病 季节性流性病 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冬春季节 痢疾、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夏秋季节 季节性多发病 春季风病(黄河流域) 夏季暑病 长夏湿病 秋季燥病 冬季寒病,b许多慢性病(如中风、哮喘、痹证等)的加剧或发作也大多和气候的急剧变化或季节交换有关。 c. 在大节气,比如阴阳变化较剧烈的季节冬至清明前后,死亡病例增多,这就是四季气候对疾病影响的结果。,一年中的变化,实际上就是阴阳的变化,

10、是阴胜阳衰和阳胜阴衰的过程。 一天中的变化也是如此。 根据阴阳的变化,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冬去春来,寒暑更替,时令的风雨,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和疾病。 如春季易发感冒、流感, 夏季多发中暑, 秋季好发脑炎、咳喘, 冬季则常见中风和冻疮等。 据西方科学家们的研究,人若多吹东风,易头痛和加重心力衰竭;若多吹南风,易脑中风;若多吹西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若多吹北风,易使人血压增高。,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的整体观,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 重视四季养生的作用,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知识,得到科学的答案,以指导自己的衣、食、住、行。 春、夏、

11、秋、冬的更替和温、热、凉、寒四季气候,突出“应天顺时”这一养生保健中最核心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观,也贯穿了这一主线,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 崇尚科学养生,提倡养生之道,用正确的科学医学理论指导衣食住行。,二、四季与养生 内经灵枢本神在论述人们如何才能长寿时说: “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必定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适应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调节喜怒等情志洁动,有规律地起居作息;节制房事以和调人身阴阳。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正气,抗御病邪,从而达到养生与保健的目的。 “顺四时而适寒暑”,是四季养生的纲要

12、,具体说来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是说,春夏之季,自然界阳与升发,万物生机盎然。这时,人们应该充养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充沛、旺盛,对于一切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注意避免。 “秋冬养阴”,是说秋冬季节,万物敛藏,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一) 春季 春季特点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王安石的这首诗是对春季气候特点的最好写照。 春季为我国气候中冷暖交替、多变的季节。如今天是春风荡漾,明天则会寒气袭人;白天气候宜人,早晚却寒冷异常。 我国大陆的春季天气特点为:有多风,气温升高,乍暧

13、还寒的特点,即时而冬冷,时而夏热,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压亦时高时低,很不稳定。,第一,早春。早春,阴寒渐退,郊外阳光初发,乍暖还寒。根据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在早春时节,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芥菜,不仅能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而且其中所含的碱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另外,还可适当吃一些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此时宜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阳气发越。,第二,仲春。古人云,春应在肝。肝禀风木,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祖国医学认为,肝旺可伤脾(木克土),影响脾胃运化。因此,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言:“春日宜省

14、酸增甘,以养脾气。” 在这个时节,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还应注意多吃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不足。 仲春时节,正值各种既具营养又有疗疾作用的野菜繁茂荣盛之时,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野菜,可采食。,第三, 晚春。晚春,气温日渐升高,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 晚春时节,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

15、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另外,夏季临近,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还应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春天吹来的寒风,对人体的刺激很大,如果总是把春风当成送暖而疏忽大意的话,往往会由于这种寒冷的突然袭击而患感冒。 早春时节是一年之中人们最容易得病的时期之一。在我国民间,早已有“可度三九,难耐春寒”之说。,1. 春季气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与流互相交争,旋进旋退,时寒时暖,乍阴乍睛,大与变化无常,正如民谣所云:“春天孩儿肚,一天变三变。”由于春大与候不稳定,常常使那些对大与敏感的人感到很不适应。 在漫长的冬季里,由于皮肤收缩,血管血流量减少,大

16、脑、内脏血流量相对增加,大脑已习惯于高氧下工作,到了春天,温暖的阳光使人体皮肤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大脑氧与供给量相应减少。 使人一时无法适应,故易使人产生昏沉欲睡的感觉,这就是俗称的“春困”。,其次春季还是一个多风的季节,黄帝内经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说,凡是能使人致病的风邪都应及时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春季是风气生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春季尤多。 春季是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最易发病的季节。 因此,春季预防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尤其重要。,中医认为,春气内应肝。 肝的生理特点是生疏泄,喜欢条达舒畅。 春季阳气升发,肝气、肝火、肝风每易随春气上升,导致肝阳抗。 故春季是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由于人的肝阳随春气上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