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3034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新人教版五四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学年六年级地理下学期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1.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山地B.平原和高原C.山地和丘陵D.平原和盆地2.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A.地形 B.夏季风 C.冬季风D.纬度位置3.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在( )A.东部、西部B.南部、西部C.东部、南部D.南部、中部4.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长江 B.恒河 C.印度河 D.湄公河5.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A里海 B珠穆朗玛峰 C死海 D太平洋6.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里海 B.

2、死海 C.贝加尔湖 D.巴尔喀什湖 7.亚洲地势的特点( )A.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 B.以平原为主 C.地面起伏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较低 D.以高原为主8.人口在1亿以上,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是( )A. 孟加拉国B.印度尼西亚C.印度D.巴基斯坦9.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10.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分别表示亚洲四座城市的年降水变化,图序与城市排列顺序相符的一组是( )A.德黑兰、伊斯坦布尔、北京、雅加达 B.伊斯坦布尔、雅加达、德黑兰、北京C.雅加达、北京、德黑兰、伊斯坦布尔 D.北京、

3、德黑兰、伊斯坦布尔、雅加达11.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B.日本群岛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C.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D.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1215题12.位于东南亚的一组国家是( )A.B.C.D.13.与我国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A.B.C.D.14.国家与其他四个国家的气候特征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山脉环绕,地形闭塞 B.远离海洋,缺湿润气流C.沙漠广布,缺乏植被 D.地处热带,蒸发量大15.有大河自北向南纵贯领土中部的国家是( )A.B.C.D.16.下列国家中临着孟加拉

4、湾的有( )A.巴基斯坦B.缅甸 C.印度D.越南17.下列亚洲的各分区中同时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18.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B.季风气候显著 C.复杂多样 D.东部和南部容易发生旱涝灾害19. 湄公河上游在我国称为( )A.雅鲁藏布江 B.湄公河 C.澜沧江 D.金沙江20被誉为“千岛之国”和“火山之国”的国家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21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22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因为这里处于(

5、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23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伊洛瓦底江 C红河 D萨尔温江24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 ) A雨热不同期 B雨热同期 C盛行西北风 D盛行东南风25以下亚洲河流不流入海洋的是( ) A恒河 B长江 C叶尼塞河 D塔里木河26.东亚的谷物种植业 和 西亚的游牧业,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别与下列那一组自然条件有关( )A.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气候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广布B.地形平坦,土壤

6、肥沃 高原地形,水草广布 C.华夏文化的影响 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D.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人口稀疏,粮食需求量小27.以下重要经、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北极圈 D.本初子午线读下图完成28-29题。28.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A.A处 B.C处 C.E处 D.B处29.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度位置不同 B.纬度位置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地势不同 30.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 B.朝鲜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31下列关于亚洲纬度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地跨

7、寒、温、热三带 B全部位于北温带C没有热带 D没有寒带32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纬度跨约70,经度跨约150B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a、b、c所处亚洲分区分别是西亚、南亚、东南亚D亚洲只跨了热带和北温带33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B热带气候广,没有寒带C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D地形复杂,气候多样34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都位于湿润地区 B都位于热带地区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35读图,亚洲地形、河流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地势中高周低B亚洲河流从中部向四周

8、分流C亚洲面积大,中部地势高,形成了大江大河D甲是太平洋,乙是北冰洋,丙是大西洋36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B气候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C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三条特殊纬线均穿过亚洲D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部,西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37.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其中亚洲缺失的是()A A BB CC DD38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的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从纬度位置看,南极圈与南回归线分别穿过亚洲的北部和南部C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的东岸D从相对位置看,亚洲的西部与非洲连接,东部与

9、欧洲相连39亚洲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约占B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C亚洲的南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D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40.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跨纬度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B.东西离海远近距离不同,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C.植被类型多样,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D.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图1是世界局部图,图2是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4145题41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正确的是()A亚丁湾B阿拉伯海C安达曼海D爪哇海42图1中e,f,m半岛及n岛与图2中的气

10、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正确的是()Ae图甲 Bf图丙 Cm图乙 Dn图丁43f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C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D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44“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岛国n,扼守马六甲海峡,该国地理特征有()A经济发达,以出口石油为主B人口稀疏,以华人为主C地处亚洲和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D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45A、B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二、解答题(共1小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亚洲的

11、地势特点: 。(2)从地到地,气温逐渐 ,主要原因是 逐渐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3)地区是 高原,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这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4)乙图所示气候位于甲图中 (填代号)所在地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5)图中是亚洲和 洲的分界线。(6)和交界处为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其形成原因是欧亚板块和 板块相互 (“碰撞挤压”或“张裂”)(7)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双周考检测初一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BCDCACCBCACDA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CBCCDDABDADACA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ACDDDCBADCBBDDB二解答题(共1小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2)从地到地,气温逐渐 降低 ,主要原因是 纬度 逐渐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3)地区是 青藏 高原,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这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 A地形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4)乙图所示气候位于甲图中 (填代号)所在地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