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2787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8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深圳市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结构专项技术文件 1 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梁配筋操作一般规定 V1.0 1 梁实配普通钢筋放大值梁实配普通钢筋放大值 1.1 梁实配钢筋与计算值关系 1) 除悬挑梁外,梁支座面筋实配不做放大;因选筋原因需要时,支座实配钢筋尚可略小于计 算值(框架梁一般不超过5%) ,同时底筋做相应放大;框架梁超过5%时,应在计算模型中 单独指定调幅系数重新计算复核,并将结果手抄于计算书中(不得重新打印计算书) 。 2) 悬挑梁实配面筋一般宜大于计算值的10%,不宜超过20%(配筋量大的悬挑梁放大不大于 15%) ;特别重要的悬挑梁,尚宜结合裂缝验算结果配筋。 不应将所有的悬挑梁

2、都严格按裂缝计算确定配筋,避免梁配筋量显著上升。实际上, 一般的悬挑梁按强度计算并适当放大配筋、并考虑楼板的作用后,即使实配钢筋略小于裂 缝控制的计算值,梁也不会出现问题。 3) 底筋实配时,相对于计算结果,宜做适当的放大,以合理的增加结构安全度,并可减少因 梁配筋不足违反强条的概率。 与计算结果相比, 梁底筋放大 5%10%, 且不宜大于 0.52cm2(原来要求: 放大 5%10%, 且不大于 12cm2);一般梁放大值宜取小值(需要时,专业负责人可根据项目特性对下表 作出调整,但对于住宅塔楼均应取小值) ; 表 1.1.3 常规梁底筋放大值 计算值 cm2 5 10 15 25 40 5

3、0 80 放大值(约) 0.30.75 0.51.00.751.21.01.751.52.523 34 增加比例 6%15% 5%10%5%8%4%7%4%6%4%6% 3%5% 注:因选筋原因,适配钢筋恰好与计算值相同时,应检查计算值的小数后一位,复核实际 的放大比例;对于住宅塔楼的部分梁难以调整时,允许实配不做放大。 4) 框支梁不得调幅。除构造配筋者外,面筋及底筋均应进行放大;构造配筋者可按表一进行 放大,计算配筋者放大系数一般可取10%。 对于特别重要的框支梁,应进行裂缝控制计算;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按裂缝控制时, 底筋需放大 20%30%才能满足要求。裂缝计算时,应对其上各层的活荷载按

4、规范规定进 行折减。 不建议将所有的框支梁都严格按裂缝计算确定配筋。 5) 对于构造配筋的小梁,实配钢筋一般不做放大。 6) 按裂缝计算控制的梁,不应将裂缝计算而得的计算量再放大。但若强度控制配筋量按上述 规定放大后的数量大于裂缝计算结果时,此时显然尚应按强度控制配筋。 7) 对计算结果准确性存疑而短期内难以复验的、且非常重要的梁,放大值可适当加大。 1.2 有关调幅的规定 1) 只能对竖向荷载作用进行调幅; 对于非抗震构件 (次梁、 楼板) , 可手工调幅; 对于框架梁, 不应采用手工调幅。 深圳市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结构专项技术文件 2 2) 当对支座弯矩再进行调幅时,应将底筋相应增

5、大(相见“090709-弯矩调幅资料.pdf” ) ;并 在计算书中,对该处的配筋数值加以标注并在当页计算书中注明标注的含义,避免第三方 审查提出“支座处配筋不足” 。任何时候,实配值均不得小于计算书显示的数值(强条) 。 应注意,半框架梁和连续次梁,在 SATWE 默认为非调幅梁,应在程序中专门指定调幅。 框架梁、半框架梁不应采用“手工”调幅的做法。 3)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连接外框梁与核心筒剪力墙的次梁,应在特殊构件定义中,单独指定 其调幅系数0.50.7;特别是剪力墙厚度较大时,应取其较小值。 4) 有抗裂要求的梁,不应调幅。 1.3 当“支座面筋/底筋”之比显著较大时,应检查“底筋/

6、面筋”之比值是否违反强条(二、三级不 应小于0.3,一级不应小于0.5) ;否则,应将支座配筋再进一步调幅(框支梁除外) 。但调幅亦不 能过大,总调幅不宜超过0.75。 1.4 钢筋双排布置时,单排布置的承载力大于双排的程度可参见下表案例。实际上,梁配筋率大于 1%时,satwe已自动按照双排筋计算,故不需要专门对双排布置时再做放大。仅对于梁高h400 双排布置、且配筋率小于1%者,需进行放大7%,即按表1.1.3放大则满足。 表1.4 考虑双排筋影响而需要的实配钢筋放大系数(案例) 梁截面高度 h 400 500 600 700 900 1200 1500 钢筋直径 18 20 22 25

7、25 28 28 单排承载力/双排 6.3% 5.1% 4.4% 4.0% 3.0% 2.5% 2.0% (按第二排筋与第一排筋面积相同的最不利条件) 1.5 悬挑梁构造底筋取值 1) 悬挑梁之底筋,传统取值一般取面筋的1/4; 2) 为合理控制钢筋用量,当按面筋的1/4取值却不便选取合适的底筋直径及根数时,悬挑梁 底筋可略小于面筋的1/4(即在1/41/5之间调整),从而避免导致底筋面积过大(如接近 面筋的1/3)。 3) 对于需考虑竖向地震、且地震组合出现底部弯矩的悬挑梁,应满足计算及受弯构件最小配 筋率要求。 1.6 预应力梁另行规定。 2 梁纵筋合理根数梁纵筋合理根数 2.1 梁纵筋根

8、数应与梁宽相匹配。当所需的纵筋根数较少时(明显小于下表) ,应首先减小梁截面宽 度,特别是对于非框架梁。 表 2.1 梁底筋合理根数(支座宽度大于梁宽) 梁 宽 200 250 300 350 400 纵 筋 23 24(宜3)35(宜4)46(宜5) 57(宜6) 注: 本表上限值适用于纵筋直径 d25; d28 时, 应自行复核间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2.2 梁面筋根数较少时,其根数与箍筋肢数匹配即可,不需要强求符合上表中的根数。当梁面筋根 数已经为规范的最小间距时,梁底筋单排根数不得多于梁面筋单排根数。 深圳市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结构专项技术文件 3 2.3 当梁宽度与同方向支座宽

9、度相同时 (多出现在异形柱结构、 剪力墙结构) , 考虑到柱纵筋的影响, 梁纵筋根数应略作减少,可按下表选用。 表 2.3 梁宽度与支座相同的框架梁合理纵筋根数、合理直径 梁宽 上部钢筋 下部钢筋 备注 根数 常用直径 根数 常用直径 200 2 1425 2 1425 250 2 1425 2 1425 1)梁高h400时应尽量配单排以保证梁有效高度; 2)梁高 h600 且单排需要配 3 根时,应改为双排, 以便施工浇注、控制通长筋直径。 3 1420 3 1420 300 3 1425 3 1425 单排根数优先采用下限值(3 根) ;仅当锚固长度 不足而需减小钢筋直径时,单排可采用 4

10、 根; 4 1420 4 1420 350 4 1425 4 1425 1) 单排根数优先采用下限值;仅当锚固长度不足 而需减小钢筋直径时,单排可采用上限值; 2) 当钢筋根数过少时,应将梁宽度减小。 5 1420 5 1420 400 5 1425 5 1425 6 1420 6 1420 2.4 当梁方向与200、250mm等剪力墙(异形柱)墙肢平面外垂直相接时,纵筋根数不受表2.3限制, 基于控制通长筋直径、且尽量满足锚固要求的考虑,应尽量考虑设置多根纵筋;如200、250mm 宽度的梁,梁底筋、支座面筋应尽量考虑设置3根或以上、直径宜20。 2.5 异型柱框架梁的纵筋直径不应过大,应尽

11、量选取小直径钢筋: 1) 中间楼层之中间支座,二、三级框架梁纵筋不宜大于柱截面高度的 1/30,当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 C40 及以上时可取25,且纵筋直径不应大于 25mm;顶层之中间支座,二级、三 级框架梁的上部纵筋不宜大于柱截面高度的 1/30。 2) 对于边支座,支座宽度应尽量满足纵筋(底筋、面筋)0.4l laE 锚固长度的要求(规范原文 为应条) 。否则,改为按照铰接计算、设计。此时应重新复核结构位移、周期等参数。 3) 异型柱框架梁纵筋配筋率限值小于普通框架梁, 具体见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6.3.5 条。 2.6 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梁纵筋直径应取较小值,以试图尽量的满足钢筋

12、锚固要求,可参见上述异 形柱的相关规定。有困难时,可稍微的突破规范现值,如对于垂直200厚墙体者,梁纵筋最大直 径优先选不大于16,尽量不取大于20的纵筋。否则,改为双排配置。 3 框架梁箍筋直径、间距要求框架梁箍筋直径、间距要求 3.1 框架梁箍筋间距规范要求(强制性条文) 表3.1 框架梁箍筋规定 抗震等级 加密区长度 mm (取较大值) 箍筋最大间距(取最小值)mm 箍筋最小直径 mm 加密区间距 非加密区 特一、一级 2.0hb,500 hb/4,6d,100 不大于加密 区的 2 倍 10 二 级 1.5hb,500 hb/4,8d,100 8 三 级 1.5hb,500 hb/4,

13、8d,150 8 四 级 1.5hb,500 hb/4,8d,150 6 注: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2%时,表中箍筋直径应增大 2mm 深圳市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结构专项技术文件 4 3.2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不同纵筋直径对应的箍筋间距要求 表3.2 框架梁纵筋直径与箍筋间距对应关系 抗震等级 特一、一 级 二、三、四级 纵筋直径 14 16 18 12 14 16 箍筋间距 84/168 96/196100/20096/192100/200 100/200 注:1)上表未反映 hb/4 的要求,当梁截面小于 400mm 时,应特别注意箍筋间距问题; 如 h=350 时,箍筋间距应85/

14、170; 2)对于特一、一级框架梁,纵筋最小直径宜取18;小于18 时,应特别复核加密区箍 筋间距。 3)二、三、四级框架梁,纵筋最小直径宜取14。 4)当采用小直径焊接通长筋时,应注意其对箍筋间距的影响,应满足“梁净跨大于 3 倍箍筋加密区长度” ,加密区长度见表 3.1。 3.3 SRC型钢混凝土框架梁 表3.3 SRC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箍筋直径、间距规定 抗震等级 箍筋直径 加密区箍筋间距 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特一、一级 12 120 180 二 级 10 150 200 三 级 10 180 250 四 级 8 200 250 注: 梁净跨小于梁截面高度的 4 倍时, 箍筋应全跨加密。 4

15、 梁通长筋设置原则及要求梁通长筋设置原则及要求 4.1 规范对通长筋设置的相关要求 1) 抗震等级一级、二级框架梁,梁顶面、底面的通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 于梁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较大值的1/4; 2) 抗震等级三、四级及非抗震框架梁,通长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3) 框支梁,通长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6%(特一级)、0.5%(一级)、0.4%(二级)、0.3%(非 抗震),此为强制性条文; 4) 对于普通次梁(非框架梁、非连梁、非框支梁),规范对通长筋数量设置无具体要求; 5) 人防构件之受弯构件(如梁、板、甚至竖向压力很小的人防地下室外墙),受压区构造钢筋 面积不宜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即梁(包括框架梁、非框架梁)通长钢筋配筋率不小 于0.25%(C25C35)、0.30%(C40C55); 4.2 工程实际中的通长筋设置基本要求 1) 除特殊情况及计算要求,如抗温度效应、抗扭,通长筋面筋应按规范规定的下限设置; 2) 对于框架梁,梁跨度达到一定程度(如梁净跨不小于3.64.8m,且不小于该梁加密区长度的 3倍)、通长筋实配面积过大显著不经济合理时,宜采用小直径钢筋与大直径支座短筋焊接 形成“通长筋”; 深圳市城市建筑与环境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