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2592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Cl 35.5 Fe 56 K39 Mn55 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做食物调味剂,也可做食品防腐剂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

2、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中的乙烯,可以实现水果保鲜的目的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丙烯的实验式:C3H6 BCO2的电子式: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16 g O3和O2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NAC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的电子数均为9NAD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4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B阳离子、阴离子中均分别只含有一种元素,则由这样的阴、阳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

3、物C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5在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K+、Mg2+、AlO2、SO32B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C在c(OH)/c(H)11012的溶液中:NH4+、Fe2+、Cl、NO3D通入足量CO2的溶液:Ca2+、Cl、K+、Na+6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HI B0.1 molL1溶液的pH:NaOH LiOHC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D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Mg更剧烈

4、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Ba2+2OH+ NH4+HCO3BaCO3+NH3H2O+H2O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用铁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2H2O2OH+H2+Cl2D将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8. 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8H8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CX能使KMnO4酸性

5、溶液褪色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化物有4种9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l:l: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C若溶液中c(Cl)=0.6 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l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10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还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说明该条件下铝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C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

6、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1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1分子式为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0种 B9种 C8种 D7种12.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1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 HK3K2,据此所做的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氯化银不溶于氨水 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 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16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 2NH3(g

7、) 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ClO-)c(Cl-)c(OH -)BpH相等的NH4NO3 (NH4)2SO4 NH4HSO4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C常温下,pH为1的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 c (Na+) = c(A) c(OH) = c(H+)D常温下,0.1 mol/L Na2S溶液中存在:c(OH) = c(H) + c(HS) + c(H2S) 18常温下,含碳各微粒H2CO3、HCO3和CO32存在于CO2和NaOH溶液反应后

8、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H=10.25时,c(Na+)=c(CO32)+c(HCO3)B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为79之间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到H2CO3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K1(H2CO3)=106.37D若是0.1mol NaOH 反应后所得的1L溶液,pH=10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Na+)c(HCO3)c(CO32)c(OH)c(H+)1925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

9、(OH)2Ksp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线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且KspFe(OH)2=1015.1B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c(Cu2+)=1104.6C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D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20将17.9g由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25.4g。若硝酸的还原产物仅为NO,则生成的NO在

10、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2.24L B4.48L C6.72L D8.96L 第卷(选择题 共40分)21(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碳氮YX硫Z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3)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

11、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2(8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1) 现有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0 。在850 时,K=1。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 (填字母)。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0 L,反应时间4.0 min,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了0.8 mol,在这段时间内CO2

1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在850 时,若向1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3.0 mol CO、1.0 mol H2、1.0 mol CH3OH、5.0 mol H2O(g),上述反应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2) 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 为催化剂,可以将CO2 和CH4 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23(12分)()下表是25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化学式CH3COOHHClOH2CO3H2C2O4KaKa1.8105Ka3.0108Ka14.1107Ka25.61011Ka15.9102Ka26.4105(1)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