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研究综述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2497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词-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柳永词-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柳永词-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柳永词-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永词-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词-研究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柳永作为北宋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词人,柳永本人以及柳永的作品在北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近十几年里对柳永词研究呈现出繁荣态势,角度多种多样,范围也不断扩展,问题的探讨也是在不断深入。根据对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对近十几年对柳永词所做的讨论研究主要综述为柳永其人以及悲情的思想人格,柳永词的题材、雅与俗、传播研究等方面。关键词:柳永 其人 词作品 综述 一、 柳永其人及悲情的思想人格在北宋词人中,“浪子词人”柳永的生平研究,始终是词学界、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值得参考的有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中指出的柳永生于公元987年,于公元1031年登进士

2、第,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J .南昌大学学报,2004 (9) .柳永仕途坎坷,与歌妓乐工厮混,对封建士子恪守的梦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弃,柳永被世人看作是那一时代背离主流的背离者,针对柳永的时代的悲剧性和其人经历的悲剧性许多研究者都对他的悲情思想进行了研究。袁美丽在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伤了风化,加之,柳永词通俗浅显的形式,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铸就了他一生的悲剧。袁美丽.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J .徐

3、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4)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中柳永的悲情有那一个出时代的特点,在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中胡春玲则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存悲剧的内容、成因及时代意义,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种冲突和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并显示出时代特色。胡春玲.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 (3) .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中论述了柳永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无关价值重建,而是在自己悲苦不安的处境中对传统一元化仕宦价值的反思与追寻,对个体生命与充实的维护。他的创作,

4、也使俗词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以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素质吸引感应了同时、后代的词人,使他们在其影响下各随性情所近作出了新的个性化拓展宓瑞新.论柳永的文化人格J .山西师大学报,2002 (4) .二、 柳永词作品研究(一) 题材的研究根据对学术论文的阅读发现其中在对柳永词的题材的探讨大致分为羁旅行役、都市词、恋情词以及在对宋词题材的开拓等几个方面研究。时东明、田全金柳永的情词与“恋妓”情结对柳永的恋情词指出柳永的一生与歌妓解下的不解之缘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量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黄若茜浅议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把柳永艳情词的特征概括为世俗化、市井化、诗意化。长

5、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钟其鹏略论柳永艳情词中的爱情观认为柳永词具有先进的爱情观,这种先进性体现在爱情的平凡快乐、情欲合理、男女平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研究论文也不少。孙小梅的四时意象最爱秋柳永羁旅行役词秋意象统计及分析统计分析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季节意象,体察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悲秋情怀。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01)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一文总结了柳永羁旅行役词浪萍风梗式、登高临远式、孤馆梦回式、临歧伤别四种主题模式。姚蓉、王兆鹏的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

6、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中又对这羁旅行役一系列词的结构进行了探头,相对丰富了这方面的较少的研究。杨新平在虚实相生话羁旅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结构分析社科纵横.2004(6)对柳永慢词特征的分析类,王百灵柳永慢词创作原因之管见指出柳永慢词创作与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个人的性格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息息相关。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06唐军细密妥溜明白家常直处能曲 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从线性结构、句式特征、表现技巧三个方面论述了柳词长调的铺叙特征。唐军.细密妥溜明白家常直处能曲 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 (2) .柳永都市词的论文相对较少,在知网上的搜索统计只有一二十篇。其

7、中有胡春玲词的都市化一论柳永城市词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其价值定位在题材的拓展和艺术的开创上。胡春玲.词的都市化 论柳永城市词J .殷都学刊,2002 (1) .欧阳勤都市风情入词来论柳永都市词则认为柳永的都市词从北宋的城市风貌、节令风情和市民休闲文化三个方面记录了北宋承平之时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图。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6赵婷婷的柳永都市词特色主要是从都市词作为题材的拓展把都市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来惊醒细致的描写,分析柳永词的特色。赵婷婷.柳永都市词特色文学界(理论版)2010(12)而就柳永对宋词题材的开拓备受关注。程瑞钊论柳永新声创作与宋词之繁荣认为柳永以教坊曲调的

8、改造、歌妓之民歌俗曲的改造和自创曲调为其创制新声的三来源,在词的体制、题材、语汇、声韵与技巧诸方面广有突破。程瑞钊.论柳永新声创作与宋词之繁荣J .重庆师院学报卢平试论柳永的都市风情词指出在传世的二百多首词作中有五分之一的篇章来咏都市风光和市井风情。这些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已经与宋初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融为一体,堪称词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卢平.试论柳永的都市风情词J .名作欣赏,2008 (4) .(二)雅与俗的研究多年来,对柳永歌妓恋情词的研究都是备受学者关注的,这部分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在讨论柳永词的雅与俗。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周娟柳永词

9、的雅和俗通过对柳永词的内容俗和语言俗,以及情感高雅和语义高雅的两个相对的方面进行了阐释。说柳永打破了“花间”的窠臼,开创了俚俗词派。他写的词来源于生活的角落的各个层面 , 深入生活细微吸收和改造了市井俗乐,使得大众接受并都非常喜爱他的词。 青年文学家 2013(13)柳词的文化特征尤其是民俗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叶帮义风流之外的儒雅情怀柳永词之另一面叶帮义文从三方面探讨了柳词的儒雅情怀。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04)在从柳永、苏轼、李清照词看北宋词的审美取向马继仁文认为无论是柳永之放浪、还是东坡之超旷、李清照之清娟婉丽,三人词“在审美取向上都呈现出感伤、悲怆、怨抑的审美倾向

10、。这种审美选择“是时代悲剧和文人的群体悲剧造成的” 从柳永、苏轼、李清照词看北宋词的审美取向 马继仁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4)。近几年来,学界对柳词的“俗”风格表现出“理解”的态度,并能进行历史主义分析。王修华柳词之“俗”刍议谈到柳词之“俗”主要体现在情趣世俗、审美通俗、语言俚俗等方面。柳词所以倍受正统诟骂和流俗喜好,纯属评者的不同立场所致。与前面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王修华.柳词之“俗”刍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 (10) .杨海明在试论宋代词人享乐心理的雅俗分趋以柳永苏轼为例文讲到宋代词人因对快乐的理解与追求有所不同,遂形成泾渭、雅俗分明的格局。柳永是趋俗一派

11、中的代表,苏轼是高雅一族中的典型。趋俗是柳永文化人格沾染市民文化因素的结果,尚雅是苏轼的精神境界承传雅文化因子的结果。杨海明试论宋代词人享乐心理的雅俗分趋以柳永苏轼为例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三)对是柳永词的比较研究谢穑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一文已经谈到柳永羁旅行役词与宋玉的悲秋有渊源关系。对柳永此类词的悲秋情结进行了论述,此文的最大特色在于作者把中国文学史上自宋玉开始的悲秋传统与柳词很好地结合比较。谢穑.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船山学刊2004(03)吴清秋宋玉(九辩)的情感母体与柳永羁旅词的雅化文更强调柳永部分羁旅词与宋玉九辩在主题内容和情感内涵上有着实质的渊

12、源关系,可以是说由于独特的身世遭遇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长春师范学校学报2004(1)贺玉萍柳永闺情词与敦煌闺情词之比较文把柳词与敦煌闰情词进行比较,认为二者虽然同样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但柳词已超越了敦煌词的单纯情感宣泄。 洛阳大学学报2003.3房日晰欧阳修柳永之艳词比较文主要探讨欧、柳艳词之不同,他认为欧阳修艳词多写下层官吏与妓女之情,柳永的艳词多写落魄文人的狎妓;同时从笔法等方面分析得出欧的艳词得到后世文人的曲意辩护,柳的艳词受到种种不应有的责难。”救过的缘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2在魏伟的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及影响中分对比分析了同样被用“俗”字来概括的柳词与民间词的

13、区别。魏伟 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级影响 云南社会科学2012(04)韩姗姗论柳永词对苏轼的启示和影响文阐述了苏轼对柳永学习借鉴的五个方面:赋式的铺叙范式、鲜明的主题意识、通俗性的题材、明白如话的语言和雄浑博大的气象。韩珊珊.论柳永词对苏轼的启示和影响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4) .许兴宝春宵一刻值千金 柳永、周邦彦、苏轼、吴文英词夜意象分析把柳永词的夜意象与其他词人的夜意象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特质:“柳永夜意象词表现出传奇小说精神,周邦彦夜意象词中灌注了苦恋意识,苏轼喜欢作月夜意象词,吴文英则偏重于朦胧夜意象的营构。许兴宝.春宵一刻值千金 柳永、周邦彦、苏轼、吴文英词夜意象分析J .

14、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3) .马继仁从柳永、苏轼、李清照词看北宋词的审美取向认为,无论是柳永之放浪,还是东坡之超旷、李清照之清娟婉丽,三人词“在审美取向上都呈现出感伤、悲怆、怨抑的审美倾向”,而哀感顽艳、悲切动人正是北宋词的审美追求,这种审美选择“是时代悲剧和文人的群体悲剧造成的”。马继仁.从柳永、苏轼、李清照词看北宋词的审美取向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 (2) .木斋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认为“花间体”等只是借用民间词的外在形式,骨子里头却在继续传统的诗歌做法,而“柳永体”是对民间词的回归,慢词长调、铺叙手法和口语入词都源于民间词,是柳词在外形方面与民间词的呼应,更为重要的是

15、柳词内在情调方面与市井心理接近。木斋.论柳永体对民间词的回归J .东方论坛,2005 (4) .(四)对柳永词的传播的研究近几年,相关柳永词研究的文章非常多。“传播”作为文学作品研究的一个新维度,通过这一维度我们可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与文学史地位,对文学作品传播过程的研究,既可以从人的因素即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入手,又可以从物的因素即传播媒介入手。张廷杰论“柳永热”现象及其成因则是重点分析了柳永热的原因,首先柳永热与歌伎的传播有关,加之柳词本身的俚俗性使市民易于接受,内容情调符合市民享乐的需要。而柳词合律可歌更使他的词短时间内风靡朝野。邓建二十世纪柳永词传播的定量分析一文以定量分析要求以客观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对世纪主要词选对柳永词的著录情况进行了检索统计,并将所得数据和相关情况用列表展示给了大家。邓建二十世纪柳永词传播的定量分析学术交流 2006(02)邓建清代柳永词传播势态的定量分析兼论柳永的名词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邓建清代柳永词传播势态的定量分析兼论柳永的名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曹志平论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