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3722276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党建促脱贫典型经验材料二近些年来,X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将干部、人才和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探索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目前,该市X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个贫困村出列,X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X个已摘帽,剩下的X正在验收。抓精准帮扶:开展“三联三促”工作。推动机关“点对点”服务基层。针对扶贫工作存在的力量分散、措施不精准、干部联系群众不够紧密等问题,市委深化“高位嫁接”理念,推动机关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促进脱贫攻坚。机关联乡村。采取“党群机关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产业村”办法,一村一策、分类帮扶。全市共筛选X

2、个有较强战斗力、执行力的机关党组织,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推动X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帮扶。机关联企业。开展“百名局长帮百企”、“千名干部挂钩重点项目”活动,X多名领导干部围绕“解难题、谋发展、促落地”,挂点帮扶X家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X疫情影响,X科技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库存增多、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在联企干部积极呼吁和市委协调帮助下,企业获得银行授信X千万元,为渡过难关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机关联社区。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X个机关单位党组织与X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X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加快社区“大党委”建设,在小区(街巷)、楼

3、栋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引导机关党员担任楼栋长、街巷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抓人才支撑: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人才要素向基层流动。多年来,X市持续深化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下派X批X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科技服务全覆盖,并延伸到企业、重点项目、绿色产业等领域。拓展帮扶内容。以产业为依托,形成“科特派+支部”、“科特派+企业”、“科特派+合作社”等模式,发展家庭农场X户、专业合作社X家、龙头企业X家。以项目为载体,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X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X万项。创新选派方式。坚持按需选任、双向选择,高端“引”、机关“派”、基层“育”、社会“聘”,广开选任渠道,从单人到团队,与中科院、

4、北京大学等组建X个团队科技特派员,与龙头企业组建X个法人科技特派员,推动分散的农业产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中。增强选派实效。制定科技特派员团体标准,设立X万元创业风险投资基金、X万元创业行动项目资金,推出专项金融产品,鼓励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领办创办企业等方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全市累计有X名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抓产业扶贫:加强项目建设。推动单个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旅游、康养、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实施产业扶贫示范带动工程,开展“千企帮千村”、“民企带村”活动,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推动村

5、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整合全市特色农产品资源,合力打造“武夷品牌”,撬动产业发展。通过X品牌建设,X茶、X笋、X米、X柚X个农产品入选“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直接受益农户X万户,其中贫困户X.X万户。一方面,开展“机关联商会、党建促回归”活动,发挥毗邻X等地区优势,注重结合相关产业链发展推进招商引资。X镇一家龙头企业先后引进X家上、下游企业和X家配套企业,推动该镇初步形成纺织产业集聚。X铝业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与中通等快递公司、物流平台等客车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快复工步伐,订单已排到今年X月份,企业发展逆势上扬,拉动了南铝型材等上游企业发展。抓资源整合:探索“生态银行

6、”模式,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牢记总书记“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殷切嘱托,针对自然资源相对分散、优质资源难以提升的实际,注重发挥党组织引导作用,探索搭建“生态银行”运营平台,通过创新运作,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本,实现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由乡村党组织牵头,通过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形式,将相关自然资源经营(使用)权流转至“生态银行”运营机构,实现资源的集中储备和规模整合;引进国际国内有实力的产业投资(运营)商,对项目进行高水平开发、运营和管理,同时注重加强风险管控,有效降低农业产业风险。村党组织加强组织协调,促进以股金分红、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反哺农民

7、增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X村通过流转土地实施现代农业项目,村民通过租金收益、劳务输出等,每年增收约X万元。X蔬菜种植基地流转闲置土地,吸纳贫困户入股经营,贫困家庭年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抓基层基础:选拔党群工作者,推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针对乡村青壮年外流、“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村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问题,着眼加强村级班子后备力量队伍建设,X年,X市探索开展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工作,连续X批选拔X多人充实到村(社区)。立足本土选拔。主要从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已在基层工作服务的大学生中选拔,一般安排担任村(社区)以及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助理、主任助理或企业党群工作助理,目前选拔的党群工作者X.X%为X籍生源,为农村储备相对稳定的“三农”工作队。加强培养使用,实行跟踪管理,每名基层党群工作者确定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培养人,进行传帮带;出台有关激励措施,鼓励他们扎根乡村服务“三农”,有X人进入村“两委”班子,X人担任村主干,村干部及后备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优化,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基层党群工作者积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扶贫开发、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X农旅文创园创建党群工作者服务站,打造“线上+线下”助农助企平台,疫情期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X万多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